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本兼并购”相关结果117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15

      从横向来看,当前出货量靠前的负极材料企业或被上市公司收购或独立ipo,寻找靠山以获得资本支撑,助力企业扩充产能和研发新产品。...毫无疑问,行业间的兼并购和资源整合以及企业自建石墨化加工产业延伸无疑会减少市场参与者,加速淘汰弱者,逐渐瓦解负极材料此前形成的“三大多小”的竞争格局,从而重塑负极市场的竞争排名。

      湿法隔膜“大变局”

      来源:高工锂电2019-08-07

      隔膜标的从抢手货到大甩卖,从根本原因来看,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前期发展火热,产业链企业估值过高导致业绩对赌设计过高;二是,补贴政策连年退坡,加之资本疯狂涌入,湿法隔膜产能叠加释放,导致产品价格跳水,毛利持续下跌...从“抢手货”到“大甩卖”复盘2015年以来隔膜市场的兼并购案例,从“高估值”、“高溢价”到如今“亏本甩卖”,隔膜标的估值犹如坐了过山车。

      从99家上市公司布局动向看燃料电池产业生态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8-02

      处于发展初期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企业对于资本的渴求远比传统行业要急迫。他们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产线建设及市场拓展,否则还没等到真正的风口启动,就会倒下去。...二、 电堆及系统布局电堆及系统的上市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设立子公司、兼并购等方式,占据燃料电池企业较大股权的企业,有东方 电气、上海电气、首航节能、德威新材、长城电工、宗申动力、st尤夫、汉缆股份、

      锂电企业上半年IPO观察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25

      但由于市场风险提升,上市公司或资本兼并购锂电企业的热潮快速降温,锂电企业向银行贷款又受阻,因此ipo成为了锂电企业募集资金最重要的途径,从而出现锂电企业密集ipo的现象。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7-22

      今年1-6月,上市公司投资设立子公司、兼并购氢能公司的事件约25例左右,其中10例与氢能相关,11例与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相关,4例与膜电极及双极板相关。...本文是下篇,主要梳理今年上半年燃料电池领域的15例投资兼并购事件: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1、燃料电池企业德威新材“易主”5月27日,德威新材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德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建明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

      来源:高工锂电2019-03-13

      公司与厦钨新能源保持长期的业务往来,双方已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通过资本为纽带创造更多的研发、战略合作关系,有利于双方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促进锂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有利于双方在更多的技术领域开展合作...锂电行业的异常火爆,吸引着大量热钱投入,其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投资收购完全与其主业不相关的资产,或者披露的资金来源、未来经营变现方案让人“看不懂”,导致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投资/兼并购事件,其中许多到最后都不了了之

      来源:高工锂电2019-02-22

      这种困境也直接导致了标的企业估值变动、竞争力下滑、兼并购难度增大等投资风险和压力,最后导致双方在谈判过程中无法达到一致。此外,在合作方向、资本估值、业绩对赌上无法达成一致也是资本兼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

      剖析十大乘用车畅销车型配套BMS格局

      来源:高工锂电2019-01-28

      除了需要寻求上市资本为依靠外,对于第三方bms企业来说,未来从要在技术及方案上有所创新,借助大数据等软件或将成为占据细分市场的一种可靠手段。...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除了自建bms,整车厂和电池厂还会以各种形式投资参股、兼并购第三方bms企业,甚至有部分车企通过第三方贴牌方式控制bms供应链。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9-01-09

      由于锂电行业的投资面临着标的估值暴增、优质标的稀缺、兼并购难度增大、标的企业竞争力下滑、对赌失败概率高等投资风险和压力,锂电行业终止收购案例也在不断增多。...资本疯狂过后,行业理性回归,跨界上市公司与资本甚至是标的企业也不得不纷纷开启“秋后算账”模式。整体来看,锂电领域的“秋后算账”模式主要分为财产保全、对赌失败赔偿、终止收购、财务纠纷诉讼几种。

      2018年新能源电池行业并购金额超875亿 企业兼并未来进入高峰

      来源:电池网2018-12-29

      兼并购的类型来看,跨界并购超半数(达到24个),17个为同一主业间的横向并购,3个为上下游产业链纵向并购。...格力集团逾52亿元要约收购长园集团20%股份告吹、双杰电气终止重组天津东皋膜、国民技术收购斯诺实业未见下文、纳川股份与万通地产先后终止收购星恒电源、金冠股份终止收购宝优际、海伦哲4亿元收购锂电池被否、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电池业务流产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12-24

      材料及设备领域的兼并购也类似,资本“择优”趋向明显。03缺钱倒闭2018年是动力电池行业血雨腥风、大清洗的一年。...另从兼并购案例来看,新一轮体量巨大的资本正在通过兼并购出货量排名靠前、潜力型动力电池企业快速切入新能源领域,比如复星战略投资捷威动力,万通地产控股收购星恒电源,荣盛控股收购盟固利动力,孚能科技获得国企或国有相关企业

      热钱涌入难掩洗牌潮 三元材料唱响淘汰前奏曲

      来源:高工锂电2018-12-14

      占据国内钴资源高地后,华友钴业借助自身三元前驱体的优势,兼并购天津巴莫,拉开自己整合垂直产业链的序幕,并且在今年加大与lg化学等电池企业合资建厂的力度。...尤其在高镍三元材料方面,这考验着正极材料企业技术、工程、配套客户、钴镍原材料、资本等综合实力。没有2-3年动力电池市场积累,单纯依赖资本,新进正极材料企业并不占据市场优势。

      2018年中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困境分析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预测【图】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12-11

      资本的高需求与差异性也加剧了行业内的兼并购,2016-2017年多起兼并购案例引起较大关注,启迪桑德7亿元收购东江环保旗下两项再生资源资产;齐合天地收购全球最大金属回收公司scholz全部股本;盈峰环境

      来源:高工锂电2018-12-11

      3、关键材料:22个盘点2018年锂电上游碳酸锂、四大关键材料大事件,共计有22个,包括投扩产、兼并购资本等。...从国家政策、资本兼并购及项目扩张、各个细分领域产销实况及发展趋势等多个维度,用8组数据还原一个真实的2018年锂电产业生态,以帮助锂电企业更好地“了解当下、研判未来”。

      来源:高工锂电2018-12-10

      综合来看,动力电池产业链兼并购加剧、资本赋能大概率掀起新一轮市场变局。动力电池产业链舞台从来不缺资本的身影,即便是进入2018年,动力电池行业临界入冬,资本回归谨慎理性,但是兼并购的动作丝毫没有减缓。

      2018锂电四大关键材料22个大事件盘点

      来源:高工锂电2018-12-07

      盘点2018年锂电上游碳酸锂、四大关键材料大事件,共计有22个,包括投扩产、兼并购资本等。...干法巨头中兴新材依然在大肆扩产、金力股份量产芳纶涂层隔膜,但中小隔膜企业的生存态势不容乐观,恩捷股份开启横向并购,没有订单的中小隔膜企业要么被市场淘汰,要么被兼并购

      15家企业卡位锂电材料 2018年投资总额超430亿

      来源:高工锂电2018-10-23

      资本押注的主要方式集中在投扩产项目和兼并购,在这15个案例中,只有4个属于兼并购,其余均为投扩产项目。...这些兼并购项目主要集中在锂钴上游材料的企业收购,涉及主体也多以锂矿、钴矿资源的上市公司为主。中矿资源、盛屯矿业兼并购的主要目的在于完善和稳定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

      来源:高工锂电2018-09-27

      2017年,骆驼股份发布公告拟出资1亿美元参与金沙江资本收购日产电池子公司aesc项目,意图通过收购方式获取aesc的锂电池技术,但最终因金沙江资本“缺钱”而被日产取消收购合作而不了了之。

      来源:证券日报2018-08-22

      业绩飙升之下,资本在锂电行业中涌流。...与此同时,2018年上半年锂电领域针对电池、材料、设备等企业的兼并购案例超过30起,涉及金额超过600亿元。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8-13

      据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如下:如上图可知,海外投资中,美国科宝封面技术企业以兼并购为主,为求技术上占据优势,而已成熟电池企业,如三星、lg化学、西门子等企业,主要以扩产为主。...其中,中利集团和齐信股份动作频频,亦有其他新进资本介入动力行业。显而易见的是,大部分资产看好新能源动力产业的发展,在年初呈现观望状态,而7月的资本动态活跃。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