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减碳”相关结果6295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发展(上)

      来源:人大生态金融2021-07-01

      carbon-neutral)概念始于1997年,由来自英国伦敦的未来森林公司(后更名为碳中和公司)首度提出,指家庭或个人以环保为目的,通过购买经过认证的碳信用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公司亦为这些用户提供植树造林等减碳服务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7-01

      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省属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行业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碳工作目标和战略措施,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产业生态化

      碳达峰目标下银行信贷结构变化分析

      来源:绿色金融2021-07-01

      这些行业面临巨大的转型投资需求,需要制定一个清晰的减碳、转型路径,并持续严格地开展环境披露信息才能拓展金融行业对其项目的支持力度,它未必是绿色的,但符合转型要求,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

      来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2021-07-01

      最后,在政策和市场上,都应该为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大力建设应用可再生能源、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推动使用碳中和金融工具等方式大力推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助力

      来源: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2021-07-01

      最后,在政策和市场上,都应该为低碳数据中心的建设保驾护航,可以通过大力建设应用可再生能源、积极采购可再生能源、创新研发节能减碳技术、推动使用碳中和金融工具等方式大力推进,从而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提供助力

      来源:同花顺2021-07-01

      6月29日讯,有投资者向华菱钢铁提问, 请问河钢集团、宝物集团等相继公布自己减碳时间表和技术路线图,请问华菱钢铁准备什么时候降低?公司回答表示,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公司非常重视节能环保和减碳,主要子公司华菱湘钢将于2023年之前实现超低排放,华菱涟钢和华菱衡钢将于2025年前实现超低排放。未来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预计会加大相关技术研发和环保投入力度。

      综合能源服务助力工商业企业双碳目标的路径解析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1-07-01

      有研究表明,我国70%的能源消耗来自工业企业,20.6%能源消费来自现阶段既有的工商业和民用建筑,所以提高工商企业的能效,是我们节能减排的主要矛盾,节能是第一能源、节能是最大的减碳

      聚焦 | 中国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2021-06-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面临着增加供应和减少碳排放的双重挑战,有必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技术可靠性、减碳效果、成本等,探讨能够提供安全、环境友好、社会可承受的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1-06-30

      替代减碳、移储减碳(ccus),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系统智能化,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国家能源集团作为拥有煤炭、电力、新能源、化工、运输等全产业链业务的中央骨干能源企业,认真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高质量保供和高效能减排相协同,瞄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节能减碳

      中国电力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电力科技与环保》2021-06-3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行业面临着增加供应和减少碳排放的双重挑战,有必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结合技术可靠性、减碳效果、成本等,探讨能够提供安全、环境友好、社会可承受的电力行业的发展路径。

      来源:能源行情2021-06-30

      碳市场持续稳定运行将形成长期减碳收益预期,从而有利于各类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激励相关投入。四是推动政府节能减碳管理方式转变。...在一定的碳排放控制目标下,不同减碳责任主体的边际减排成本之间存在差异,允许开展市场交易将可以降低全社会的总体减碳成本。其三,激励新的减碳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

      来源:中外对话2021-06-30

      当地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希望国家在下发地方“十四五”碳强度指标时,对列入国家规划布局或核准批复的重大项目实行碳排放单独核算,对外送煤制气等产品核减碳排放量。...杨富强也认为,将减碳的负担全部压给内蒙古等能源大省并不完全合理,但他向中外对话强调,作为利益相关方,内蒙古既然享受了项目收益,就不能推脱关系,“有收益就需要分摊碳指标,地方要厘清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

      国内首个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发布 究竟牛在哪?

      来源:浙电e家2021-06-30

      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与微电网控制平台,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生产分析,并结合天气和电价等影响因子,实现了厂区温控系统经济运行与春秋季零碳排放运行,2020年全年节约用电182万千瓦时,减碳829.5

      来源:英大网2021-06-30

      方案落地行动的企业,该公司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与微电网控制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生产分析,结合天气和电价等影响因子,实现了厂区温控系统经济运行与春秋季零碳排放运行,2020全年节约用电182万千瓦时,减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30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九个抓手值得关注——一是“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有高度协同性,应将二氧化碳的监测、报告、计算和标准体系纳入大气质量监测,抓实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30

      随着减碳行动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传统的电力网络和能源市场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30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九个抓手值得关注——一是“能源减碳”与“蓝天保卫战”有高度协同性,应将二氧化碳的监测、报告、计算和标准体系纳入大气质量监测,抓实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国内首个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发布 看看究竟牛在哪?

      来源:浙电e家2021-06-30

      通过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系统与微电网控制平台,该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生产分析,并结合天气和电价等影响因子,实现了厂区温控系统经济运行与春秋季零碳排放运行,2020年全年节约用电182万千瓦时,减碳829.5

      碳中和时代:Ai赋能循环经济产业加速资源回收利用

      来源:弓叶科技2021-06-29

      而在能源利用过程的三类碳减途径中,减碳技术涵盖燃料替代、工艺替代与优化、处理效率提升、资源回收等技术,将与固废低碳化紧密融合。...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和净零排放对减碳贡献占比过半。然而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50年净零排放:全球能源行业路线图》显示,在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有50%目前尚未成熟。

      来源:学习时报2021-06-29

      减增量和压存量:减碳的两条路从技术细节上看,减碳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从本质上看,它的原理却相对简单。...那么,数字经济究竟如何助力减碳,帮助“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呢?要明白这点,我们就需要首先了解一下减碳的基本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