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系统碳”相关结果515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3-22

      从成本测算上,副产氢成本最低,电解水制氢成本最高,电解水制氢技术本身不排放碳,如果完全使用绿电,电解水制氢可以更加清洁。...同时,为实现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目标,改善能源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也需要加快氢能生态系统的建立。我国氢能发展现状如何?石油石化企业是否可以商业化发展氢能,又面临怎样的挑战?

      中国工业园区低碳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管理2021-03-22

      2011年起,中国政府开始着重关注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在“十二五”规划等纲领性政策推动下,采取了若干重大举措落实碳政策和能源政策。...引言 《巴黎协定》确立的2℃温控目标为全球经济体的低碳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新冠疫情的冲击更强调了重新思考人类发展与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必要性。

      来源:中国网2021-03-12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林田草等生态系统质量,坚持植树造林,增强生态系统固碳效能。制定国家低碳科技发展战略,推进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突破,多路径赋能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煤电、石化、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全面实施产能总量控制和新建项目产能置换要求,严控新增量。尽快推动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能源情报2021-03-10

      到本世纪末,如果全球气候升温达到2℃,海平面升高将达到36~87cm,99%的珊瑚礁将消失,陆地上约13%的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许多植物和动物面临着灭绝的风险。...碳中和不仅控制气候变化,也是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避免更多的物种灭绝。碳中和加速了能源系统的低碳绿色转型,为全球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3-09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林田草等生态系统质量,坚持植树造林,增强生态系统固碳效能。四是强化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加快煤电、石化、钢铁、水泥等高碳产业的低碳转型,全面实施产能总量控制和新建项目产能置换要求。尽快启动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应将低碳作为约束标准。

      一文详解印度氢能布局与发展概况

      来源:茶马丝道今观2021-03-08

      三、印度氢气的技术研发 能源转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这需要新的低成本碳技术。...近期印度能源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认为,要保证在下一阶段的能源转型中成为技术领先者,印度需要积极主动地创造一个富有成效的创新生态系统用于能源的开发、开发和部署以及技术的传播。

      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或降至1.4-2.3美元/kg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2-23

      本报告由氢能理事会和麦肯锡公司联合发布,基于行业真实数据,提供以事实为依据的,全面、定量分析,概述了氢能生态系统的发展,包括氢能解决方案、相关投资、氢能技术以及终端应用的成本竞争力。...但较低的可再生能源成本是不够的:对于低成本的清洁制氢,电解和碳管理的价值链需要扩大。这需要进一步加大公共支持力度,以弥合成本差距,发展低成本可再生能源能力,并扩大碳运输和储存场所。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2021-02-20

      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在地方两会上,多省市部署了未来五年以及2021年环保重点工作,“碳”、“修复”、“土壤”、“污染防治”、“绿化”等关键词写入多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伴随着全国两会的临近,环保概念有望再度升温。

      来源:氢智会2021-02-20

      另一个可能是碳捕获和使用(ccu),通过新技术,可以将碳用作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原料。...全球能源结构正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随着能源转型和“绿色政策”势头增强,新生态系统正在形成,新技术正在出现。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2-02

      “这些暴露的塑料制品在物理作用、光降解等过程影响下形成微塑料,最终进入生态圈和食物链,给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影响。”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微生物所)研究员吴边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因ispetase在将pet转化为碳和能源方面的潜力,自2016年发现以来,全球有许多科研团队对其进行了改造。“据我所知,durapetase是迄今为止开发得最好的petase突变体。”审稿人评论称。

      来源:七禾网2021-02-02

      海洋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海洋酸化、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等。高温热浪、极端强降水等气象灾害不仅造成经济损失,更导致全球百万人死亡。气候变化还影响到生态系统,如非洲等地的蝗灾严重威胁粮食安全。...简单来说,碳中和就是人为碳排放≤人为碳移除。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02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来源:中国网海峡频道2021-01-28

      该项工艺净化机理是在人为调控的前提下,由填料+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用使污水得以净化。...生活污水在基站运行处理过程中剥离的碳氮磷等“污染物资”可作为高营养物质,为高附加值的花卉、农作物等提供养分,减少污水污染值的同时,还可降低设备运行负荷,提升基站处理效能。

      来源:亮报2021-01-28

      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并不能完全存储下来,有一部分会随着植物和土壤的呼吸释放出来;植物死亡以及火灾、病虫害、采伐等,也会导致森林释放一部分碳,剩余存储的二氧化碳就被称为碳汇。

      来源:环球科学2021-01-27

      薄膜的一侧覆盖着微小的碳颗粒,可以吸收太阳光的热量,使与它接触的盐水更容易蒸发。通过薄膜后水蒸气会在另一侧凝结成淡水。...这道工序还会产生一种含有有害化学物的浓盐水,可能危害当地的生态系统。此外,反渗透工厂通常需要利用化石燃料供能,这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2021-01-15

      (来源:新能源投融资圈 作者:新能源投融资圈 投融君)一、什么是碳我们经常听到的“碳减排”、“碳交易”、“碳足迹”、“低碳”甚至“零碳”,其实这里的“碳”并不是指实物的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当量(co2e

      来源:人民政协报2020-12-23

      如,针对建筑业、汽车产业,探讨从消费角度适度引入“碳排放消费约束”机制,可将目前普遍使用的住房限购、汽车限购政策转化为“碳消费碳额度”,由消费者对于“消费碳额度”的精打细算,倒逼相关产业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绿色化转型

      2060碳中和 这些中国企业正加速履行“碳”责任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18

      01 中国企业的“碳”责任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不是在遥远的将来,而是正在现实中发生,并且愈演愈烈。气候变化破坏的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破坏的是所有人共同栖息的唯一星球。...从现在到碳排达峰只有10年时间,从碳达峰到碳中和30年,比发达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要少一半以上。

      来源:无机盐工业2020-12-11

      01生物法吸收co2 工业革命以前,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含量保持稳定,co2含量一直处在1.8×10-4~2.89×10-4,此时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co2的主要手段。...该方法具有固有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类似于传统的生物废水处理,因为生物过程仅需要食物源(碳)、环境温度和日光来维持。

      碳中和愿景下能源电力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0-11-10

      这涉及目前约25亿吨碳当量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而其减排成本更高。...碳排放主要来自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用能,电力生产以及工业过程排放;去除措施主要依靠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利用技术实现碳捕捉与封存(ccs)。

      生活污水排放导致受纳水体氮磷指标的失衡?

      来源:水进展2020-11-09

      生态化学计量学是探索碳、氮、磷等重要生命元素在各种生态过程中平衡状态的一门科学,其核心是揭示生存环境和生物体元素组成变化对陆地、水体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影响。...再一方面,每个湖泊都是一个生态系统,氮磷比是湖泊的属性之一,但每个湖泊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作者的这篇文章如果通过大数据分析将湖泊的氮磷比和湖泊的健康程度关联起来分析,从而发现规律,或为不同类型湖泊氮磷比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