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活性污泥絮状体”相关结果60
      污泥培养与驯化的实战总结!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2-28

      要求:微生物被激活后就不需要闷曝了,也就是说污泥出现絮体,否则过度的曝气就会对活性污泥造成过度氧化,最终使活性污泥发生自分解而死亡。溶解氧控制在2~4mg/l的原因。

      冬季低温对<mark>活性污泥</mark>的影响!

      来源:环保工程师2019-11-18

      主要原因如下,常温条件下的中温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较多,使污泥的絮体结构密实、大小适中,容易形成大块絮状沉淀下来,因此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而低温条件下能够代谢外源物质的中温菌的数量少,活性低。

      污泥处理处置市场不断扩大 什么才是主流技术?

      来源:污泥淤泥处理处置网2019-11-07

      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回流污泥(returnedsludge):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区)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

      来源:环保工程师2019-09-05

      从污泥的结构来看,活性污泥絮状是由菌胶团和丝状菌组合而成的。丝状菌犹似絮状的骨架,菌胶团粘结在骨架上,相互交织在一起如同骨和肉的关系。对正常的活性污泥来说,它们两者之间有一个适当的比例关系。

      来源:工大环境2019-08-15

      a·盐离子浓度增高引发的异常症状:活性污泥松散微细化,色浅泛白,沉降性能很差;曝气池的溶解氧值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会突然上升,活性污泥混合液液面上会出现大量小气泡,且泛出大量泡沫。...b·盐离子浓度增高对应的处置建议:当发现生物系统受到高浓度盐离子废水的冲击后,往往伴随的就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全部死亡,此时系统恢复起来也较为困难。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12-07

      ②浮渣通常为棕黄色、黑色絮状团浮于液面,存在原因:曝气过度;活性污泥老化;液面油状物所致;污泥中毒;丝状菌膨胀;活性污泥缺氧。...③絮体形成以后,絮体间水体情况,清晰度和颗粒物。原因: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活性污泥活老化解体;污泥负荷过高混合液浑浊;丝状菌膨胀高清晰度。④絮态为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絮体色泽。

      生物选择器的抑菌机理及应用!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11-21

      缺氧选择器和厌氧选择器的构造完全一样,其功能取决于活性污泥的泥龄。...一般认为絮体菌比丝状菌对底物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在选择器内高底物浓度条件下,絮体菌吸收了较多的有机物并贮存在体内,进入主曝气区后利用这部分有机物继续生长,使絮体菌占优势,从而控制了污泥膨胀。

      来源:《基层建设》2018-11-07

      经由接触氧化处理之后,生物膜并不会凸显出絮状分解的倾向。而普通处理得到的活性污泥,常会使测定好的盐度数值发生改变,盐度更替造成絮状漂移。...2、镜检得来的精准结论经由镜检流程得知:生物膜表征的絮状物,凸显出优良形态,且膜体以内的构架很致密。这就表明,生物膜附带着多重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盐度。

      来源:《建筑模拟》2018-10-31

      2.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好氧微生物与污水混合并曝气,利用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利用生物絮凝体胶团对无机、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从而将污染物从被处理水体中分离,达到进行污水净化处理的目的。

      来源:环保易交易2018-08-23

      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⒉生活污水厂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活性污泥

      来源:环保水圈2018-07-23

      答:正常的活性污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它是形成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材料。如果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太少,则形不成大的絮状,沉降性能不好;如果丝状菌过度繁殖,则形成丝状菌污泥膨胀。

      来源:工业水处理2018-07-17

      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回流污泥(returnedsludge):由二次沉淀(或沉淀区)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

      来源:环保零距离2018-06-05

      但是大部设计者推荐把排泥设备安装在靠近反应器的底部,也有人在三相分离器下0.5m处设排泥管,以排除污泥床上面部分的剩余絮状污泥,而不会把颗粒污泥排走。...一些污水沟的污泥和沉淀物或福微生物的河泥也可以被用于接种,甚至好氧活性污泥也可以作为接种污泥,并同样能培养出颗粒污泥。

      来源:环保新课堂2018-05-31

      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关系1、活性污泥的基本特征活性污泥是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反应工作主体,是由细菌、微型动物为主的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所形成的絮状颗粒。

      不了解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看这篇就够了

      来源:净水技术2018-05-22

      生物泡沫常常是在污泥膨胀发生后出现的,由于丝状菌的异常生长,其与气泡、絮状颗粒混合而成的泡沫具有稳定、持续、较难控制的特点。...1 污泥膨胀和生物泡沫的形成及特点据统计,在发生污泥膨胀的活性污泥法处理厂中,约有90%的污泥膨胀问题是由于活性污泥中丝状菌过量生长引起的。

      来源:《基层建设》2018-03-29

      (曝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好氧微生物群体的絮状),消化污泥(经过好氧消化或厌氧消化的污泥),回流污泥(由二次沉淀分离出来,回流到曝气池的活性污泥),剩余污泥(活性污泥系统中从二次沉淀池排出系统外的活性污泥

      来源:Ai环保2018-03-15

      正常的活性污泥中都含有一定量的丝状菌,它是形成活性污泥絮体的骨架材料。如果活性污泥中丝状菌数量太少,则形不成大的絮状,沉降性能不好;如果丝状菌过度繁殖,则形成丝状菌污泥膨胀。

      来源:水博网2017-11-28

      混凝法是在加入凝聚剂后通过搅拌使失去电荷的颗粒相互接触而絮凝形成絮状,便于其沉淀或过滤而达到分离的目的。采用凝聚处理后,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废水的生物降解性能也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抗生素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常规好氧工艺活性污泥法难以承受cod浓度10g/l以上的废水,需对元废水进行大量稀释,因此,清水、动力消耗很大,导致处理成本很高,应用厂家实际废水处理率也较低。

      来源:水博网2017-10-09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悬浮生长的微生物絮体处理有机污水的一类好氧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是一种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基本概念是1912年英国的克拉克(clark)和盖奇(gage)发现的。

      来源:水世界订阅号2017-05-31

      进展2:因为水量的提升,原水悬浮物增多,加上颗粒污泥中的絮状,出水悬浮物明显增多。今天取一部分颗粒污泥回家,试验一下颗粒污泥不在旋流状态下,能够放置多久不破裂。...目前的sv30沉降比在20%,污泥量差很远,同时是因为改造工程,发现曝气池的风量不够,活性污泥目测发黑,不如之前的效果好;厌氧ic的出水很稳定,唯一不足是悬浮物增多了,也是与提升水量有关系,负荷提升造成的悬浮物增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