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绿色碳汇”相关结果64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2022-07-27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林草局关志鸥局长对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的批示精神,由生态保护修复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生态保护修复司气候处处长张锴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国家林草局调研组于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8-18

      聚焦提升ccus、绿色碳汇、蓝色碳汇等负碳技术能力,对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监测和减量替代技术进行针对性部署;五是前沿颠覆性低碳技术创新行动。

      来源:国家气候战略中心2022-07-13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组织了后续的点评和圆桌讨论。...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邢佰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以及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林学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

      来源:新华网2022-07-04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中国林科院、中国林业集团公司、浙江、贵州、江西、宁夏、福建三明等省(市)、单位作经验交流。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2022-07-27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林草局关志鸥局长对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的批示精神,由生态保护修复司一级巡视员郭青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生态保护修复司气候处处长张锴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国家林草局调研组于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2-06-28

      经国家林草局和民政部批复同意,6月24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线上线下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并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要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作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要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坚守诚信运营底线,不断开拓创新,强化规范管理,坚持党建引领、争先创优,积极创建5a级基金会。

      来源:中国新闻社2022-06-15

      绿色碳汇等其他碳汇相比,蓝碳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储存周期最长只有几十年,而蓝色碳汇可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碳汇效果显著。

      来源: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2022-04-24

      4月18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气候生态价值实现专项基金及天然氧吧经济研究院在京正式成立。...按照《守护天然氧吧 做双碳先行者》活动倡议,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联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等倡议方联合设立天然氧吧经济研究院。

      三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25

      深入推进林改工作,成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创新林业碳汇交易,设立了福建省首个碳汇基金“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永安碳汇专项基金”;发行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发放全国首单林业碳票贷款等。

      来源:北极星能源网2022-02-15

      课题研究双方联合国内、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碳信息科学研究与碳资产的风险定价模型开发,以空、天、地、水一体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科学评估经济活动主体的碳减排压力及减排实施效果,并就环境气候风险对绿色碳汇供给及能源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2-02-11

      课题研究双方联合国内、国际顶尖研究机构开展课题研究,开展碳信息科学研究与碳资产的风险定价模型开发,以空、天、地、水一体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科学评估经济活动主体的碳减排压力及减排实施效果,并就环境气候风险对绿色碳汇供给及能源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1-11-26

      建设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场景,围绕森林、湿地、农田等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逐步形成城市梯度森林绿色碳汇、湿地蓝色碳汇和农田棕色碳汇的高效生态固碳示范。

      国内碳抵消机制CCER、FFCER、PHCER、BCER介绍及其林业碳汇项目情况分析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2021-11-11

      2017年4月,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关于碳普惠制核证减排量管理的暂行办法》,指出纳入广东省碳普惠制试点地区的相关企业或个人自愿参与实施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绿色碳汇等低碳行为所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

      关注 | 碳汇交易国际前沿及交易案例对自然资源管理的启示

      来源:广州市规划院2021-10-29

      在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和广东省林业厅支持下,2011年在河源、梅州等地造林1.3万亩(约8.7平方公里)。2014年项目首期签发的5208吨二氧化碳减排量由广东省粤电集团以20元/吨的单价签约购买。

      什么是“海洋碳汇”?如何进行海洋碳汇核算?

      来源:维度视角2021-09-10

      海洋碳汇又称“蓝色碳汇”或“蓝碳”,与陆地上的“绿色碳汇”相对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蓝碳》报告认为,海洋生物(特别是海岸带的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该部分的碳称之为“蓝碳”。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8-20

      2010年8月参与建立我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增加森林碳汇、帮助企业自愿减排为主题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21-08-18

      2012年联合国第十八届气候变化大会上,安吉县代表全球竹产区与国际竹藤组织、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浙江农林大学共同签署了全球第一个竹林经营增汇和竹制品储碳试验示范区项目。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2021-08-05

      这是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刘家顺对“碳票”的评价。他曾到三明专题调研“碳票”。他认为,“碳票”拓宽了森林生态价值的实现渠道,调动了经营主体提高林业经营水平的积极性。

      开发蓝色碳汇 助力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08-04

      蓝色碳汇属于碳汇的一种,又称“海洋碳汇”或“蓝碳”,是一种利用海洋生物及海洋活动吸收清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深海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与陆地上的“绿色碳汇”相对应。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30

      加大绿色碳汇,加大森林城市、城镇创建力度,建设城市绿道绿廊,实施“退工还林”,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