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结果5956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08-21

      120多家企业相聚北京,共同交流智能装备、技术发展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韩英铎、余贻鑫、李立浧、郭剑波作了发言。...编者:中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和体制革命的大幕即将拉开,这将是一场无比庞大的能源系统改造工程。我国众多电力设备企业,既要面临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也要把握前所未有的无限商机。

      来源:金融投资报2014-08-21

      另一方面,华西能源自主研发制造的自贡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400吨垃圾焚烧cfb锅炉顺利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受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业内资深专家的认可。...上半年,华西能源中小机组产品市场开拓取得进展,成功签订了多台煤气锅炉、大型燃气轮机余热利用锅炉供货合同;公司承接制造的安德利茨gp大型碱回收锅炉项目成为中国同类型产品首次进入美国本土市场。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08-20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如数家珍。...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表示:盐湖开发还应把国内特色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使西部经济发展与盐湖开发相互促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而且需要政府与科研院所及高校之间更多的合力。

      来源:能源评论2014-08-20

      中国工程院院士余贻鑫认为,与智能电网相关的技术非常之广,它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像10年前兴起的互联网一样,催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产业革命。

      来源:能源评论2014-08-20

      发展智能电网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这中间还涉及许多新的理念。智能电网的特点是电力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以便建立高度自动化的和广泛分布的能量交换。为了实时地交换信息和设备层次上的动态平衡,把分布式计算和通信的优势引入电网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2014-08-19

      燃煤的清洁利用最早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提出的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经过十几年发展,逐渐可以做到近零排放,其核心就是通过对脱硫、脱硝、除尘等单元模块的组装,实现对污染物的高效协同控制,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环保岛

      来源:华夏能源网2014-08-18

      8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成立大会暨核电安全高效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电专家叶奇蓁等业内人士从专业的角度,对中国尽快重启核电进行了呼吁。不发展,老在说安全也不可能。

      来源:法制日报2014-08-18

      8月16日,国内pm2.5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吉明表示,目前,长三角单位污染物排放比全国高几倍。由此看来,未来很美好,现实很艰难,还需要方方面面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绿色是充满活力的色彩,绿色也是充满希望的色彩;绿色不仅是年轻人的本色,绿色也是美丽中国的原色。而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背景下,这届青奥会的空气状况一直受到关注。

      来源:国资委网站2014-08-16

      参与座谈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秦裕琨等专家指出,在国家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的大背景下,相比新建机组的投产,对于现役燃煤机组实施环保改造是一项投资巨大、规模巨大、难度巨大的工程

      来源:新华网2014-08-15

      尽管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极低,但极低不等于零,确保安全是发展核电的前提,中国必须大力加强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主任潘自强对记者说。

      来源:OFweek 锂电网2014-08-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亚洲电动汽车之父陈清泉断言,中德合作已不再是简单的车辆性能问题,而是一条主导未来世界电动汽车产业方向的合作之路。...特斯拉一度对中国充电标准不屑一顾,马斯克豪言要独立于中国电网建超级充电站。

      来源:海外网2014-08-13

      ,承担了65%以上的施工份额,成功取出世界最长碾压混凝土芯样,得到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张超然、潘家铮、马洪琪等人的称赞。...据中国能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葛洲坝集团公司总经理、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聂凯介绍,以兴建万裡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承建世界最大水利水电工程--叁峡工程而享誉中外的葛洲坝集团,在保持水电建设第一品牌的同时,

      来源:上海亨美电气有限公司2014-08-11

      中国工程院院士、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课题组首席专家邬贺铨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不会指定大型企业进入物联网产业进行产业推动,而是将细分领域的具体应用项目进行公示,鼓励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研究机构申请。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8-08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看来,探索培育国内新型持续发展的制造模式和手段,实现高效、低质、低耗绿色智慧制造,将成为今后5年乃至10年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快夯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宽带中国战略,联合财政部、工信部启动了宽带乡村试点工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8-06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三峡工程的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已全面发挥。...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从2003年到2013年,三峡工程运行十年间,累计拦蓄洪水872亿立方米,防洪减灾效益巨大。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08-05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认为,能源结构由目前的化石能源为主,逐步转变为未来以非化石能源为主,是必然的发展方向,也是全球共同的发展趋势,但完成这个转变约需百年时间,今后几十年间

      来源:企业观察网2014-08-04

      虽然,国家核电与中电投的合并重组似乎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但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电专家叶奇蓁接受《企业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却透露:事情没这么简单,目前有人提出了一个更好的核电企业重组整合方案,这个方案酝酿很久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4-08-01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炮兵工程设计研究副总工程师侯立安也就水资源治理从开源节流,源头防治,选用适宜的水处理技术,加强供水管网设计、改造和管理,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制定二次供水设施卫生标准,实现水质常态化监测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4-08-01

      对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守仁、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详情点击中科院院士卢强:开发西南水电不容耽搁近日,中国电力报记者就中国电源发展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盟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卢强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07-31

      水体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长孟伟表示,中国污水排放总量远超过环境容量,仅cod(化学需氧量)就超出环境容量4倍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