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N型硅”相关结果82
      晶硅电池表面钝化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电子世界2019-02-26

      优良的钝化和光学性质使sinx薄膜成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中最常用的钝化减反膜,但是由于sinx薄膜带有固定的正电荷,仅对n表面具有良好的钝化效果,应用于高掺杂的p+表面时,没有表现出有效的钝化。

      来源:LIST2018-11-16

      另外,掺ga的p与掺磷的n则可以根本上杜绝了“b-o”衰减,也可以解决单晶perc技术的光衰风险。...unsw发现pcz单晶硅、fz单晶硅以及n在暗退火后也会发生衰减(考虑到暗退火条件并不见于户外应用,没有必要因此担心单晶perc技术的产业应用)。

      来源:太阳能杂志2018-08-02

      图1为基于磷掺杂的n制备成p+nn+结构的双面太阳电池,其采用硼扩散掺杂制备发射极,磷扩散掺杂制备n+背场。...图3为异质结(hit或hjt)太阳电池结构,其中间衬底为n晶体,经过清洗制绒的nc-si正面依次沉积厚度为5~10nm的本征非晶硅薄膜(i-a-si:h)、p非晶硅薄膜(p-a-si:h),从而形成

      来源:PV兔子2018-02-27

      isfh的rolf brendel教授表示,我们的研究表明n,硼扩散和非晶硅都不是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必要因素,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还有其他的技术路径。...isfh称这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p太阳能电池,也是欧洲目前效率最高的电池。该电池采用交错背接触结构(ibc),正负电极均采用多晶硅氧化层(polo)技术实现钝化接触。

      分布式光伏的创新设计与应用—光伏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登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7-12-06

      n电池容易制备双面电池,并且具有高的双面效率比,低衰减和温度系数等特性,n电池的产业规模在不断扩大。...首先看双面电池的结构,双面电池也是今年特别热的电池,除了英利之外,很多都在发展双面电池,英利的这种电池结构大家看这是n的电池结构,n的就是用n做衬底。

      来源:摩尔光伏2017-11-23

      天合光能、隆基乐叶、晶澳太阳能在pperc双面发电争奇斗艳的时候,英利、中来、林洋等公司则把重点仍放在n双面pert电池上,他们为此开疆拓土,而中科院微系统所、晋能、福建金石则在nhjt/djd

      太阳能电池片科普系列——刻蚀篇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7-11-22

      一、刻蚀的原理工艺流程:上片蚀刻槽(h2so4 hno3 hf)水洗碱槽(koh)水洗hf槽水洗下片刻蚀槽hno3和hf的混合液体会对扩散后硅片的下表面及边缘进行腐蚀,以去除边缘的n,打破硅片表面短路通路

      来源:摩尔光伏2017-10-23

      常规p电池由于使用硼掺杂的衬底,长时间光照后易形成硼氧键,在基体中捕获电子形成复合中心,导致3~4%的功率衰减;而npert电池使用n衬底,磷掺杂的基体使得电池几乎无光致衰减。

      来源:能见2017-10-19

      ,也是成为了继美国(英文)和日本三羊之后第三个能够成功量产n电池的厂商,也是填补了我国不能产业化生产n形的空白。

      来源:能见2017-10-17

      另外所谓n-pert电池,也是n,将来从事实上目前的看,基本成为发展的贵校,当然25的效率也有p的,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要上25的效率,n相对是一个方向。

      来源:中时电子报2017-09-05

      主要n晶太阳能电池主要包括,hjt、ibc和n-pert/n-perl电池三大类。...目前全球多数晶太阳能电池都采用传统p标准制程,但p电池在转换效率达到22%后,即面临资本及技术投入边际效益率递减效应,转换效率难再有效增加。

      来源:新华网2017-07-28

      衰减问题已经解决;多晶perc衰减与温度有关,原因不明朗,有一些抑制途径,大规模应用仍有挑战;perc对硅片品质提出更高要求,perc电池产业化效率领先水平达到21.5%,在朝着22%提高,会产生向上向下的挑战:n

      来源:南墅石墨2017-06-12

      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是结形成技术,n电池是一个方向,但是需要硼扩散形成发射极,扩散温度高。刚才48所介绍了减压扩散是比较好的方向,它的装片量和扩散均匀性都比较好。

      双面太阳能电池背面真的能发电吗?

      来源:泰州中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17-03-20

      如图1(a)所示,n-pert双面电池的结构为:金属电极、前表面减反膜、硼掺杂发射极、n、磷掺杂背场(bsf)、背面减反射膜和背面电极。

      来源:中国象山港网站2017-02-17

      为提高电站效能,该公司加强科技创新,与多家科研机构共同投资3000万元成功研发n太阳能双面电池。据悉,该电池与常规p硅多晶(单晶)单面电池相比,可以实现零衰减、终身保用。

      来源:计鹏新能源2016-09-22

      另外在领跑者项目申报评分办法中也明确指出,鼓励使用perc、n等先进技术的组件。由此可见高效组件尤其是目前绝对价格并不贵的单晶硅组件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来源:王火火2015-11-27

      3年内单晶硅片与多晶硅片非成本一致在上午的大会主题论坛中,详细讲解隆基股份大容量快速拉晶和金刚线切片工艺、乐叶光伏perc单晶电池产业化进程及未来2-3年结合mwt、n工艺进一步提升组件功率的技术实现路径

      来源:pv-magazine2015-05-06

      solarworld最新宣称将部署五栅组件生产,表示这一应用可使n晶片上perc电池达到21.51%的电池效率。公司将在其俄勒冈州的制造基地进行生产,但并未透露具体产量。

      来源:PV-Tech2014-11-24

      领先的光伏设备供应商solaytec日前获得美国光伏制造商mission solar energy对于其inpassion ald设备的一份订单,该设备将用于n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

      来源:energytrend2014-10-24

      因为在屋顶有限的面积下,客户转为重视高实际发电度数,激励高效晶硅电池需求,群集式的屋顶发电系统将逐渐超过大型地面发电站,2017年将是n芯片产量超越传统p芯片的转折点发生。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