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城市洪涝治理”相关结果42
      【海绵周报】全国海绵<mark>城市</mark>进展(10.16~10.22)

      来源:海绵城市2017-10-23

      研讨会上,专家们围绕建设自然进化的海绵城市这一主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科学问题、规划与实践、监测与评价、城市洪涝城市水环境与水生态等,结合国内城市的具体实际,对海绵城市建设发展与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来源:固废观察2017-06-17

      经改造后区域内的地表径流量减少,同时截留的雨水量增加,区域管网排出系统量有明显的减少,中心城区呈现出海绵吸水的功能,大大地减轻了城市洪涝现象产生。...西充县的地形地貌并不利于城市地表水的收集和利用,在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城市已有的水源保护,黑恶臭水体治理、污水再生利用、以及雨水的资源综合利用方面。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2017-06-02

      其次,对于通州副中心示范区域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风险管控,一是在整个示范区构建洪水敏感地图,结合天气预报和地下管网系统,设计开发一套完整模型和应对方案,实现城市洪涝风险调控...聚焦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引领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控水务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来源:云南网2017-05-17

      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理念转变,缓解昆明市水资源紧缺、降低城市雨水径流污染、有效减少城市面源入湖污染负荷,有效减轻城市洪涝灾害和排水压力,改善和修复滇池流域水生态环境

      来源:给水排水2017-05-05

      社会属性是积水对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而治灾,因此要减少城市洪涝灾害影响,核心减少城市的雨洪积水,坦化并延缓洪峰极值,本质是要减少由洪水继续而对人类带来的损失。第二个海绵城市的内涵,水质上要减污。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25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有效解决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努力建设自然积存

      来源:北京日报2016-10-10

      所谓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来源:北京青年报2016-10-09

      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要考核海绵能力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来源:水世界中国城镇水网微信2016-09-18

      海绵城市从提出到试点,已有几年时间,在城市洪涝频发的今年夏季,有舆论对海绵试点成效提出质疑,业内关于海绵城市的唇枪舌战也是从未间断。...刘剑彤:从学术界来说,现在大家一个很认同的观点是天然水体、污染水体的治理要走生态治理之路。天然水体作为水和生命的结合体,水体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健康的水质生态系统。

      来源:甘肃省环保厅2016-08-15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有效解决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天水。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16-08-10

      洪水是猛兽,但也是资源,尽可能地聚集水、留住水、涵养水、用好水才是水系治理规划的关键。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修建雨水池用于截流及利用雨水,削减雨水的地面径流,降低城市洪涝危险,值得借鉴。...城市公共建筑及住宅小区应规划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化害为利,晴好天气,收集的雨水还可用于浇灌绿地等。这样既化解了城市洪涝之险,又节省了自来水,可谓一举两得。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8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有效解决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天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8

      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有效解决雨污水混流,消除城市洪涝灾害等问题,努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天水。

      来源:环保万维网2016-07-19

      我国雨水管理问题频现,城市洪涝肆虐我国城市人口聚集度高、社会经济高度集中,这一社会形式使资源环境承载着巨大压力。...由此可见,紧靠我国现有的工程防洪措施已经是不够的了,以防和抗为主的治理观念急需转变为防和用的有机结合。

      来源:中国工业网2016-05-03

      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因此海绵城市这个全新概念应运而生,核心就是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不但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城市水源短缺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水分循环,净化空气,补给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减轻城市防洪压力,有利于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

      来源:廊坊掌上通微信2016-01-19

      答:海绵型城市建设目前存在七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包括城市海绵体规划技术;渗、滞、蓄、净、用、排措施的布局及调度运用技术;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技术;城市排水规划标准完善;设计方法改进;城市洪涝预警调度系统;海面城市建设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来源:IWA微信2016-01-12

      城市水系统水既能造福生命也能带来毁坏。因此,我们需要对水进行持续管理。气候变化使暴雨等极端天气愈发频繁,城市洪涝时有发生。鹿特丹现有的排水系统和泵站已经不能满足极端降雨天气时的处理需要。...构建安全,可持续,清洁,宜居,环境友好的城市需要全面综合的治理。在过去100年间,荷兰的海平面已经上升了约20厘米。这对处于海平面以下6米的城市鹿特丹来讲引发了真正的担忧。

      来源:东方证券2015-10-27

      水的治理,一方面是工业化带来的水环境污染,一方面是城镇化带来的水文环境变化,城市洪涝不断。水体治理是生态环境重构的重点,海绵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黑臭河、流域水治理等,均为系统性工程。

      来源:自动化仪表网2014-10-26

      仪器仪表企业的强强联合,将为大气雾霾、水体污染、城市洪涝、生产安全、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聚光科技在分析仪器行业的销售额排名居国内厂商前列,在绿色智慧城市建设中,不仅可以提供智慧物联感知网络基础架构和绿色智慧城市应用平台,还能提供基于这些应用的环境治理技术与运营服务,最终形成监测-预警-治理的管理闭环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4-09-16

      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水工业的要求是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护清洁的水环境、保障安全的饮用水、防治城市洪涝灾害,必须从源头控制污染,应针对处理后出水去向决定污水处理目标。...水资源匮乏、水环境污染、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紧迫、复杂、严峻,不仅增加了水处理的难度和成本,而且增大了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制约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