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青海共和项目”相关结果43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9-15

      8月10日,总计280兆瓦的13个特许权光伏电站项目于北京开标,随后于8月16日出炉的商务标价格中,所有报价中四成均低于1元/度,其中在青海共和项目中,投出了0.7288元/度的全场最低价。   

      来源:时代周报2010-09-09

      曝光的报价表显示,所有项目的最低价均跌破1元/千瓦时,最高不过0.9907元/千瓦时,最低0.7288元/千瓦时,由同属中电投集团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和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分别竞标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和新疆和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09-08

      其中,中电投集团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以0.7288元/千瓦时的价格,成为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的最终中标者,该价格也成为此轮光伏特许权招标中的最低价格。...此次价格与2009年敦煌10兆瓦的项目一样,象征性意义更大,价格还不足以完全真实地反映未来两年的发展情况。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0-09-07

      这意味着,在“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中报出的0.7288元/千瓦时最低价,很可能以最终中标价的身份让光伏上网电价迈进“毛票时代”。   ...如今太阳能电池组件价格已经上升到约12美元,按照这一成本,在0.7288元/千瓦时的电价之下,项目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盈利。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0-09-05

      超低价再现猫腻   光照条件最好的“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的竞标最低价:0.7288元,这是13个竞标项目里的最低价,当听到这个价格时,我们很吃惊,但与去年的敦煌项目相比,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0-09-03

      据悉,本轮招标共有13个项目,其中30兆瓦的项目2个,分别位于宁夏青铜峡和青海共和;此外11个项目均为20兆瓦,分别位于陕西榆林靖边、甘肃白银、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哈密、新疆吐鲁番等地。

      来源:互联网2010-09-02

      根据上述原则,在全部13个项目投标中,中电投集团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以0.7288元/千瓦时的价格,将成为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的最终中标者,是此轮光伏特许权招标中的最低价格;同属中电投旗下的新疆能源有限公司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0-09-02

      根据上述原则,在全部13个项目投标中,中电投集团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以0.7288元/千瓦时的价格,将成为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的最终中标者,是此轮光伏特许权招标中的最低价格;同属中电投旗下的新疆能源有限公司

      来源:上海商报2010-09-01

      据悉,本轮招标共有13个项目,其中30兆瓦的项目2个,分别位于宁夏青铜峡和青海共和;此外11个项目均为20兆瓦,分别位于陕西榆林靖边、甘肃白银、内蒙古阿拉善、新疆哈密、新疆吐鲁番等地。

      来源:索比太阳能2010-08-31

      9、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2999元10、中环光伏系统有限公司联合体 1.14 元 11华能新能源产业控股有限公司 1.0839元 二、青海共和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0-08-31

      其中,中电投集团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以0.7288元/千瓦时的价格,成为青海共和30兆瓦项目的最终中标者,该价格也成为此轮光伏特许权招标中的最低价格。...招标的13个项目特许经营期为25年,按照区域分别为:内蒙古60兆瓦、新疆60兆瓦、甘肃60兆瓦、青海50兆瓦、宁夏30兆瓦和陕西20兆瓦。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0-08-27

      在13个竞标项目中光照条件最好的"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其最低价爆出0.7288元/千瓦时,举牌者作为中电投控股公司的身份令市场再度哗然。

      来源:解放网-新闻晚报2010-08-26

      在13个竞标项目中光照条件最好的“青海共和30兆瓦并网项目”,其最低价爆出0.7288元/千瓦时,举牌者作为中电投控股公司的身份令市场再度哗然。

      来源:中设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2010-06-30

      招标编号:0713-104000610015 (2) 青海共和30mwp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 招标编号:0713-104000610016 (3) 青海河南20mwp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项目

      来源:电网新闻网2008-10-16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毛翠香)...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环湖周围、黄河源头和长江源头区。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柴达木、共和沙漠进行了考察,我省开始了有计划、有步骤的防沙治沙工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