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解液产量”相关结果568
      规划年产能35GWh 年产值350亿元!融捷新能源在南沙投产

      来源:广州南沙发布2023-11-29

      得益于该企业在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配方体系等关键主材上的创新研发,融捷“零起火”的方形铝壳电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同时,通过sap、plm、mes等系统搭建的协同制造平台,以及数据管理平台、数据采集平台等三大平台,可对产线产量、质量等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处理,实现数字化制造和管理。

      来源:人民日报2023-11-28

      全球每7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是深圳制造,通信基站产量占全球一半,生命信息与支持医疗器械产量占全球两成,消费级无人机产量占全球七成……深圳正加速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刘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推动全钒液流电池降本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11-17

      锂资源70%的对外依存度,钒资源、钒储量全球第一,资源上不受制于外国,中国产量占全球70%。实现了关键材料、装备制造的国产化,我国装备储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非常适合发展长时储能。...目前全钒液流电池成本缺点也很明确,主要是初投成本过高,电解液的成本占一半多,而电解液在液流电池里不消耗,价值是永久存在的,残值率非常高。

      湖北: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 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能达到200GWh

      来源:湖北省政府2023-11-15

      到2025年,东风公司新能源汽车产量实现1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与燃油汽车产量达到1∶1;自主品牌产量与合资品牌产量达到1∶1。...推动东风鸿泰、隆中实验室等开展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全固态电池电解液、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动力电池研发和技术储备,打造国内领先的动力电池特色产业集群。

      来源:铜陵发改委2023-11-07

      优化产业布局,依托市经开区积极布局锂电铜箔、电解液、隔膜、正负极材料等领域,中色正元、美芯新材等重点项目加速建设;铜官区依托纳源科技做强磷酸铁产业链,引进至信博远铝塑膜项目;枞阳经开区推动金誉铝基发展新能源电池铝箔

      来源:青海发改委2023-10-27

      到2025年,全省锂电池产能将达到80吉瓦时,引导各地区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错位发展,西宁重点布局电芯、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海西重点布局碳酸锂、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海东重点布局正负极材料、电芯。...开发了膜分离法、吸附法、萃取法、煅烧法等工艺,首次将厢式串级萃取槽应用于工业化提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采收率,2022年,全省碳酸锂产量达到7.3万吨,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8.5%,较2020年产量增长62.2%

      来源:工信部2023-10-09

      一阶材料环节,7-8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40万吨、28万吨、25亿平方米、18万吨,增幅均在20%以上。...据汇总信息,1-8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580gwh,同比增长37%,其中储能锂电池产量约110gwh。

      来源:宜春市政府2023-10-08

      推动产业链向中后端延伸,提高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池应用等环节在整个产业链的占比,力争达到70%;培育百亿级企业6家以上,其中锂电池企业不少于3家,锂电池产量超过150gwh。...推动产业链向中后端延伸,提高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池应用等环节在整个产业链的占比,力争达到70%;培育百亿级企业6家以上,其中锂电池企业不少于3家,锂电池产量超过150gwh。智能水平显著提升。

      锂电行业加速洗牌 这家企业宣布停产!

      来源:北极星电池网2023-09-19

      除了锂电池产业,产业链的四大主材环节(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一些项目出现停产的情况。...其中,三元电池累计产量212.5gwh,占总产量38.9%,累计同比增长126.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产量332.4gwh,占总产量60.9%,累计同比增长165.1%。

      来源:工信部2023-08-03

      一阶材料环节,上半年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约为100万吨,67万吨,68亿平方米、44万吨。...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上半年全国锂电池产量超过400gwh,同比增长超过43%,上半年锂电池全行业营收达到6000亿元。

      来源:四川省政府2023-07-25

      配合省级相关部门,统筹推进红格南矿区资源开发利用,提高钒钛磁铁矿供给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并支持通过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技术攻关、升级装备工艺等提高钒渣产量,为钒加工业提供充足原料。...2022年我省生产钒渣80万吨、五氧化二钒7.5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我厅积极鼓励在川龙头企业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中上游钒资源、电解液、电堆及系统集成企业与下游应用企业以资源、资本、技术等方式实现多方位合作

      来源:山东省政府2023-07-12

      《方案》提出,持续做大锂电产业,打造涵盖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电池制造、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全环节产业链条,力争年底前锂电产能达到110gwh/年左右。...还提及加快做强新能源汽车产业,聚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优化产业布局,深度释放整车生产企业产能,不断丰富新能源汽车下乡车辆供应,提速发展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力争年底前整车产量达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26

      在产业链方面,中国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关键主材全部能够在中国生产。...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销量达72吉瓦时,占全国销量的15.5%、产量的13.2%。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星星之火快速成长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产业聚集基地。

      突破水系有机液流电池“卡脖子”命门!宿迁时代储能如何做到“国内首个”?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0

      产量有限的钒资源必然会制约全钒液流电池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紧缺也必然会导致价格的波动,这些都不利于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20000次,日历寿命大于20年;第三,长时储能,适合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液流电池功率(电堆)和容量(储液罐)分开,电解液安全稳定便于储运,可通过建立储存电解液库存,实现大规模和超长时间的储能,确保能源输出安全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23-06-20

      锂被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重要组件中。由于短期内没有经济可行的替代品,故伴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近年的爆发式增长,锂的产量和需求被推至新高,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色黄金”。...如果仅增加锂产量,不解决其开发加工中的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或将抵消它为能源转型带来的好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6-13

      上海电气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霖霖向《中国能源报》记者介绍,一方面,我国钒资源储备量和钒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另一方面,我国钒电池技术引领全球,没有卡脖子的技术风险,从核心关键原料到电堆等装备技术,都能实现...“钒液流电池的电解液不会被消耗,未来可以对电解液进行融资租赁。在初装成本中,将电解液成本剥离出去,建立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以降低成本。”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6-09

      一阶材料环节,3-4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27.5万吨、22万吨、18亿平方米、13.5万吨。...电池环节,储能锂电池产量约22gwh,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车量约53gwh。出口贸易稳步增长,3-4月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754亿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30

      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锂电一阶材料产量涨幅同比均达60%以上,行业总产值突破1.2万亿元。...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王泽深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国际交流会上介绍,2022年,全球锂电池产量为1000吉瓦时,其中,我国产量达750吉瓦时,同比增长超过130%。

      来源:工信部2023-04-24

      一阶材料环节,1-2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达到26.5万吨、21.5万吨、24.5亿平方米、13万吨。...二阶材料环节,1-2月碳酸锂、氢氧化锂产量分别达6.1万吨、4.4万吨,市场价格从高位逐步下行,1-2月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微粉级)均价分别为46万/吨和47.4万元/吨。

      GGII:一季度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128GWh 环比下降12.3%

      来源:新产业智库2023-04-24

      受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影响,2023年q1正极、负极、电解液、铜箔等多种锂电池材料供大于求,行业产能利用率已低于65%。...四大主材出货量环比降幅在17-32%之间(受锂电池原料库存及海外出口等因素影响,幅度不一),降幅均大于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主要系动力电池企业为降低成品库存,q1排产量低于出货量,对材料需求降低。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