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财政承受能力”相关结果528

      来源:中财网2016-08-03

      我们判断目前ppp 项目大概率不会爆发系统性政府违约风险根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每年全部ppp 项目需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不超10%。...我们测算,地方财政所能承受的ppp 项目约在20 万亿以上。

      来源:PPP知乎2016-08-01

      在政府付费ppp模式下,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是对政府支付能力的一种论证和判断,但并不表明政府有按时、足额支付之意愿。...因此,即使ppp项目通过了财政部门要求的财政承受能力论证,不表明该项目就不存在政府支付风险,仍然需要设置政府支付的保障性措施。在现实中,具备财政支付能力的政府怠于履行政府支付义务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2016-08-01

      ppp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必须在事前组织科学的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广泛征求各方建议,杜绝拍脑袋决策。明确项目主体责任。...预算支出以预算收入为前提,谁能保证25年间财政收入增长一定会高于gdp?再加上地方政府债务,财政风险较难避免。社会资本的风险性。

      来源:水工业市场杂志微信2016-08-01

      2015年4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将ppp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规范不顾实际财力、盲目上ppp项目的地方政府。...财政部拟约束地方政府ppp履约7月26日获悉,财政部《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于今年7月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政府不履约将被扣款。

      来源:中国水网2016-07-29

      不允许地方政府变相融资的事情,他们做得都比较谨慎,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各种程序都会走,都不会规避。...由于规则本身的不周延、历史数据的缺乏、对新规则的陌生,使得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就是走形式,参加评审的专家干的也是厨子修桥的活,大多不及评标专家的专业度(绝对没有贬低厨子和评标专家的意思)。

      来源:科技传媒网2016-07-27

      最受关注的政策文件仍然是2015年4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将ppp模式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规范不顾实际财力、盲目上ppp 项目的地方政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6

      这些项目都通过了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编制了完善的实施方案,设计了以项目合同为核心、以融资合同等各类合同为补充,相对完备的合同体系与制衡机制,各主体间权责利对等一致,形成了一批科学合理、全面规范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7-26

      围绕ppp项目,相关政策陆续推出,使地方政府财政承受能力评价和项目识别评估得到完善。而随着ppp项目支出被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地方政府的履约行为也逐渐受到约束。...最受关注的政策文件仍然是2015年4月财政部印发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将ppp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规范不顾实际财力、盲目上ppp项目的地方政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25

      试点项目所在地财政部门重点在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实施方案制订(包括收益分配、风险分担、定价调价机制、退出机制、绩效监督等)、招选合作伙伴等环节参与ppp项目管理,加强对项目中政府资本金、

      来源:华夏时报2016-07-23

      一个ppp项目,需要经过项目识别(项目发起、项目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准备(财务模型构建、风险分配方案优化、项目交易结构、回报机制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撰写)、项目采购阶段(市场测试、

      来源:元亨祥经济研究院2016-07-22

      但是喜悦之后,冷静下来想想其实这个数据其实很虚,我国ppp的发展情况并没有那么乐观:一方面,这10万亿中的大部分项目(约为七成)还处于识别阶段,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能作为ppp备选项目

      来源:中国PPP专委会2016-07-22

      ppp带来的项目投资机制,鲜明的新特征是阳光化,每个ppp项目从一开始都要经过相关方面的识别、过滤、筛选,锁定一部分可能项目以后,政府、企业和专业机构要在一起做这些项目可行性研究基础之上的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

      来源:广发环保2016-07-20

      将ppp项目分行业细分梳理,发布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模板、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模板,引进财政金融领域投行化的专业投行,并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引入市场化机制。(2)采用社会资本资格预审的方式。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2016-07-20

      其在我国的引入、推广和应用具有非常重大的实际意义--促进了财政体制改革,推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公开化、透明化,促进了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同时也将对政府财政资金承受能力的论证提上议事日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9

      行业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对拟实施ppp的项目进行必要性、可行性、经济性、合规性评估论证,特别要重视做好ppp项目的物有所值评估论证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省财政厅要组织开展ppp政策及实务操作培训,进一步提高各地从业人员的政策把握和实务操作能力;协助有需求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和单位开展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

      来源:PPP知乎2016-07-19

      这意味着,初步实施方案制作及论证成为必经程序,明确初步实施方案作为物有所值评价的依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则以初步实施方案和物有所值评价报告作为依据,至此终于厘清初步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逻辑关系

      来源:元亨祥经济研究院2016-07-19

      也严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进行变相融资,规避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和物有所值评价。关于土地,《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政府方可以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作为出资或入股等有偿使用方式参与ppp项目。

      来源:P3带路群2016-07-15

      其一、按现行的项目审批体系,ppp项目可研(即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等两个论证)走财政系统,工可研走发改系统,归口是不一样的。...其二、按照财政部的话语体系,ppp项目可研更多考虑项目资金和实施主体来源不同的情况下的比较分析,以及地方财政对单个及整体ppp项目的承受能力,而工可研则更偏重项目本身的可行性,偏重工程。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6-07-13

      注重综合考虑服务价格、建造成本、运营费用、财政中长期承受能力等因素,从补建设向补运营逐步转变,建立动态补贴机制,合理确定财政补贴。...三、锐意改革力保模式最优引入财政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借助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外脑,运用规范化操作流程,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修改,达到方案最优。

      来源:道PPP2016-07-12

      处于识别阶段的项目没有纳入落地率计算,主要考虑在这个阶段的项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能作为ppp备选项目。...处于识别阶段的项目没有纳入落地率计算,主要考虑在这个阶段的项目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