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4-08-08
第三章减排项目与减排量管理第十四条减排项目和cqcer分为工程类、生态碳汇类、碳普惠类。...第十一条按照科学性、普惠性、额外性、适用性等原则,方法学分为工程类、生态碳汇类、碳普惠类。
来源:发改委2024-08-08
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五)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8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市场监管总局 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国家标准,统一具体产品的碳足迹核算原则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8
制定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清除技术标准,尽快出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量化与核查、相关术语等通用标准。抓紧构建二氧化碳捕集、运输、地质封存全链条标准体系。(五)提高工业领域能耗标准要求。...北极星储能网获悉,8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快产品能效标准更新升级。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4-08-02
前瞻布局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领域先进技术,推动前沿碳中和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一个平台。...二、主要任务围绕能源、节能循环、绿色经济、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科创、碳汇、全民参与等重点领域开展降碳试点行动,部署重点工作任务和落实举措,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的示范工程,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深圳市人民政府2024-08-01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4-07-15
深化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完善生态产品登记和交易服务体系,构建生态碳汇等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体系。研究绿色电力交易及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衔接。开拓氢能、绿色甲醇、绿色甲烷等绿色要素交易产品。
来源:安徽省科学技术厅2024-06-28
其中,双碳领域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光伏、氢能、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生物质能等)、工业降碳、建筑降碳、交通降碳、碳捕集利用、生态碳汇等;生态环境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
来源:北极星电力软件网2024-05-22
据悉,该服务区采用建筑节能、建筑产能、生态碳汇等12项节能降碳技术,可实现运营期电能和清洁能源100%替代。
来源:泸州市人民政府2024-04-23
初步构建以市场资源配置与宏观政策调控相结合的绿色低碳管理体系,建成技术创新应用平台和低碳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优化明显,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政策法规、市场机制、科技创新、财税金融、生态碳汇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3-25
近年来,广东清洁能源、节能降碳、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绿色服务等绿色低碳产业快速发展,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超1000万千瓦,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运营维护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来源:中国环境2024-01-10
污水处理行业正积极求解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难题,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城市生态碳汇提升的双赢。政策、技术层面迎来新机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关键时期。
来源:郴州市人民政府2024-01-05
实施“10+4+10”行动方案,重点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化发展、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产业绿色化转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交通便捷低碳化发展、绿色金融支撑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科技赋能降碳、生态碳汇巩固提升...实施“10+4+10”行动方案,重点推进能源清洁低碳化发展、节能降碳协同增效、产业绿色化转型、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交通便捷低碳化发展、绿色金融支撑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低碳科技赋能降碳、生态碳汇巩固提升
来源:郴州市人民政府2024-01-03
来源:桐庐县科学技术局2023-12-20
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生态碳汇技术。聚焦碳捕集与利用,探索研发碳捕集先进材料、co2化学与生物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鼓励探索符合桐庐特色的碳汇方法学开发。...鼓励开展森林绿碳、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稳碳增汇技术攻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2-13
华电集团襄阳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家军先生从“积极参与中国碳市场建设”“在传统煤电减排技术基础上探索生物质耦合发电等新路径”“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和“积极践行生态碳汇行动”四个方面向国际社会系统介绍了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2023-12-13
全面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依法从严惩处盗伐、滥伐林木、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犯罪;依法从严惩处非法侵占草原、湿地、冻土等破坏生态系统固碳作用的犯罪,夯实生态碳汇基础。
来源:温岭市科技局2023-12-12
4.生态碳汇技术挖掘海洋碳汇发展潜力,加快开展近岸海域蓝碳资源本底调查,以贝藻渔业、海水池塘养殖、紫菜养殖和红树林为重点,探索建立海洋碳汇价值核算体系,初步构建海洋碳汇数据库。
来源:温岭市科学技术局2023-12-04
围绕节能电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能源、储能、生态碳汇等方向,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布局,积极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1项以上。...围绕节能电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新能源、储能、生态碳汇等方向,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布局,积极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1项以上。——创新平台载体加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