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交直流微电网”相关结果746
      中国拟推荐参与国际“双十佳”评选的节能技术和节能实践清单公示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12-23

      柔性用电技术 该技术应用光伏、储能、直流配电等系统,以柔性能源网关为核心,构建光储直柔建筑智能直流微电网,主供电源为公共供电系统,同时利用光伏提供的直流电直供直流变频磁悬浮机组、直流泵组等直流负载,减少交直流转换过程及输配损耗

      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发力氢电耦合新赛道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8

      其特点是源网荷储要素齐全:“源”主要包括3200千瓦光伏、230千瓦风电以及240千瓦燃料电池;“网”是一套直流系统,包括微电网三端口、中压三端口等交直流转换和直流变换设备,是“电—氢”耦合转换的关键枢纽

      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全局寻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12-16

      当前,风光新能源发电采用大量的逆变器和变流器来进行交直流转换,该设备开关瞬间切换会产生电压、电流的快速变化,产生频率较高的谐波,影响电能质量。...功能优化则体现在专门针对光伏储能逆变器、暂态和保护、微电网控制器功能的提升等,有效助力分布式能源接入后电网的稳定性研究,提升分布式能源消纳水平和电网适应能力。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3

      冀北地处京畿,环绕首都,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能源转型要素齐全,特高压、交直流、柔性输电、调相机、微电网等各种电网技术和形态齐备,为应用科技创新措施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2

      两年来,国网北京电力攻克了交直流混联微电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等技术难题,例如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前疃村建成了全市首个智能微电网零碳社区,支撑本地光伏就近消纳;与北投集团联合打造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项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12

      该项目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一批现代智慧配电网综合示范项目之一,由国网甘肃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承建,应用交直流柔性互联装置,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于一体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实现国际会展中心用能自给自足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12-11

      同时,该公司应用交直流转换技术,将变压器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存储;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融合终端,实现两个台区柔直互联、灵活互济。通过台区组共享储能型微电网,白天光伏发

      来源:国网冀北电力公司2024-12-10

      公司配网部牵头,张家口公司作为示范单位,充分发挥“规建运”一体化运转体制机制优势,集中配网全专业力量,汇集配网全要素资源,在示范建设中全链条发力,电科院、智能配网中心等支撑单位全过程参与,完成构建“轮毂型”低压交直流混合微电网

      来源:浙电e家2024-12-06

      在复杂的交直流电网发展形势下,只有通过对主网架更精细建模、更智能计算,才能确保建设方案可行,电网发展最优。...通过仿真平台打造、仿真能力建设,在交直流电网短路阻断、惯量支撑和宽频震荡抑制等方面加强计算能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2-03

      应用储能、交直流柔性系统等新技术解决低压台区问题,试点低压台区互联和数字化分段开关,有效改善供电质量。在昆明呈贡示范区建设的推动下,昆明呈贡区的电力供应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建成云南省首个电网友好型“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全口径中压客户平均停电时间从8.2小时/户降至0.28小时/户,综合电压合格率从99.958%增长到99.995%,配电自动化及自愈覆盖率实现双100%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2-03

      国网北京电力攻克了交直流混联微网、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等技术难题,建成并投运“近零碳乡村”交直流混联微电网。该系统可实现台区功率互济、峰谷调电和光伏协同消纳,推动光伏电量就地就近消纳。

      来源:电联新媒2024-11-21

      电网侧,冀北电网作为华北电网“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重要枢纽,建成张北-雄安特高压、张北柔直及多条500千伏交流输电通道,特高压、交直流、柔性输电、调相机、微电网等各种电网技术和形态齐备。

      来源:新华社2024-11-08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作为智慧大脑,实时展示供电所微电网的用电用能信息,配合低压柔性交直流分配装置能量管理策略,可实现供电所用能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整体实现基于直流母线的‘光储用’一体化平衡应用。”

      来源:中国电力2024-11-06

      多形态电网发展:柔性交直流等新型技术广泛应用,主配微等多形态协同发展的新型电网要素承载能力持续提升。有序推进大型风光基地和外送通道规划建设,送受端电网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来源:浙电e家2024-11-06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微电网、充电站、虚拟电厂等新技术的发展,省域新型电力系统中出现了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直流馈入落点增多、电动汽车成熟普及、多品类能源集中交互耦合日益深化等推动能源结构转变的新变化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11-05

      通过储能、交直流柔性系统等新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低压台区末端低电压、配变重载及三相不平衡等问题。...建成国内首个“光伏制氢、储氢”示范项目配电自动化、自愈覆盖率均提升至100%全口径中压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由8.2小时/户降至0.28小时/户,同比降幅96.58%建成云南省首个电网友好型“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微电网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11-04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内首个高海拔低压交直流柔性混联智慧微电网在甘肃兰州马坡乡哈班岔村建成投运。...同时,新建一条750伏直流线路2.4公里,一套48伏户用直流供电系统,形成村级低压直流电网,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和新型负荷实现直发直储直用。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10-30

      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等周边地区开展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绿色电力直接供应和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加快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10-30

      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在工业园区、大型生产企业等周边地区开展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推动工业绿色微电网建设应用、绿色电力直接供应和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加快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

      国家能源局征集智能<mark>电网</mark>领域重大攻关需求建议

      来源: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2024-10-24

      、柔性化—智能化—环保化新型交直流输变电系统与装备、灵活资源配置与调控等。...(三)电网柔性互联与安全运行方向需求建议聚焦但不限于: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和多时空平衡机制、大电网韧性提升与评估、故障特性及清除与恢复、扰动传播机理与抑制、人工智能调控、交直流保护体系、快速控制保护的安全防御策略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