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氢气”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人民网2025-01-23

      由德国、荷兰等国合作开发的北海绿氢项目将通过北海海上风电设施产生的电力,以电解水技术生产出氢气,供给工业和交通等领域。该项目连接德国、荷兰、丹麦、比利时和英国等多个欧洲国家。...荷兰在推动出台氢能发展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多个氢能示范项目正在进行,涵盖氢气生产、储存和应用等各个环节。丹麦计划建设一个人造制氢岛,连接10吉瓦的海上风电设施,用于绿氢生产。

      来源:崇明区人民政府2025-01-22

      推进长兴岛电厂更新改造,完成现有机组“煤改气”清洁能源升级替代工作,开展天然气掺混氢气等低碳技术在燃气发电和供热中的试点,实施ccus二期改造扩容,建成适配燃机的碳捕集装置。...推进长兴岛电厂更新改造,完成现有机组“煤改气”清洁能源升级替代工作,开展天然气掺混氢气等低碳技术在燃气发电和供热中的试点,实施ccus二期改造扩容,建成适配燃机的碳捕集装置。

      工信部发布焦炉煤气制取<mark>氢气</mark>技术规范制定计划!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2025-01-22

      1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第六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其中包含焦炉煤气制取氢气技术规范,该规范起草单位为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山西晋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22

      中碳航投科尔沁右翼前旗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制氢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准予备案,项目单位为中碳航投新能源(兴安盟)有限公司,总投资60000万元,建设内容:制氢规模11万标方/小时,年产氢气

      这场氢能大会,火热报名中!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21

      储氢技术前沿探索与未来发展前景2.氢能运输安全解决方案与实践3.绿氢制储加用一体化项目实践与启示4.综合能源制氢加氢加气一体化站模式创新(四)氢能应用拓展与“双碳”市场机遇1.氢电耦合技术的创新应用与项目实践2.油氢气电综合能源站的建设与发展趋势

      江苏盐城市大丰港光氢储综合能源制氢站设计服务招标!

      来源: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2025-01-21

      1月20日,江苏盐城市大丰港光氢储综合能源制氢站设计服务招标,项目资金49万元,建设规模: 新建一座制氢站,产量为氢气400nm3/h,氧气200nm3/h(站内配置储能装置包括储能舱、pcs舱等)。

      来源: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2025-01-21

      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设备隔离房及辅房等公用工程22项,建成年产5万只氢气瓶生产线。

      来源:中国中车2025-01-21

      低能耗:部件选型与匹配优化,额定工况每标方氢气直流电耗≤4.2千瓦时。长寿命:优选长寿命质子交换膜,保证膜电极耐久性与电解槽寿命。高安全:采用增强密封设计与消氢催化层,降低氢气泄露与窜漏风险。

      来源:内蒙古电力集团锡林郭勒供电公司2025-01-20

      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是一种利用风能和太阳能(风光)发电,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的新能源项目。大唐多伦15万千瓦风光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以“绿氢”代替“灰氢”的方式,助力煤化工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新华社2025-01-20

      对于选择镇海的原因,李洪卫给出了答案,镇海作为国家重点石化产业基地,其中镇海炼化总产氢规模65.3万标立/时,二期投产后预计总产氢规模101万标立/时,内部平衡后有2.5-6万标立/时高纯氢可外送,这些源源不断的氢气为产业链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20

      吴孟强介绍,四川省氢能产业链基本打通,超百家上下游企业涵盖氢气制储运注、燃料电池系统和整车厂等全产业链条。

      来源:国华投资 氢能公司2025-01-20

      从强化氢能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发展、引导绿色氢能示范应用、探索氢基动力车船及航空器应用、建立交通用氢气品质检测体系和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六个方向推进由公路交通用氢向重载铁路及船舶用氢的拓展

      来源:国家电投氢能科技2025-01-20

      整车配备8个385升大容量储氢系统,加上大功率的燃料电池系统,可完成更高的氢电转换效率,车端每公斤氢气发电高于17度,高效驱动系统助力实现大于500公里的可靠续航,全面满足物流运输的不同场景。

      来源:新华网2025-01-17

      近年来,我国氢气生产平稳增长,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巨大。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超3500万吨,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支撑工业低碳转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氢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工业领域是清洁低碳氢最大的用武之地。近年来,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迅速,涵盖了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17

      建成后将为国内氢气液化、储运、加注、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示范...输氢管道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可将高纯度氢气从生产地输送至消费地,实现氢能的远距离、大规模输送。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5-01-17

      制氢不仅能实现长时间储能,还能在工业领域应用,然而,针对海上环境还需开发安全可靠的氢气储存和运输技术。...与此同时,海水淡化、电解设备的抗腐蚀性以及氢气的储存和运输问题也需解决,以降低制氢成本并实现大规模应用。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17

      在渝西首座加氢综合站,氢气通过专用管束拖车运达,经过卸氢柱加压后输送到场内高压储氢瓶组储存,再经加氢机加注入氢能源车。“像这样一台4.5吨的轻卡,单次加氢量约10公斤,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

      来源: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25-01-17

      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研发中心将实现“pem电解槽测试诊断”、“5兆瓦碱性电解槽综合测试”等氢能重大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未来将打造成为涵盖电解槽、电解电源、大功率燃料电池、氢气品质检测能力的全国首个绿色氢能关键装备检测实证基地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17

      氢气通过专用管束拖车运达,经过卸氢柱加压后输送到场内高压储氢瓶组储存,再经加氢机加注入氢能源车。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5-01-16

      项目总投资5.5亿元,主要生产高压氢气和液氢,该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其中一期年产液氢3300吨、二期年产液氢9900吨,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约30万吨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