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近零排放”相关结果1945
      晋能控股同热三期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批前公示

      来源: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11-25

      采用国内最先进技术,规划建设两台清洁、低碳、高效、近零排放百万超超临界供热机组,达到国内同类机组的一流水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11-07

      我国煤电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约40%,已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短板。如何保障煤电在发挥能源安全兜底作用的前提下实现低碳转型,时间紧、难度大。生物质在生长和燃烧全生命周期内接近零排放二氧化碳。

      来源:新钢集团2024-10-31

      该项目采用目前行业最成熟、最先进的烧结工艺流程,配备烧结机高效密封及微负压控制、新型转臂式环冷机、厚料层烧结、智慧烧结、环冷机热废气梯级利用和近零排放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和装备,实现节能、环保、高效的效果。...该项目热负荷试车成功,标志着新钢集团全面推进超低排放、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迈上关键台阶。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4-10-24

      国家能源集团在全国率先实现自有船舶和码头岸电设施覆盖率100%,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100%,船舶岸电使用量稳居全国第一,遥遥领先同行企业;创新研发全流程粉尘治理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管控平台,实现煤港粉尘近零排放...有监测数据显示,船舶靠港大气排放占整个港口排放的60%至80%,对港口周边环境影响较大。

      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2024-10-14

      推进铁路场站、民用机场、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等绿色化改造和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近零排放车辆和非道路移动机械广泛应用。...深化绿色港口建设,深入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提升大宗货物清洁化运输水平,建设零排放货运通道。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2024-10-14

      推进铁路场站、民用机场、港口、物流园区等绿色化改造,重点推动超低和近零排放车辆规模化应用、非道路移动机械清洁低碳应用。...继续严把准入关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推广绿色低碳建筑,鼓励建设碳建筑和近能耗建筑,加快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

      来源:中能建建筑集团2024-09-29

      循环水取自海水,生产用淡水来自于海水淡化,可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建2024-09-18

      循环水取自海水,生产用淡水来自于海水淡化,可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废水循环利用零排放

      来源:上海市水务局2024-09-13

      扶持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包括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程、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等项目。

      来源:中国能建建筑集团2024-08-08

      项目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经开区工程,总投资79亿元,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直接空冷热电联产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和除尘系统可实现污染物近零排放

      9千万公里、36座!广东佛山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推广应用成果展示

      来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2024-07-23

      此外,与传统燃油公交车相比,氢能公交车绿色低碳,只排放纯净水,无其他污染性排放物存在,实现终端应用近零排放的目标,达到减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的效果。(五)提升氢能源应用社会宣传力度。

      来源:新华社2024-07-19

      从“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转变,从“资源消耗”向“资源循环利用”提升,是煤电绿色低碳发展方向,也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突破口。

      来源:中国华能2024-07-18

      coap技术是“国际首创、华能原创”的颠覆性技术,项目基于低温氧化吸附原理,完成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深度脱除,可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多污染物的一体化高效吸附脱除和近零排放控制。...与常规技术相比,coap技术无需消耗石灰石、尿素、脱硝催化剂,可以对烟气硫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并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实现了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从“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从“资源消耗

      来源:中国华能2024-07-18

      coap技术是“国际首创、华能原创”的颠覆性技术,项目基于低温氧化吸附原理,完成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深度脱除,可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等多污染物的一体化高效吸附脱除和近零排放控制。...与常规技术相比,coap技术无需消耗石灰石、尿素、脱硝催化剂,可以对烟气硫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并对烟气余热深度利用,实现了从“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一体化”控制、从“超低排放”向“近零排放”、从“资源消耗

      多项氢能相关!2024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和产业技术问题发布

      来源:中国科协之声2024-07-05

      2024十大前沿科学问题中氢能相关包括:以电-氢-碳耦合方式协同推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与煤电绿色转型和实现氢氨融合燃料碳大功率内燃机高效燃烧与近零排放控制。

      来源:新华网2024-06-12

      “泰州电厂ccus项目实现了规模化捕碳用碳,为未来实现煤电二氧化碳近零排放提供了示范经验。...发电厂通过脱硫双塔双循环、低氮燃烧器和脱硝scr、湿式电除尘、凝变湿除等技术革新,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实现包括so2、nox、粉尘等污染物的超低排放,so3、hg等污染物的协同脱除,全面达到江苏省污染物友好排放标准要求

      格兰富:新品问世,用数智化手段打响节能降碳这“E”战!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6-11

      此外,格兰富展台的另一款明星产品bms xl系列专门为工业废水和海水淡化应用而设计,尤其对工业近零排放的应用更具竞争力。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4-06-04

      浓缩液禁止海,必须自行消化或处理掉,要实现近零排放。处理抗生素的废水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膜浓缩...抗生素的高消耗量同时也导致其高排放量。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2020年间,常见的80种兽药抗生素排放量高达23110吨—40850吨/年。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之声2024-05-30

      煤电是我国co2排放主要来源,在“双碳”目标下,燃煤发电面临效率提升和co2近零排放的瓶颈问题。...该项目创建了co2近零排放的igfc发电技术体系,突破了igfc系统关键技术,建成了首个兆瓦级igfc试验基地,研制了首套co2近零排放的百千瓦级igfc示范系统,验证了igfc高效发电新方法,形成了co2

      以“光储直柔”为特征的新型建筑电力系统,发展未来柔性用电建筑

      来源:ABB电气2024-05-29

      改造后的蛇口大厦光伏年发电量为26.18万度电,综合节能率达61.16%;并获国家级近能耗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是广东省第一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和深圳市第二批近零排放建筑试点项目。...第二届中国光储直柔大会(2024)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光储直柔专业委员会主办,依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于2024年5月26日-28日同期在北京举办的“2024国际碳城市乡村与碳建筑大会暨技术设备博览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