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临界安全”相关结果394

      来源:原子能机构网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05-07

      2008年底,堆本体安装完成,这标志着核岛安装完成并转入调试阶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实验快堆朝着激动人心的2009年9月达临界、2010年6月并网发电的目标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根据设计要求,对钠工艺管道焊接工艺的要求是在asme规范的基础上,增添了rccm规范要求及俄罗斯功力装置建造的要求,可以说,很多设计要求是在各个规范之中的最高要求,这给现场焊接带来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

      来源:机电商报网2009-05-04

      主阀仍然没有实现国产化,完全依赖进口;在核电站控制系统方面,我国有能力生产,但是没有业绩,因为这与整个核电站安全运行息息相关,业主不敢轻易尝试新产品;还有一些特殊材料我们仍然无法自给。

      来源:新华网  2008-12-12

      同目前中国已有的研究堆不同,中国先进研究堆采用了许多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安全性能、技术指标达到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可以充分利用反应堆产生的强中子源开展科研工作。...赵志祥还介绍,原子能院即将建成的中国先进研究堆已经完成了全部子项的土建施工,开始了各系统的调试工作,即将达到临界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2008-11-28

      从市场而言,大多数新建的大容量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基本还是采用国外的dcs系统平台;新建的核电站dcs系统还是基本进口或者在外方全面负责的情况下中方参与分包供货;国产dcs在有些功能上还有待完善。

      来源: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2008-11-21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能源安全,努力掌握电力工业发展的关键性前沿技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现实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要支撑。...对此,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围绕 “特、高、、新、信”科技发展方向,在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百万千瓦级大容量火电、核电机组、igcc发电、大型空冷机组国产化、脱硫脱硝、超大型冷却塔、烟塔合一、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领域的设计技术取得突破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8-04

      作为有着“服务器专家”美誉的航天联志,抓住突破高端市场的关键,将四路四与虚拟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推出旗下精品8481r四路四服务器,实现了高安全性与低成本性的系统整合。

      来源: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2008-06-19

      8.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工作得到加强。《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使专业人才教育培养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更加突出。...中国实验快堆工程进入全面安装阶段,计划2009年6月实现首次临界,2010年6月实现并网发电。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8-03-13

      去年,国务院就第三方责任问题发出函件,并出台《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此外,《能源法》、《原子能法》等也在加紧制订与完善,这必将为核电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核电必将对超临界、超超临界的火电机组形成竞争优势。”原因在于核电站的寿命优势。他说,“我国目前新设计的核电机组寿期在60年,反观火电站只有25年。核电还贷期结束之后,运营成本会更低。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1-16

      ——12月18日,五凌电力东坪水电站通过安全性评价,正式进入商业化运营。中电投集团水电装机容量达到963万千瓦,居五大集团之首。   ...2007年10月,田集电厂一期工程第二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一期工程建成运营。

      2006-04-30

      1999年9月,jco公司设在茨城县东海村的核燃料加工厂由于工作人员不遵守最起码的安全操作规程,用金属容器运送核燃料,使物质在沉淀槽里积蓄过量,引发了核分裂链式反应的“临界事故”,导致两名现场作业人员先后死亡

      2005-08-04

      电源结构调整水、、气电比重加大   为改变现有的电源结构,减少煤电在我国电源结构中的比重,国家将奉行大力发展水电、积极推进核电和适当发展天然气发电的政策。   ...另外国家还将积极开发大型煤电基地并初步形成规模,适当建设负荷中心电厂,以提高受端电网安全稳定性和接受西电东送能力;大力推广空冷机组等节水型机组建设,以适应陕西、山西、内蒙古西部等缺水而煤炭储量丰富地区的煤电基地建设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1-05

      我国已建成的高温气冷堆试验核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快堆试验核电站以及对一体化蒸汽系统和闭式核燃料循环系统已进行的大量研究开发工作有力地推动着我国迈向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的进程。  ...超超临界机组的发电效率比目前主要采用的亚临界机组高出10%,比超临界机组高出6%~8%,可将单位千瓦煤耗降至275克。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0-30

      我国已建成的高温气冷堆试验核电站和正在建设的快堆试验核电站以及对一体化蒸汽系统和闭式核燃料循环系统已进行的大量研究开发工作有力地推动着我国迈向第四代核能利用系统的进程。   ...超超临界机组的发电效率比目前主要采用的亚临界机组高出10%,比超临界机组高出6%~8%,可将单位千瓦煤耗降至275克。   

      来源:中广核集团2007-04-04

      1号机组创造了商运后连续两个燃料循环无非计划停机停堆安全运行592天的世界纪录,2号机组创造了自首次临界及商运起无非计划停堆安全运行935天的世界核电新机组最好纪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