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违法排放污染物”相关结果462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3-08-15

      “cod去除剂”主要组分为氯酸钠,该物质并不能真正去除水中的cod,只是掩蔽了cod的测定过程,使得cod的测定结果偏低,该污水处理厂使用该物质处理污水,应认定为“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方式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无锡生态环境2023-08-10

      ;(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无锡生态环境公布惠山某机械制造公司逃避监管排放大气污染物案,以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方式逃避监管排放污染物,处罚款人民币20万元整。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07-07

      (2)本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前两年内有同一违法行为的(以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确定),或者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裁量系数a按照以下方式计算:a=50%×首要因子的裁量等级数值(首要因子为裁量等级数值最高的裁量因子

      来源:东莞生态环境2023-07-03

      黄江生态环境分局表示,涉气排污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运行废气处理设施,保证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避免发生污染物违法排放现象。

      来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06-28

      【启示意义】本案是涉嫌利用逃避监管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典型案件,隐蔽性较强。

      来源:中国环境2023-06-14

      此次公开通报曝光的5起典型案例,分别是江西某化工有限公司、抚州市某纸业有限公司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江西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蔡某某、某废弃砖厂内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

      来源:武清生态环境2023-05-23

      近日,天津市武清区生态环境局通报《武清区生态环境局查处武清区某公司涉嫌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案》这一利用“cod去除剂”干扰在线数据监测的典型案例。...详情如下:典型案例武清区生态环境局查处武清区某公司涉嫌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案一、案情介绍2023年3月29日,根据天津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平台筛查线索,天津市武清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会同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

      来源:崇州生态环境2023-04-28

      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04-12

      依据《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暂行办法》第六条规定,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包括4

      来源:河南环境2023-03-29

      非法牟利者利用这些废旧矿坑、矿洞非法进行隐蔽性生产和经营活动,偷排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情况下难以发现。...经调查,该加工点负责人白某某以建设养猪场为名,于2022年5月8日私自在该场地建设小化工加工点,未办理任何审批手续,利用地埋暗管向废弃矿井排放大气污染物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14

      当然,如果当事人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或者排污许可证未明确规定许可排放浓度限值的违法排放行为,仍应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定进行查处。作者单位: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法制科...经调查,废水排放期间该公司在线监测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执法人员以涉嫌“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排放污染物”为由,发起立案调查。

      来源:中国环境2023-03-02

      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违法行为典型案例,分别是浙江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企业自主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案,衢州市查办杭州某科技有限公司在固废鉴别领域涉嫌违规出具危险废物属性虚假证明案,舟山市某污水处理厂篡改监测数据违法排放污染物

      来源:广州市生态环境局2023-02-21

      第七条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备、设施、场所、物品、工具:(一)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2-16

      执法者说:这起案件中,排污企业利用暗管、渗坑等手段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污染物,类似的恶意违法行为还包括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其主观恶意和客观危害都十分严重。...案例五:物业公司私设暗管逃避监管,违法排放水污染物2022年3月,朝阳区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某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发现该单位于2022年3月1日至3月4日期间,私自用水龙带连接塑料管将生活污水收集隔离池内污水排放至园区北侧树林土坑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1-31

      ,是指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渗井、渗坑是指无防渗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渗作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坑、池、塘、井和沟、渠等;…”因此,废水排放到无防渗漏坑塘沟渠内应当认定为通过渗坑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来源:四川省生态环境厅2023-01-17

      案例二:攀枝花市盐边县铭豪鑫矿业有限公司以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大气污染物案2022年3月17日,攀枝花市生态环境局接到群众举报,对盐边县铭豪鑫矿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烘干车间布袋除尘器顶端未封闭且未与排气筒连接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1-31

      ,是指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渗井、渗坑是指无防渗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渗作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坑、池、塘、井和沟、渠等;…”因此,废水排放到无防渗漏坑塘沟渠内应当认定为通过渗坑的方式排放污染物

      湖南省“利剑”行动专项督察环境违法问题典型案例通报

      来源:湖南生态环境2022-12-09

      三、原因分析常德市湘聚阁食品有限公司违法排放水污染物问题,反映出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未落实,经营者生态环境守法意识淡薄,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既未按照环境主管部门批复要求落实污染物的治理,实现达标排放;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2-12-05

      启示意义以逃避监管形式违法排放水污染物的形式多样,需要执法人员准确认定该单位的违法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逃避监管的形式。...启示意义这是典型的私设暗管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案件,生态环境部门应从严打击偷排直排,形成对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零容忍”的严厉态势,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警示其他企业依法依规排放。

      来源:江西环境2022-11-29

      案例2:新余市邹某等人违法排放含重金属废水和违法贮存电镀废液、污泥污染环境案【案情简介】2022年3月30日,新余市渝水生态环境局和吉安市新干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位于两县区交界处某电镀厂开展联合执法。...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三百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的规定,新余市渝水区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4月26日将邹某等排放重金属污染物和违法贮存电镀废液的涉嫌污染环境犯罪行为移送新余市公安局渝水分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