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潘自强”相关结果107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1-09

      潘自强指出,我国核燃料循环后段长期缺乏国家层次的科学规划,经费投入不足,研发力量分散,基础研究缺乏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乏燃料才是其正确的称呼。乏燃料,指的是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的核燃料,经过一定的时间从反应堆内卸出。

      来源:科技日报2017-01-04

      潘自强的研究表明,在环境影响方面,不同能源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比较,褐煤、煤、石油、太阳能、水力、生物质、风能、核能中,核能依次排在最低;对人员健康的影响方面,核能的辐射照射也远远低于煤。...在强调这一基本点的同时,辐射防护专家、中核集团潘自强院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何建坤教授,中广核苏州热工院周如明研究员等,对福岛事故作全方位深度解析之后指出,福岛事故改变不了核能是安全、环境友好能源的结论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2016-11-10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名誉理事长潘自强,常务副理事长常学奇,副理事长刘华、刘森林、张金涛、苏旭、欧阳晓平,秘书长杨华庭,深圳中核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瑾等9位领导专家出席开幕式。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08-18

      潘自强指出,我国核燃料循环后段长期缺乏国家层次的科学规划,经费投入不足,研发力量分散,基础研究缺乏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乏燃料才是其正确的称呼。乏燃料,指的是在反应堆内燃烧过的核燃料,经过一定的时间从反应堆内卸出。

      来源:能源圈2016-07-29

      2011年,中国工程院曾组织对各种发电能源链排放温室气体进行研究,给出了一组清晰数据,并由潘自强院士及姜子英著文披露,其主要数据罗列如下:不难看出,不同能源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对环境构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来源:央视新闻2016-06-06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表示,内蒙古的煤铀含量在全国是偏低的。...潘自强表示,铀自古就在地球上存在,没有地方没有铀,我国铀的含量比较小,所以它不会对人产生有害的作用。

      来源:CCTV焦点访谈2016-06-06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表示:内蒙古的煤铀的含量在全国讲,应该是偏低的。...潘自强说:铀自古以来就是在地球上都存在,没有地方没有铀,但是这个量是比较小的,所以它不会对人产生有害的作用。

      来源:国家能源局2016-02-20

      会议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李静海、杜祥琬、李立浧、韩英铎、孙龙德、潘自强、徐建中、谭天伟、顾国彪、刘中民等院士及有关专家围绕世界能源科技创新形势,我国能源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能源技术革命指导思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01-08

      环保部批复2个核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附文)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环保部审批2个核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为批复情况:关于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三、四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建造阶段)的批复详情点击》》》【观点】潘自强

      来源:中核集团2015-12-29

      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自强对绿坐标评选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环境保护绿坐标将会成为一粒粒种子,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开花结果,为我国的环境管理营造了创新氛围,通过发现创新和传播创新,也为我国的环境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科技日报2015-12-04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玉庆、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等专家、学者及政府官员出席会议并发言。

      来源:环境保护部2015-11-27

      潘自强院士、核三司叶民司长、赵永明副司长及有关人员、核一司、专项牵头单位和主要参与单位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核网2015-11-04

      《发展核电是减少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研究员潘自强首先,潘院士对不同发电能源链的排放因子、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比较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2015-09-24

      潘自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国家环保部核安全与环境委员会副主席等...记:潘自强院士谈到后处理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连接热堆与快堆的必由之路。作为快堆专家,徐銤院士您能详细解释一下后处理技术与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关系吗?

      来源:能见度2015-09-24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称,从人类核能利用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后处理还是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连接热堆与快堆的必由之路。多年来,核循环项目始终得到中法两国政府和最高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5-07-27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主持会议。国防科工局、国家核安全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国资委网站2015-07-22

      会议邀请潘自强院士等9名专家对技术方案及试验验证结果进行审查。

      来源:中核集团2015-07-21

      会议邀请潘自强院士等9名专家对技术方案及试验验证结果进行审查。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2015-06-26

      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对电力有着更为旺盛的需求,核电设施就地兴建,有利于减少电力长距离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潘自强在其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姜子英合撰的《核电不可忽视的低碳价值》一文中指出,核电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照射约为煤电链的2%、温室气体排放约为煤电链的1%,因此,加快发展核电还是减少我国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现实有效途径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6-23

      潘自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选址建核电站,是厂址适宜性和经济性综合考虑的结果。...面对层出不穷反对内陆建核电站的声音,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潘自强认为,民众不应纠结于核电站建在内陆或是沿海,应该关注的是选址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