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配用电监测”相关结果164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26

      在发电可靠性管理方面,燃煤(燃气)发电企业应当对参与深度调峰的发电机组开展可靠性评估,加强关键部件监测,确保调峰安全裕度。电力调度机构应当优化调峰控制策略,综合考虑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用户可靠性管理方面,电力用户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开展配用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消除设备隐患,预防电气设备事故,防止对公用电网造成影响。电力用户配用电设备危及系统安全时,应当立即检修或者停用。

      东方电子:2021年度净利润约3.48亿元 同比增加23.12%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4-25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88%;净利润8,640.0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46%;公司全资子公司威思顿专业从事电能智能计量、监测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实现了调度产业近年来在国网分部网、省级系统上的新突破;参与和部分主导了南网新一代云边协同的技术标准制定;广州市虚拟电厂管理平台在国内第一批正式开放注册;弹性调控平台应用建成了基于统一云平台的中低压、配用电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2-04-24

      第六条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做好配用电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维护。...第十八条燃煤(燃气)发电企业应当对参与深度调峰的发电机组开展可靠性评估,加强关键部件监测

      南网科技发布上市后首份年报 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4%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2-04-22

      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配用电 设备、智能监测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业务,占总体销售收入的 81.54%。...智能监测设备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0.08%,主要系电网对线路运行环境监测及故障定位装置 的需求不断扩大,公司凭借监测产品较强的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国家能源局 科学技术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2-04-02

      研制过电压抑制与监测、主动电压支撑、暂态潮流调控、故障电流限制、振荡动态阻尼、低频输电、柔性变电站、新型无功补偿、有源调压、混合滤波等装备,开展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应用的新型电力电子拓扑结构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多电压等级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灵活组网模式研究,掌握源网荷储精准匹配、整流逆变合理布局的新型配电网规划技术,研制多端差动保护、区域故障快速处理等装置及直流配用电装备,突破大规模随机性负荷、间歇性分布式电源和大规模分布式储能接入下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2-01-18

      另外,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和直流配用电、变频节能用电技术快速发展,用电侧的谐波源也更加多样、复杂,分布更广。新能源发电的广泛接入也使谐波治理形势日趋严峻。谐波对交直流保护装置和重要设备构成潜在风险。...为此,应从加强谐波广域监测体系建设、推进谐波溯源研究、构建谐波综合防控治理体系三方面入手,开展谐波的深化研究和治理。●加强谐波广域监测体系建设新能源场站的入网工程等在设计阶段已有配套的谐波抑制措施。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8-23

      第六条 【电力用户职责】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配用电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维护。...第十条【电网企业闭环风险管控】电网企业应当对电力供应及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对运行数据开展监测和分析并评估电力系统满足电力和电量需求的能力,对系统稳定破坏事件、影响系统安全的非计划停运事件和停电事件开展事后评价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8-11

      第六条 【电力用户职责】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配用电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维护。...第十条【电网企业闭环风险管控】电网企业应当对电力供应及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对运行数据开展监测和分析并评估电力系统满足电力和电量需求的能力,对系统稳定破坏事件、影响系统安全的非计划停运事件和停电事件开展事后评价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1-08-10

      【电力用户职责】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配用电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维护。...第六条 【电力用户职责】电力用户是其产权内配用电系统和设备可靠性管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做好配用电系统和设备的配置与运行维护。

      来源:电网头条2021-03-17

      直流楼宇大张庄智慧能源小镇的直流智能楼宇,是国内配用电场景最齐全的直流楼宇。直流楼宇的楼顶铺设了132块光伏板,每天可发电120度。...同时,在工厂电源进线、主要供电母线和重要敏感负荷前端,供电公司安装3套电压暂降监测终端,一并接入高品质分级供电管理软件。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02-26

      目前,江苏电科院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低压直流配用电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已在苏州吴江实现了直流网络拓扑保护技术的示范应用,提升了直流配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全球碳排放趋势洞察”应用场景在国网四川“电碳”监测模型上线详情点击2月18日,“全球碳排放趋势洞察”应用场景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碳”监测模型上线,进一步完善了模型功能。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1-27

      智能化的配用电监测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能实现对用户侧能源系统的监测、维护和优化,降低用能成本,同时针对电网需求或电价信号,能实现需求侧响应和进一步降低用户用能成本。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1-01-15

      该智慧输电线路的物联监控体系建设,可实现在线监控线路故障电流,实时感知导线和耐张线夹温度及周围气象信息,监测地线覆冰荷载并智能评估线路冰害风险等级,可定位辨识异常放电情况,自主精准巡视和红外测温,所有感知设备的运行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1-06

      10多年后的今天,北斗的定位、授时、短报文三大功能已经在电力调度、发电、输变电、配用电、电力建设、应急保障等环节落地。 在电力调度方面,北斗技术的授时功能应用最为广泛。...在配用电方面,除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应用外,北斗技术可以为微型同步相量测量装置授时,其短报文通信功能还可为远程北斗双向通信远程采集(抄表)系统、北斗配网一体化终端提供通信支持。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0-11-17

      该公司预计年底前建成基站3400座,实现全省c类及以上配用电尤其是生产控制类业务需求区域全覆盖。...用上“三朵云” 办公更智慧“上周,地区电网总体运行情况正常,完成220千伏蔡牵线升高改造……”11月2日下午,宿迁供电公司应用国网江苏电力自主创新研发的云会议系统召开安全生产周例会,其间多次共享各专业监测数据系统的实时数据画面

      融入建筑新产业 开发配网新动能 ---中电启明星电力事业部参加中国建筑产业互联网大会

      来源:中电启明星2020-10-30

      展会现场,中电启明星电力事业部演示了“智慧工地配用电监测与分析”场景。...国网信通股份公司中电启明星电力事业部作为智慧工地应用场景的参展方,携“智慧工地配用电监测与分析”系统产品,全程支持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展会工作开展。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0-08-19

      近日,在南方电网公司市场部和深圳市发改委、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深圳供电局作为全网试点,正式上线转供电价监测预警系统小程序(简称“转供电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对转供电主体是否存在不合理加价行为实现全覆盖高效监管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20-08-12

      因此,智能电网通俗而言就是利用5g等技术,实现对电网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各个环节的预测和监测,不再需要大量人工现场巡检。...由此,而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海量连接的三大原生特性,结合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创新技术,其中面向点多面广、全程全域全覆盖的配用电,为电网应用提供更快、更细、更准的差异化和确定性网络能力,实现了基于

      让繁杂的用电系统井然有序——聚焦临浦综合农贸市场用电改造工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7-08

      农贸市场的整个用电系统充斥着配用电设备选型不合理,区域配用电环境复杂、人员安全用电意识匮乏、应急保护措施不完善、用电监测不全面等的弊端,线路频繁跳闸致使设备劳损程度大,寿命普遍缩短的现象严重,另外相间不平衡...改造,迫在眉睫纵观我国现代的用电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被冠以智能化的标签,但凡用电的设备我们都希望它有一个类人的大脑,能自主进行“思考”,可反过来看八年前临浦综合农贸市场的配电方案,监测程度差

      深度文章 | 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业务延展与思考

      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2020-06-23

      首先,配用电数据采集频度和广度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更多形式的综合能源服务延伸。 其次,综合能源服务中提出的很多较新颖、前卫的服务形式由于网络传输速度、数据壁垒等现实问题应用受限。...基于物 联网概念下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可以有效获取终端设备量测数据,无论是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局监测与把控,还是对用户用电行为的刻画与学习,都将提供巨大的帮助,在数据获取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下的先进技术,可进一步打破能源服务的技术壁垒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