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地热发电装机”相关结果328

      来源:定西市发改委2023-09-06

      地热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为浅层地热供暖和地热温泉开发,主要集中在通渭县,地源热泵供暖12.7万平方米,由通渭悦心国际书画村企业实施。...截至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并网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17.2万千瓦,其中风电172.5万千瓦,光电45万千瓦,水电49.3万千瓦,生物质2.9万千瓦。

      来源:定西市发改委2023-09-06

      地热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为浅层地热供暖和地热温泉开发...截至目前,全市清洁能源并网发电装机总规模达到217.2万千瓦,其中风电172.5万千瓦,光电45万千瓦,水电49.3万千瓦,生物质2.9万千瓦。

      来源: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9-04

      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存量风光电及梁园、柘城10万平米地热项目建设,谋划布局新型储能电站,力争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万千瓦。

      来源:《能源评论》2023-09-01

      从资源禀赋来看,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资源并不富集,其优势主要在地热,但有调查发现,由于地热资源集中的雄县距离主城较远,新区地热资源利用范围存在一定限制。...今天,雄安电网的最大负荷已经达到114.71万千瓦,其中本地发电装机在电力负荷中的占比仅为6%左右。要实现“终端能源消费全部为清洁能源”的目标,新区仍需大量的区外能源供应。

      来源:商丘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8-29

      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存量风光电及梁园、柘城10万平米地热项目建设,谋划布局新型储能电站,力争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万千瓦。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24

      预计到今年年底,吉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达到1600万千瓦。...当前,吉林省发展清洁能源意愿强烈,全力建设“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全域地热三峡”,提出每年新增不低于500万千瓦、5年不低于3000万千瓦的新能源装机目标。

      天津市津南区政府印发《津南区碳达峰实施方案》!

      来源: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2023-08-15

      加快实施列入全市年度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方案的新能源项目,统筹推进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任务,建立以热电联产和燃气为主要热源,地热、污水热源、太阳能等其他清洁能源供热为辅的供热模式,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占比...到2025年,全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70mw以上,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比2020年提高4%以上,除风电、光伏外其他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及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完成我市下达分解指标;到2030年,巩固整区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建设成果

      河北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3-07-25

      ,非电利用稳步增长;地热规模化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管理逐步规范;绿氢产能稳步增长,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储能发展扎实起步,示范应用成效初步显现。...太阳能发电行业方面2022年,河北省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平稳增长,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呈现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河北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发布报道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3-07-25

      ,非电利用稳步增长;地热规模化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管理逐步规范;绿氢产能稳步增长,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储能发展扎实起步,示范应用成效初步显现。...太阳能发电行业方面2022年,河北省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平稳增长,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呈现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来源:河北省发改委2023-07-20

      ,非电利用稳步增长;地热规模化开发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行业管理逐步规范;绿氢产能稳步增长,产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新型储能发展扎实起步,示范应用成效初步显现。...太阳能发电行业方面,2022年,河北省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平稳增长,集中式太阳能发电呈现规模化、基地化发展,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东营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发布

      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2023-07-13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依法依规稳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强化“地热+”产业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芦苇秸秆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积极开展海洋能利用研究和示范。

      山东东营: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5GW!

      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2023-07-13

      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依法依规稳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强化“地热+”产业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芦苇秸秆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积极开展海洋能利用研究和示范。持续优化建筑用能结构。...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

      山东东营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建设500千伏渤海输变站、220千伏富国—裕民线路等电网工程

      来源:东营市人民政府2023-07-12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积极推广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多元利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500万千瓦。...因地制宜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依法依规稳妥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强化“地热+”产业应用,统筹推进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芦苇秸秆等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积极开展海洋能利用研究和示范。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3-06-29

      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2亿千瓦,占国内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是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地热投资建设方向多元化,深井换热供暖、江水源热泵供暖制冷、气田伴生地热水发电以及农村地热供暖等示范利用项目多点开花,示范效应初步形成。地热开发技术取得新的

      来源:发展北京2023-06-29

      2021年7月31日开钻,历时88天钻井完成,在完成配套能源站及试验平台后,2021年1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深层地热(井下换热)项目顺利开机运行,中深层地埋管稳定运行取热量维持在...开发水平持续提高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基础设施等城市要素加速融合,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城市资源,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75万千瓦。

      重磅!《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2》正式发布!

      来源: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23-06-28

      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1.52亿千瓦,占国内新增发电装机的76.2%,是新增电力装机的主力。...地热开发技术取得新的进展,深部热储改造、深井换热技术等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支撑地热高效开发,同时地热装备制造国产化水平也稳步提高。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4-21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光伏发电项目启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达6亿千瓦时;首个水面光伏项目——大庆油田星火光伏电站平稳运行;随着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公司风光发电装机规模超140万千瓦,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达到800...而且油气田自身用能也不可小觑,同时油气企业在新能源领域不乏优势,气体储运、地热开采、海洋工程、化工技术等油气相关技术可直接应用于新能源领域。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4-19

      从“分布式资源分布式使用”的角度来看,现在,建设规模比较小的4.5兆瓦发电装机的生态能源电站,辐射范围大概15千米左右。这种电站原料的收、储、运经济性是比较好的。...生物质能利用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气候效益(助力碳中和),应将生物质能提升至像风、光、地热一样的地位,制定发展战略。

      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3-04-18

      清洁供暖成效显著,“周口地区地热清洁取暖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中芬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分布式利用成效显著。...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推进分布式交易试点建设,截止2020年底,全省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571万千瓦,居全国第5位。

      《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

      来源:河南省发改委2023-04-18

      清洁供暖成效显著,“周口地区地热清洁取暖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中芬能源合作示范项目。分布式利用成效显著。...浅层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因地制宜选择“取热不耗水、完全同层回灌”或“密封式、井下换热”技术,积极推进地热能多领域应用,建成一批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