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结果约11000+
      未来居民住宅由污水处理厂供暖 西欧水热利用计划与实践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1-06-04

      废弃矿井积水中热能用于住宅供暖这是英国承诺的“采暖革命“的一部分,终结天然气燃烧方式供暖以应对气候变化。至今,争论的焦点是家庭利用空气源热泵供热和氢气供热的选择。...但政府气候变化咨询委员会chris stark向bbc新闻表示:“讨论区域集中供热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人口密集的城市来说很具吸引力。”

      来源:内蒙古发改委2021-06-04

      现就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征集范围向全国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碳减排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公开征集专家,从事应对气候变化、经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社会等领域低碳负碳技术和政策研究专家均可报名

      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碳排面临挑战 需加速碳中和转型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1-06-04

      当下,气候变化的影响正对全人类生存发展带来重大挑战,各国纷纷加速向碳中和转型,其中数字化技术在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叶睿琪表示:“依赖化石能源发电的数字基础设施正面临严峻的碳排放挑战,在中国力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需加速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为数字经济迈向碳中和提供更提供扎实的基础

      来源:人民政协网2021-06-04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决议》,其中指出,“要紧紧抓住当今世界开始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加快发展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和低碳产业...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以“一场硬仗达峰中和 一次大考治国理政”为主题分享了他的看法——从中央提出“3060”以后,全国上上下下都行动了起来

      来源:北大国发院2021-06-04

      所以,为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更有约束力,也更有意义。...对中国来说,现在减少煤炭消费与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目标一致,大家对环境污染买单的积极性也在加大,从环境治理的角度去执行相对容易。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1-06-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

      来源:科技部2021-06-03

      未来10年是全球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10年。创新合作仍然是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第二阶段的主题词。

      大咖云集 专家论道 明阳智能碳中和发布会成功举办

      来源:明阳智能2021-06-03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风险不是线性增加,而是呈指数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已经刻不容缓。...张强: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在《“双碳”目标下的应对气候变化思考》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人类活动可能已经引起了比工业化前大约1.0℃的全球增温,气候变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未来长期和持续的风险愈加显著

      来源:工信头条2021-06-03

      2021年5月刊总第34期 碳中和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与抵消的温室气体相平衡时的“零排放”,是《巴黎协定》确保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2℃(进而控制在1.5℃)的一种共识,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

      来源:新华社2021-06-02

      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寻求全球气候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携手国际社会共同保护好地球家园。要积极宣传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成效,善于用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21-06-02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进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增量消费加速,促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放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5月31日,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在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ccetp)、绿色发展创新中心(igdp)共同主办的“‘十四五’能源规划的若干建议”研讨会上表示

      贺克斌院士: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碳中和中长期战略

      来源:碳达峰与碳中和服务工作组2021-06-02

      生态环境部在今年1月份发布了一个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平时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就有很重的任务,有的地方领导人说这个还没干完,怎么又来一个?...清华气候院归纳了一下,到2020年底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提出了这个承诺,如果按照次国家主体自下而上的加入碳中和行动中来,全球气候雄心网站上,截止到今年4月16号,已经有191个国家243个地区,1174个投资者

      直击SNEC | 刘汉元:中国双碳目标有可能提前5到10年实现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02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宣布中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彰显了中国重信守诺、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目前,全球190多个国家再次形成高度共识,共同推进人类能源转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2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此次有关电力系统未来命运的探讨,涉及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以及电力市场体制机制等各环节。

      来源:济邦咨询2021-06-02

      1、北京 “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北京示范。 2021年重点任务:坚定不移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6、贵州 “十四五”发展目标与任务: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制定贵州省 2030年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能源、工业、建筑、 交通等领域低碳化。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6-02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生态环境部的关心指导下,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

      【重磅】2021中国生态环境产业高峰论坛即将盛大开幕

      来源:全联环境商会2021-06-02

      随着气候变化相关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势必形成更加严格的、约束性的行业减排目标,而企业,尤其是处于高排放行业价值链中的企业,必将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行为体,承担节能减排的重任。...当前我国距离实现碳达峰目标已不足10年,时间紧、困难多、任务重,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1-06-02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原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中心副主任邹骥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指出,此次有关电力系统未来命运的探讨,涉及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以及电力市场体制机制等各环节。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02

      (牵头领导:张海平;责任单位:土壤生态环境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全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20年下降比例完成省定目标。

      来源:环球网2021-06-02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们参与全球气候行动的决心。...近十年来,国际社会在气候中性、碳中和方面开展了很多实际行动,早日实现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成为大国在气候行动中博弈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