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排污许可分类”相关结果496

      来源:石家庄日报2017-02-19

      13、770家企业将实施错峰生产全市水泥、铸造(不含电炉)、化工、医药、农药等行业770家企业,将分类实施错峰生产、停产限产。...10、完成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全面推进排污许可管理。完成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6月底前,完成火电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10月底前,完成钢铁、水泥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04

      以排污许可证为抓手,充分发挥环境标准和排污总量控制引领企业升级改造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通过依法治理、科技支撑等措施,分类推进固定污染源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加强环境统计、排污收费、污染普查等与排污许可制的衔接。对已实施排污许可的企业,将排污许可日常管理中的实际污染物排放量作为排污收费、环境统计、排污权交易的统一数据。

      环保部印发《固定污染源<mark>排污许可</mark>分类管理名录(试行)(征求意见稿)》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21

      现将有关编制情况说明如下:(一)《名录》定位编制出台《名录》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哪些行业的企业排放污染物需要申领并取得排污许可证,同时规定各行业分步实施排污许可管理的时限,规定不同行业企业分类管理的要求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13

      五、环境保护(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等环境保护要求。...(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配有打包设备、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和车辆等,必须配备辐射监测仪器、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设备等。废旧不锈钢及其他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应配备成分检测设备。

      南京市《2017年全市建成区黑臭河道整治攻坚方案》印发(附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05

      对河道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清所有河道淤积情况、内源污染状况,分类开展生态清淤,清除各类垃圾,彻底实施全河段大扫除。...加快完善全市河长制,进一步明确全市河道的管理主体、管理内容、管理标准,强化检查考核,加大日常巡查和监测管护力度,全面实施排水、排污许可,严肃查处各类不规范排水行为和侵害河湖的违法违规行为。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12-14

      延伸阅读:【对话专家】垂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推进排污许可工作?3认识到当前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基层监管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理清辐射安全监测执法队伍垂直管理的改革思路,将《意见》相关要求落地做实,是目前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改革实施方案研究编制的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加强指导、规范推进,确保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改革与其他环保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同步考虑、相对独立、分类改革

      来源:环境工程2016-12-07

      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五个坚持:坚持绿色发展,标本兼治;坚持质量核心,系统施治;坚持空间管控,分类防治;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法治;坚持履职尽责,社会共治。...以全面达标排放计划为抓手大幅削减污染存量,以推进骨干性工程为抓手实施污染减排,以排污许可为抓手落实治污减排责任,以重金属、危险废物、化学品、核与辐射等重点行业为抓手提升风险防控基础能力,系统构建全过程、

      来源:环保人2016-11-21

      一、环评有弱化的趋势1、艰巨的清理整顿环境违法违规项目任务,弱化环评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各地均遗留着大量环境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急需分类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完善环保手续。...2、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淡化环评作为环保系统两项最基本也是最强的行政许可,环评审批重在准入,排污许可重在管理,一直以来我们惯性地重审核,轻管理。

      来源:环保部官网2016-11-18

      按照《意见》精神,区县环境执法队伍随区县环保局一并上收到市级环保部门,市县环境执法机构主要负责污染源执法工作,排污许可等行政许可交市级环保局,并根据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完善,落实以固定源监管问题。...三是通过制定地方立法赋予环境执法机构完整的执法权、结合环境执法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规范设置为行政执法机构等措施,依法赋予环境执法机构实施现场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的条件和手段,独立权威地查处违法行为。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8-05

      二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分类分级管控和严格保护的要求。第二,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本市正在进一步深化环评审批改革,探索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鼓励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环境监测社会化等改革创新工作。随着依法行政的推进,改革要于法有据,这些改革创新需要通过修订《条例》予以法制化。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2016-08-05

      为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条例》明确核发范围要涵盖所有固定污染源单位,并实施动态管理。当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环保部门可依法变更排污许可证上的载明事项。...二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分类分级管控和严格保护的要求。《条例》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明确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部门应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8-04

      为落实排污许可制度,《条例》明确核发范围要涵盖所有固定污染源单位,并实施动态管理。当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要求等发生变化时,环保部门可依法变更排污许可证上的载明事项。...二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分类分级管控和严格保护的要求。《条例》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明确上海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部门应当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7-22

      项目环评重在落实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要求,优化环保措施,强化环境风险防控,做好与排污许可的衔接。...此外,对未列入分类管理名录且环境影响或环境风险较大的新兴产业,由省级环保部门确定其环评分类,报环保部备案;对未列入分类管理名录的其他项目,无需履行环评手续。

      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计算暂行办法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6-07-18

      (3)分类指导原则充分考虑各个行业生产工艺、装备、污染控制技术不同带来的排放特征差异,选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建立覆盖生产全流程的vocs排放量计算体系。...(5)统一口径原则在污染物减排、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和排污收费等工作中,同一项目应采用同一种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7-05

      推行造纸行业排污许可,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分阶段、分类逐步实现固定污染源全覆盖。...要实现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排污许可管理,必须在不断查明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情况的同时,分阶段、分类实施。延伸阅读:你家门口烟囱上榜了吗?来看看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大调查!

      来源:点绿网2016-04-29

      实施土壤污染分类分级防治,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监管。大力推进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还将实行排污许可一站式管理,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并实行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责任离任审计等。实施环境保护重大工程。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6-04-25

      针对土壤污染治理,环保部门将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并建立健全法规标准,重点着力于农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准入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开展未污染土壤的保护、污染源监管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督企体系,就是要综合运用环境司法、排污许可、信息公开、损害赔偿追责等制度措施,全面落实企事业单位的主体责任,将所有固定污染源纳入监管范围,实施行业化、系统性、精细化的全过程管理。十三

      来源:中新网2016-03-11

      她以关注的水污染为例,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进行《清洁水法》立法,并加快水污染防治、海洋环境保护、排污许可等法律法规制修订步伐,研究制定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环境功能区划、节水及循环利用等法律法规。...郑玉红建议,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分类控制农业面源对地下水污染,并有计划地开展地下水污染修复,借鉴国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经验,筛选典型污染场地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16-03-11

      在修订中,进一步明确森林、森林资源的定义及森林法的调整范围,适度放宽林业管制,突出分类经营,生态优先等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调,进一步严格控制林地的征占现象,完善毁损森林的法律责任等。...张德江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张德江谈到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时说,这次修订,从强化政府、企业、社会防治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

      来源:新浪网2016-03-10

      在修订中,进一步明确森林、森林资源的定义及森林法的调整范围,适度放宽林业管制,突出分类经营,生态优先等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调,进一步严格控制林地的征占现象,完善毁损森林的法律责任等。...张德江: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张德江谈到大气污染防治法作出全面修订时说,这次修订,从强化政府、企业、社会防治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标准、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大燃煤、工业、机动车船、扬尘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