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工程院”相关结果8033

      来源:中广核2018-01-15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人怀、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刘启风以及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广东省环保厅及各知名高校院所等单位的23位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评审。...清远项目是中广核自主研发的等离子技术成功推广到民用环保的首个示范工程项目,此次示范装置的竣工验收是等离子体危废处理技术工程应用的第一次正式对外亮相。.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8-01-15

      中国工程院陈立泉院士也曾公开表示,发展固态锂电池刻不容缓!固态电池欲扛革命大旗?...湖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新能源材料与研究所所长梅涛接受新材料在线采访时也表示,即便是液态电池都比较难实现快充,固态电池目前来说还没办法做到。

      2050年传统储能方式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氢能具有独特优势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8-01-11

      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表示,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性压力倒逼能源结构转型,从而实现两个转变:能源利用方式要从化石能源消耗型向绿色能源再生型转变;碳氢燃料的利用方式要从高碳燃料向低碳燃料转变,这一转变方式本质是燃料的加氢减碳过程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18-01-10

      2018年即将开启第二阶段的新征程,为此本刊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治霾是脱胎换骨的过程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五年攻坚喜与忧《能源评论》:2017年年初,时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曾公开表示完成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目标压力很大,一年后的今天,您怎么评价这五年的成果?

      来源:青海新闻网2018-01-09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家广在当天的运营仪式上表示,该平台的正式启动,是在能源领域坚决贯彻国家提出的推动互联网战略、大数据战略和数据信息战略的具体行动。

      来源:时代周报2018-01-09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锋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道: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需要有高比能电池。在追求高比能的时候,由于热度会引起汽车燃烧爆炸,这又是一个如何提高电池的安全性的问题。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2018-01-09

      2017年11月过后,62岁的他又多了一个新标签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此次中国工程院新增的18名外籍院士中,工作单位以泰拉能源入选的比尔盖茨是唯一一位非高等院校工作人员。...早在1996年,比尔盖茨就已经当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其在现代个人计算机领域的斐然成就毋庸置疑。而此次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对他专注能源事业发展十余年努力的肯定,及在能源方面深度探索的期冀。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8-01-08

      这次在杭州举办ret第二届的峰会,组委会有幸邀请到的嘉宾: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国家一级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印遇龙;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生物质能联盟 常务副理事长程序;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生物质转化利用装备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陈永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中国能源科技产业学会副会长吴幼青;山东大学,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副会长董玉平;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总工杨新海;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秘书长周建斌

      来源:VOCs前沿2018-01-08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附文: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都是谁?...首个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示范工程嘉兴嘉华电厂站在实验平台上,高翔兴奋地说,解决燃煤机组的污染只是第一步,多污染物高效脱除的技术未来有着更大的前景。

      一张图看懂|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清单

      来源:知社学术圈2018-01-08

      获奖清单如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为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泽山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

      浙大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破解燃煤污染之困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2018-01-08

      1990年,高翔在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的指导下进入煤炭清洁利用研究领域。...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说。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这也为团队指明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01-0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衣宝廉展示的《国家燃料电池发展路线图》则显示,2020年、2025年和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的规模将分别达到5000辆、5万辆以及100万辆。...大会首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此言一经抛出,便引起现场强烈反响。

      来源:能源评论2018-01-06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新时代《能源评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您认为,能源电力行业,如何在能源革命进程中落实这一号召?余贻鑫:建设美丽中国、推进能源革命,需要高比例可再生风能和太阳能发电

      来源:中国能源网2018-01-05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2017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上说。

      年终盘点:2017年水处理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人物

      来源:慧聪水工业网2018-01-05

      3.中国经验可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解决水问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中国在解决自身水问题的同时积累了经验,可以和一带一路国家共同开辟解决水问题的共同探索。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1-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表示,虚拟同步机技术正是让新能源担起责任的方法。...2016年,国家电网公司开展电网前瞻技术研究,依托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启动新能源虚拟同步机示范工程建设。

      固态锂电池:一场全产业链硬仗正在打响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1-04

      虽然在2020年之前,大规模量产依然是不现实的事情,但就像中国工程院陈立泉院士所说,如果能量密度进一步提高,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考虑固态锂电池。他表...只不过在早期,固态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工程化制造方面一直无法满足应用要求。近年来,固体电解质材料,特别是硫化物电解质材料取得了重大突破,固态锂电池技术渐渐开始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

      来源:神华之声2018-01-04

      经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潘云鹤,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青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等16名院士专家鉴定,大渡河智慧企业建设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瞭望丨超常规治理收获“北京蓝”

      来源:《瞭望》2018-01-0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说,中国的大气污染是在工业化发展与机动车剧增同步的情况下,污染叠加并相互作用所致,属于复合型污染,不同于上世纪伦敦...北京市环保局局长方力说,国务大气十条的施行,打通了地域行政藩篱,建构了北京市与周边七省区市区域协作的治理思路。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8-01-03

      (发表于《对煤电产能过剩问题的认识》)倪维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以煤为主是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不可变化的事实,其他替代能源只能是辅助能源,而不能成为主力。...(发表于2017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十届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交流年会)林伯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长中国弃风弃光现象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能源禀赋的不平衡,西部新能源发电集中但风电光伏消纳能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