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12-13
二是有利于挖掘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电力尖峰负荷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调峰、调频能力不足等问题凸显,需要电力系统加快提升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12-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认为,新能源不可预测背后是人类对气候气象和新能源出力特性的耦合机理没有完全认识,现有的系统调节能力和市场机制无法完全适应大规模新能源带来的电力电量实时平衡问题。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13
开展负荷资源调节能力在线评估是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做足做实做细可调节负荷资源”工作要求、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举措。...,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上线“负荷资源调节潜力在线动态评估”微应用,开启全省负荷资源精细管理数智化新模式,全力以赴做好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
来源:国网冀北电力公司2024-12-13
在这场与严寒的较量中,如何确保新能源机组的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场站电压调节能力和故障穿越能力,是保障冬季电力供应的关键任务。...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深入、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电网对新能源发电设备涉网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低穿现场测试作为新能源发电设备涉网性能检验的重要一环,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中国能建2024-12-12
调相机具有系统简单、集成度高、调节性能好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改善系统供电质量、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来源:电网头条2024-12-12
国网西北分部调度控制中心主任任景介绍,镇安电站是西北新型电力系统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切实服务西北电网特别是陕西电网的电力保供、调峰调频及新能源消纳工作。...镇安电站是陕西省重大建设项目,电站机组全部投运后,调节能力达280万千瓦,承担电网调峰、调频、调相、储能、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12-12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结合“十五五”能源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就加快电网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和大范围优化配置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将相关研究成果体现在“十五五”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等规划思路中
来源:砀山县发改委员会2024-12-12
2018年印发的《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明确探索利用新能源汽车储能作用,提高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和协同控制能力,并同步构建充电智能服务平台。
来源:南网50Hz2024-12-12
四是突破“新型电网形态+新型电力装备”技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五是突破“氢能+新型储能”技术,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同时,必须符合电力系统基本物理规律,遵循电力系统技术原则,满足电力系统应用需求。
来源:首航新能源2024-12-12
西北地区的储能需求与挑战西北地区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点区域,因其丰富的风能、光能资源和广袤的土地而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阵地。...为了提高电网调节能力,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或共享储能电站的配套应用成为主要技术路径之一。然而,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当前市场占有率超过90%的电化学储能电池,其低温性能较差的问题不容忽视。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结合“十五五”能源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就加快电网建设、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和大范围优化配置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在“十五五”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等规划思路中充分体现相关研究成果
深入研究电力系统中的各类调节资源规模,指导各地各有关单位根据新能源增长规模和利用率目标,开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需求分析,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方案,统筹协调做好新能源发展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规划实施,特别是在“十五五”能源、电力、可再生能源等规划编制工作中,做好各类规划平衡衔接,促进网源协调发展,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更好支撑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12
据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12-11
国家能源局近期发布了《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确立了虚拟电厂的新型经营主体的地位,鼓励虚拟电厂聚合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新型储能、可调节负荷等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4-12-11
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解决发电和用电时空不匹配问题。加快高精度新能源及柔性负荷功率预测技术、经济优化调度技术等攻关,推进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实验室。
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2024-12-11
加快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温暖带)建设,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耦合运行模式实证研究,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实施路径。(二)加强清洁能源供应,提高绿色低碳水平。4.加快分布式新能源就地使用。...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一代高性能储能技术,提升系统灵活调节能力,解决发电和用电时空不匹配问题。加快高精度新能源及柔性负荷功率预测技术、经济优化调度技术等攻关,推进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实验室。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12-11
《意见》进一步明确新型主体分布于配电环节的技术特征,将新型主体分为单一技术类和资源聚合类,鼓励通过资源聚合类新型主体“聚沙成塔、形成合力”,支持探索绿电直供等多模式实践,共同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就近消纳
来源:三峡建工2024-12-11
湖南攸县广寒坪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规划项目,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电站建成后,将有效提高湖南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缓解湖南电网季节性调峰压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11
虚拟电厂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山西省围绕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持续探索深耕,于2023年12月22日实现全国首个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提升了电力系统安全裕度,促进了源网荷储深度融合,丰富了电力安全保供手段,为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储能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