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对流层”相关结果87

      来源:星球研究所2020-03-26

      (国际空间站拍摄的大气层,对流层是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图片来源@nasa)▼然而工业时代以来我们的对流层却变得越发浑浊到了2013年全年平均35.9天里北京的对流层是这样的(请横屏观看,大霾下的北京,近处可见国贸

      来源:《防护工程》2019-12-22

      挥发性有机物是对流层大气普遍存在的一类污染物,大气中vocs中的烃类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参与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有机气溶胶等,导致光化学烟雾,二次有机气溶胶等大气环境问题

      来源:《建筑模拟》2019-11-09

      no和no:是对流层中危害最大的两种氮的氧化物。no: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飞机及各类动力机械的燃烧过程。no的天然来源有闪电、森林或草原火灾、大气中氨的氧化及土壤中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等。

      来源:太仓日报2019-08-19

      在一定大气条件或特殊地形地势下,平流层的臭氧也可以输送到对流层,导致局部地区臭氧浓度升高。由于臭氧的生成是光化学反应的过程,需要强烈的光照,因而臭氧污染多发生在天气晴朗、日...其余10%左右的臭氧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我们称之为臭氧污染。活跃的、具有强氧化性的臭氧进入人体后,可以诱导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通过氧化损伤,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2019-07-08

      对流层臭氧通常被称为有害臭氧,即臭氧污染,它通常是由汽车废气和工业排放物释放出的一系列氮氧化物气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高温天气条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

      来源:空气知库专栏2019-06-24

      vocs与氮氧化物在紫外线下发生复杂的非线性反应,导致对流层臭氧的累积,在静稳气象条件下造成城市光化学烟雾。同时,vocs对pm2.5污染亦有贡献。因此,控制vocs对城市空气质量管理是一个重要命题。

      一起认识臭氧污染的前世今生

      来源:天津环保2018-09-07

      典型大气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臭氧污染的来源天然来源的o3主要来自平流层的下传,包括平流层进入对流层的部分以及自然产生的nox(土壤和闪电)与生物排放的vocs(甲烷、菇烯类化合物)反应所生成的部分。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8-01

      由于人类排放出来的cfcs气体非常稳定,在大气对流层中几乎不分解,扩散至平流层后,当其受到来自太阳的紫外辐射时,就会发生碳氯链断裂的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氯原子将作为催化剂,导致臭氧转化成氧。

      生态环境部:关于征求《环境空气臭氧污染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8-07-06

      环境空气臭氧污染:人为源排放的臭氧前体物参与对流层大气光化学反应而造成的近地面臭氧(o3)浓度增高的现象。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VOCs模拟进展和展望

      来源:环境工程评估中心2018-05-07

      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行业和分城市的vocs排放清单;莫梓伟等综述了我国典型排放源vocs成分谱组分特征,认为工业排放成分谱研究仍有所欠缺;谢旻等利用calgrid模拟了中国nox和vocs自然源排放排放在不同季节对对流层化学的影响

      江苏省汽车涂装行业VOCs排放特征与污染控制技术

      来源:环境监控与预警2018-03-27

      汽车制造业表面涂装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是对流层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也是增加大气氧化性的主要因素。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3-23

      随着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等通信技术相继出现,以及现在的无线专网通信、有源光通信和无源光通信等都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改善了我国电力通信的条件。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03-22

      随着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等通信技术相继出现,以及现在的无线专网通信、有源光通信和无源光通信等都一定程度推动了我国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改善了我国电力通信的条件。

      用“超级烟囱”抽走雾霾?除霾塔真的诞生了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2018-01-21

      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快,会冲到十七八公里的高度,形成低纬度环流;南北极则热空气少,空气流动形成极地环流,对流层厚度只有七八公里;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空气对流被称为中纬度环流,地球上对流层的平均厚度是十一二公里

      【深度解析】太阳发出来的能量有多少能被电池组件吸收?

      来源: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01-18

      1、被大气层吸收和反射地球上空有数千公里的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逸层,太阳约有30%的能量会反射到太空,约有19%的能量被云层和大气吸收,变成风雷雨电,到达地球表面的约占51%。

      来源:科学网2017-12-26

      填补大气环境监测和研究盲区在对流层大气中,大气污染物多从近地面垂直向上或水平扩散,作为大气化学反应重要驱动力的太阳辐射则自上而下传输。...因此,张成龙认为,大气环境化学研究不能只关注近地面污染,还要关注一定高度范围(特别是边界层)内的大气层结构和成分变化,否则很难全面揭示对流层实际的大气化学反应过程。

      来源:科技新报2017-10-16

      此外,陆地的涡轮机只能从大气层最低层收获动能,但海洋大气环流模式允许海上涡轮机利用整个对流层的动能。

      来源:工业过程气体监测技术2017-08-07

      二次污染物:指排放到对流层中的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或者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毒性更强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就是二次污染物其中的一种。...它是对流层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醛、酮、自由基、有机和无机酸等二次污染物产生的混合污染。

      来源:三秦网2017-08-01

      大气中的o3约90%集中在15-30km的平流层对流层的o3约占10%左右。平流o3层吸收太阳紫外射线,不仅阻止了短波长紫外线到达地面,而且改变了透入对流层阳光辐射的谱分布。

      来源:西部网2017-07-17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说,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平流层,它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短波紫外线,是保护人类和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臭氧污染是指近地面的对流层臭氧,它的来源包括天然源和人为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