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16-09-08
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核心装备研制以张北示范工程为载体,描绘出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汇集、特高压外送为要素的未来电网形态,是能源互联网的典型缩影。...在特高压输电领域,许继集团重点启动15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适用于洲际互联的特高压交流控制保护等前瞻技术研究;在柔性直流输电领域,启动500千伏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控制保护、直流断路器、高速测量系统等核心装备研制
来源:电网头条2016-08-29
在蒙古国建设大型能源基地,通过特高压外送中日韩负荷中心乃至南亚、欧洲,有利于将蒙古国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创造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点。...蒙古国具有能源资源优势,清洁能源也十分丰富,蒙古政府对电力外送持开放态度。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突破使得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可能,可以加强中蒙两国经贸往来,把蒙古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6-08-05
02 总投资160亿元 大唐国际4100万千瓦特高压外送火电项目落户扎鲁特旗近日,扎鲁特旗政府与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就开发建设4100万千瓦火电项目事宜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8-01
尤其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还是要继续建设特高压外送线路,以及在特高压主干线附近建设区域性的环形线路,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好我国西北地区充沛的风力资源。
来源:扎鲁特旗人民政府2016-08-01
按照协议内容,旗政府原则同意大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在扎鲁特旗境内开发建设总投资160亿元的4100万千瓦特高压外送火电项目,其中一期建设规模为2100万千瓦,计划投资约80亿元人民币,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
来源:扎鲁特旗人民政府2016-07-31
来源:亮报2016-07-21
重点开展了特高压电网超大规模输送配置新能源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加快甘肃电网外送物理通道建设,力争2017年建成800千伏酒泉湖南特高压直流工程,2019年建成800千伏陇东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提高外送能力
来源:亮报2016-07-20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7-15
他强调,要加快榆横-潍坊特高压工程配套电源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与特高压工程同步建成投产,全面提升陕西电力电量外送规模。...),提出了推动陇彬-徐州特高压工程纳入国家能源发展规划,提高陕西特高压外送能力,推动陕西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经济强省转变等5条建议。
来源:新华网2016-06-17
内蒙古电力外送需求规模大,以现有的24 条500千伏送出通道,已不能满足送出要求,建设特高压交直流外送通道,是解决内蒙古电力外送的必由之路。特高压工程拓宽了蒙电外送的通道。
来源:新华网2016-06-12
当年《内蒙古清洁能源输出基地产业发展规划》出炉,年底全区十个全覆盖之户户通电工程竣工,次年打通了淤滞近10年的特高压外送瓶颈。...随着十三五特高压一通百通转折期的来临,发电装机和外送电量将双双进入四位数增长的新时代,2020年装机规模将突破2亿千瓦,外送规模将达1.3亿千瓦。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5-17
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示范区将探索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汇集、特高压外送为要素的未来电网形态,全面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实现能源电力可持续发展,同时带动电源投资和装备制造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有效解决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难题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6-04-05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6-04-05
来源:金融界2016-03-23
9,600万元民生工程建设资金取得40万千瓦锡盟特高压外送风电资源项目、缴纳1,000万元民生工程建设资金取得5万千瓦锡盟特高压外送光伏资源项目。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6-03-21
届时,内蒙古自治区特高压外送能力将达到6400万千瓦,可从根本上解决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和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内蒙古规划2020年全区电源装机新增1.67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2亿千瓦,风电装机34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装机1300万千瓦,其中绝大多数需要通过外送消纳。
来源:中国电力报·中电新闻网2016-02-29
实施国家确定的年度规模进行竞争性配置管理,可在考虑当地消纳和特高压外送光伏发电的前提下,优化光伏发电时空发展规模和布局,降低技术性限电比例,提高补贴资金利用效率。
来源:华能集团2016-02-18
受特高压外送影响,西电东送力度继续加大,东部火电量增长空间萎缩,原来的就地供需平衡模式被打破。...电力市场形势更加严峻;核电新机组投产,将使福建、辽宁等省份的火电消纳将出现严重困难,海南供需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已投产的哈密- 郑州直流通道,将投产淮南- 南京- 上海、锡盟- 山东济南、蒙西- 天津南、宁东- 浙江等特高压线路
来源:世纪新能源网2016-01-21
2015年,中东部地区火电利用小时数近一步下降,中东部本地接受外送电力意愿近一步降低。未来,通过特高压外送新能源前景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