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1-06-23
尽管有关碳达峰和碳中和全面的经济和社会政策还没有完成,但是在一些领域,围绕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政策已开始推行,并对经济活动和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的影响。...cf40学术委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在商品市场上,碳排放总量越大,商品价格涨幅也越高。这说明,本轮商品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可能与碳排放控制存在关联。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6-23
以钢铁行业为例,电炉炼钢技术的碳强度远低于高炉生产技术,长流程进步到短流程可大大降低碳排放,以绿氢直接还原铁可实现钢铁生产零碳化。但是需要下功夫,需要时间。6.实施建筑行业减排。...减排后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碳汇+移除技术”即可实现碳中和。目前,我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大约为每年12亿吨二氧化碳,首先是发展森林碳汇,再在不易脱碳的工业环节,发展碳捕集、利用。9.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6-23
“城市级能源管理”功能模块利用能源大数据分析全市产业结构、产值、能源消费和生产、碳排放强度等情况,仿真推演2020年至2060年碳排放情况,服务政府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指导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济南市生态环境局2021-06-22
一、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格局和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来源:全应科技2021-06-22
此外,全应热电云项目的应用,还能够大幅度降低对运行人员经验的依赖,降低运行班组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有效提高热电机组运行安全和企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本项目实施完成之后,每年可为企业带来综合能效的大幅提升,同时节省厂用电、化学药剂、和co2排放量。
来源:发展北京2021-06-22
节能减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达到国家要求。
来源:津云新闻2021-06-22
2020年,全市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预计累计下降超过2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5%目标要求。...天津市紧密围绕碳排放强度下降的约束性指标,落实工作责任,圆满完成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评估,持续推进区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将各区控制温室气体目标纳入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引导各区低碳发展。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6-22
2023年底前,全省重点行业企业全部实施完成一轮清洁生产审核,行业、园区整体审核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清洁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污染物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来源:山西科技厅2021-06-22
第四,稳步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生物化工的耦合,逐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在煤化工用能的占比,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煤化工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与强度。...煤化工全流程涉及的环节众多,对应的碳排放核算也较复杂,且不同碳排放核算机构给出的企业碳排放数据也不尽相同。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2021-06-22
以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为基础, 逐步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全面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城乡建设、农业等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控排。...深度治理加速工业企业超低排放全面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推进燃煤电厂超净排放改造。 强化电力行业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全面超低排放改造。
来源:固废驿站2021-06-22
循环经济有助于提升内循环效率,同时提升外循环中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减少稀缺原材料的对外依赖;(2)从“碳达峰、碳中和”视角来看,大力推广循环经济,通过减少高能耗的 原料加工环节,最终来实现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来源:环境科学技术学报2021-06-22
受降雨和汇水区域等多因素影响,排水管道雨天排放的水质和水量在单场降雨内、不同降雨场次间以及不同区域间极不均匀且差异显著。排水管道雨天非稳态和高强度的污染排放,已成为当前水环境改善面临的“卡脖子”问题。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1-06-22
从整体数据来看,试点碳市场减排成效初显,试点碳市场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了双降。...碳交易建立在碳排放精准核算和监测基础上,有赖于高质量的碳排放基础数据。然而目前,我国碳排放核算和监测的标准还不统一,核算和监测体系总体还比较薄弱。四是能力不足。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6-22
杭锅股份表示,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公司未来将以能源高效利用为基础,向储能、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赛道切换和发展。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1-06-21
对于此次投资的目的,杭锅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根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2021-06-21
各地区要强力推进能耗双控,确保完成今年全国能耗强度降低3%左右目标。...要严格实施节能审查和环评审批,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三线一单”、产能置换、能效标准、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拿下来。
来源:新华社2021-06-21
碳排放量增速明显放缓,强度持续下降,全口径供电碳排放强度较“十二五”末下降53克/千瓦时,创历史最好水平。...据了解,行动方案全面分析了中国华电的碳排放现状及面临形势,明确了碳达峰时间表、制定了碳达峰行动路线图和施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