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广域测量系统”相关结果125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9-09-18

      iss航空航天公司是一家成熟的英国公司,专注于定制的自主航空系统,应用于能源、国防、环境和工业部门的广域运营。...sensus是为一系列测量和环境监测应用而设计的,是同类无人机中第一个“off-the-shelf”无人机——提供一个可适应的、模块化的平台,可以安装多个传感器和有效载荷,以满足广泛的需求。

      四方股份2019年上半年盈利3929万 在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融合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19-08-30

      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电网广域测量控制系统, 已完成主要开发并在广州示范工程现场部署。 随着市场的逐步释放, 将会给公司带来更多机会。...公司积极参加国家电网组织的泛在配电物联网顶层设计研讨并参与相关建设项目,新一代智能配变终端产品已中标多个项目; 智能运行管控大数据系统等产品已在示范项目中应用并获得好评。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基于<mark>广域</mark>信息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

      来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03-27

      ,负责系统的现场投运工作。...该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南方电网公司重点项目等多个项目的支持下,通过研究团队十余年的潜心研究,解决了基于广域信息测量技术构建电力系统动态稳定广域控制关键技术的共性难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3-08

      随着广域测量系统技术的跟进和通信技术的逐步发展,聚合商可充分获取负荷侧资源信息,将分散负荷资源聚合,实施集中化实时调度。...届时,原先 “刚性”的系统变得“柔性”起来,电网运行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也将大幅提高。能源电力物联网 有别于现有智能电网,能源电力物联网可以通过多能协同,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互联、互通与互补。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8-10-10

      完成调试设备通信通道调试、运行信息接入能量管理、广域相量测量、电能量计量等系统相关工作,并联系建设、运维等单位积极协调调试相关事宜,开展调试演练、现场交底、调度培训等相关工作。

      来源:电气技术杂志2018-06-25

      在智能电网向能源互联网演进和向高电压大电网广域互联发展的格局下,ai与电网应用技术融合将有效提升驾驭复杂电网的能力,提高电网运营的安全性、高效性、稳定性。...智能电网辅助决策系统主要应用于智能电网故障自愈和无人变电站两大场景之中。该系统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我诊断能力,能够对电力系统中的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合理使用电力设施内的各类零件。

      来源:电气技术2018-06-20

      文献提出了一种采用统一软硬件平台,并配置保护、测量和控制等功能的数字化集中式保护装置。文献提出了一种以多功能保护控制器mpcu为核心的数字化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dipc。...站域保护与控制装置在智能变电站中的位置及对外信息交互如图1所示,其采集全站过程层与站控层网络的信息数据,完成就地级保护的冗余后备、优化后备及安全自动控制,同时具备独立的通信接口,支持广域通信,完成广域保护控制系统的子站功能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8-05-15

      四、因谐波监测设备的测量频率范围普遍低于2.5千赫兹,无法满足高频监测要求,信息兼容性差,实时同步监测和准确分析困难;谐波治理装置检测控制算...,创新研发,面向电力电子化特征电网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的共性需求,构建了集监控系统、治理方法与设备、技术标准为一体的电能质量监测与治理技术体系,在低压负荷在线换相、电能质量决策支持、谐波量值准确传递以及广域动态谐波监测治理等四大关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8-04-10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环保、可靠、可交互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发布《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企业标准,首次明确了智能变电站定义,并对智能变电站发展思路、建设理念提出了系统性要求。...2012年年初公司提出设计和建设新一代智能变电站,采用智能化一次设备和集成化二次系统以及iec61850标准和通信规范,实现全站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

      来源:南方电网报2018-02-27

      目前,由南网科研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配电网广域测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取得丰硕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更多影响电网安全的技术难题将得到破解,例如防范系统运行风险措施研究、云南异步联网频率稳定特性研究、滇西北直流安全送电能力校核等。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7-06-22

      针对多回耦合输电线路参数在线测量时零序信号的产生、含t接线路和非全程并行输电线路参数的测量、用于参数在线测量的广域测量系统、非接触式测量方法的应用、输电线路并联电抗器及阻波器和耦合电容器对参数测量的影响等难点问题

      来源:贤集网2017-05-22

      配电方面 智能电网配电部分将实现高级配电自动化,以适应分布式电源与柔性配电设备的大量接入,满足功率双向流动配电网的监控需要,同时采用分布式智能控制,现场终端装置能通过局域网交换信息,实现广域电压无功调节...技术与输电系统中的facts技术侧重不同,facts设备的主要作用是调整输电线路的参数,控制线路的潮流,提高输电线路的功率传输极限,使输电线路的潮流能按预定计划实现控制,提高全网的经济性,也可以通过快速控制提高系统动态性能

      来源: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03-30

      近年来,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实现了电网静态和动态信息的采集功能,随着广域测量系统(wideareameasurementsystem,wams)在工程中广泛应用,wams系统可在时空统一角度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速度测量电网真实运行状态信息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7-03-07

      强化大数据与智慧能源系统的全景状态感知智能传感产品研发大电网综合环境监测技术,在已有的广域同步测量技术基础上,针对不同工况和场景态势评估与控制需求,提出能源互联网所涉及的各种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环境等信息广域同步测量方案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7-01-16

      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广域相量测量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发电厂自动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安全自动控制系统、低频/低压自动减载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由于直接对一次系统运行实时监控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

      来源:《电力设备》2016-12-29

      已经由最初模糊的概念到了具体实施阶段,随着我国提出坚强智能电网的概念,我国已经开始现代化、智能化变电站建设试点的研究,由于电力市场的深入改革,电网环境日益变化更新,智能电网将改变传统电力系统的形态,数字化变电技术、电子式互感器、广域测量技术

      来源:高电压技术2016-12-15

      发现问题依靠雷电监测,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的雷电探测站由模拟式升级至新一代数字式,总体探测效率提升至90%以上,定位误差500m;分布式雷击故障监测技术及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监测设备在26个省级电网输电线路上安装

      来源:电力笔记2016-11-23

      主要表现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广域测量系统、柔性交流输电、调度自动化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分布式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应用等取得重要进展,部分研究成果已转化并广泛应用于电网建设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6-10-19

      图1 智能配电网体系架构智能配电网信息系统的物理构成如图2所示,包括ied、广域通信网络(wan)以及运行监控与管理主站系统(如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等。...与常规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相比,智能配电网中的ied除具有常规的四遥功能外,还可与局域内(如一条馈线范围内)其他ied对等交换实时测控信息;具有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支持基于本站点测量信息的就地控制应用以及基于局域测量信息的分布式控制应用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6-10-19

      大量的传感器和智能测量,足以保证获得系统运行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广域测量网络、灵活的保护系统等,真实可靠地提供配电网的静态和动态数据,为各类智能化的应用提供基础信息。4)智能配电网主站。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