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相关结果662

      来源:环球零碳2023-10-16

      最后,法国计划鼓励工业废物的回收利用。...总体而言,“绿色产业法案”将在 2030 年之前将法国的碳足迹减少 4100 万吨二氧化碳,即总量的 1%。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9-25

      三是系统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等能源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数字化、智慧化能源管控技术等。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来源:工信部2023-09-25

      三是系统能量梯级利用、余热余压余气回收利用等能源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数字化、智慧化能源管控技术等。四是低碳原料替代、生产工艺深度脱碳、碳捕集利用封存、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工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

      来源:烟台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9-25

      海发核能长输蒸汽管网工程项目3.万华烟台工业园mdi装置能量优化技改项目4.九目化学能源托管及用能项目5.24万吨/年硫酸生产余热回收综合利用项目6.烟台飞龙集团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中心7.年产15万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回收利用与封存项目

      CCER重启在即  光伏项目暂未获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3-09-25

      光伏ccer计算案例ccer是一种抵消机制,单位以“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计,1个单位ccer可抵消1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了解,此前通过国家发改委备案的ccer项目共1047个,包含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类、节能和提高能效类、甲烷回收利用类、燃料替代类以及林业碳汇项目,其中可再生能源项目849个,风电项目最多为415个、其次为光伏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9-15

      此外,海洋油气田相对独立、离岸较远,受管网条件及平台空间等因素限制,难以在海上实现伴生气全部回收利用,便产生了火炬燃烧排放。...高含碳天然气脱碳排放,指的是海上高含二氧化碳气田/油田伴生气在海上平台或陆上终端分离出的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电业与能源》:在您看来,海洋油气田低碳转型有何挑战?怎样应对?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9-04

      实现碳达峰的基本路径之一,是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碳强度,即减少单位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近年来,我国在降低能源强度方面已有不少进步。...五是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的余能、余热、余冷等的回收利用,提高综合利用水平。产业结构优化节能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控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9-04

      上半年,中石化减排二氧化碳226万吨,回收利用二氧化碳84.3万吨,二氧化碳注入驱...上半年,该公司旗下我国首条百万吨级ccus示范项目的二氧化碳输送管道正式投运,在内蒙古首个绿氢耦合煤化工示范项目开工建设。近日,中石化位于新疆库车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制绿氢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3-08-31

      公司积极实施中国石化碳达峰工作方案,布局新能源产业,有序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推动节能降耗,减少排放2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回收利用二氧化碳84.3万吨;二氧化碳注入驱油42.2万吨;回收甲烷4.34

      来源:中国石化2023-08-28

      公司积极实施中国石化碳达峰工作方案,布局新能源产业,有序推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推动节能降耗,减少排放2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回收利用二氧化碳84.3万吨;二氧化碳注入驱油42.2万吨;回收甲烷4.34

      来源:辽河石化2023-08-24

      8 月 15 日,中国石油辽河石化公司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基础设计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于洋在表态发言中表示,公司将积极配合设计单位,高质量落实专家组提出的修改意见,力争在两周内完成对制氢装置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基础设计的修改和完善,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看了个人碳排放数据后,我陷入了沉思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3-08-24

      这种能够把物品使用后再统一回收利用的体系,我们可以称其为循环物流体系。那么,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体系存在呢?答案是有。...(来源:老汪聊碳中和 作者:汪军)根据清华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中国2020年的温室气体总排放约为1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中国总人口14亿人来算,人均的碳排放大约是9.2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02

      受到重视《报告》指出,2022年,全球煤矿甲烷的排放量约为4050万吨,相当于约1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回收利用成本依然很高,需要更广泛的关注和更大力度的投入。”

      污泥的种类、特点、处置方法 都在这篇文章里了!建议收藏!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3-07-20

      与好氧消化相比具有成本低(不需要鼓风设备、除臭设备)、不良气体排放少、气体回收利用等优势。按照处理温度不同,厌氧消化可以分为中温消化和高温消化两种。...1、厌氧消化技术——污泥处理的高效手段厌氧消化是指污泥在无氧环境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细菌将污泥中的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等,使污泥得到稳定的过程。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3-07-12

      3.低碳交通:绿色智慧交通系统,先进充换电,交通领域能量回收利用等。4.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5.能源及碳排放智慧化管理。6.碳捕集利用与封存。7.城市废弃物循环资源化利用。...1.先进低碳技术试点在2022年工作基础上,继续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系统优化、绿色制造、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等领域,征集一批减排效果好、应用场景广泛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28

      完成温室气体类别一、类别二和类别三排放盘查,经第三方核验,合计401844.28吨二氧化碳当量;回收废旧塑料约20万吨,销售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约18.9万吨,生产生物基特种工程塑料约9100吨;年环保投入...从再生塑料生产、高质化回收利用,到可降解塑料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工作都是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从e(环境)的维度来说,绿色低碳循环转型是现在及未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023全球纺织碳中和国际峰会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3-06-28

      纺织工业每年向大气排放 1.22 至 29.3 亿吨二氧化碳,据估计,纺织品的生命周期(包括洗涤)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6.7%。...纺织行业碳中和测量的最新技术标准与认证;循环设计-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纺织零碳工厂的最佳实践与探索;全球纺织行业碳中和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技术赋能纺织行业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推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5

      五、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碳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围绕钢铁、化工、水泥、有色冶金等重点耗能行业,开展钢铁短流程和氢冶金等流程再造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大工业过程余热、余压、废水、废渣等能量、物质回收利用等;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6-25

      五、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节能减碳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围绕钢铁、化工、水泥、有色冶金等重点耗能行业,开展钢铁短流程和氢冶金等流程再造技术研发与示范,加大工业过程余热、余压、废水、废渣等能量、物质回收利用等;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北海市人民政府2023-05-24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不低于2106吨、115吨、360吨、270吨。...对照《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加快实施节能降耗重点工程,重点针对年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和高耗能行业企业,围绕提升工艺设备、优化能源和产品结构、加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