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泰新能源2022-06-15
促进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高效协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气象、可再生能源电力预测预报系统信息共享与融合,统筹新能源汽车能源利用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协同调度,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2-06-15
杜忠明表示,需要持续关注新能源消纳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中能传媒:《规划》中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的制定背景是什么?杜忠明:“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消纳目标是在“十三五”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础上制定的。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06-15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风电、光伏、水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分别连续12年、7年、17年稳居全球首位,海上风电装机于去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三是能源转型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落实《“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坚持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6-15
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来源:爱能界2022-06-15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也提到,需要统筹电源与电网、可再生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与消纳的关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安全可靠供应相统一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6-14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2022-06-14
目前西班牙已经实现了发电侧平价,目前光伏市场发展主要驱动力是政府规划的招标项目,及无补贴ppa项目;西班牙计划在2022年4月发起第三轮可再生能源招标,其中包括140wm分布式光伏项目,预计2022年西班牙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
来源:发改委2022-06-14
三、绿色建筑技术发展显著降低我国建筑能耗研究开发不同气候区建筑节能高效供暖空调设备,形成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体系,墙体、门窗等围护结构材料性能大幅提升,建立全球最大的绿色建筑实时在线运行性能数据库。...风能技术实现了从陆地到海上、集中式到分布式、关键部件到整机设计制造、风电场开发到运维的全面突破,10mw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主要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平均度电成本与煤电基准价基本相当。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2-06-14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风电、光伏、水电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分别连续12年、7年、17年稳居全球首位,海上风电装机于去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三是能源转型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落实《“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坚持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发电利用与非电利用并举
来源:启东市人民政府2022-06-14
在市属国有企业带头开发的示范作用下,按照“竞争不垄断”的要求,调动全社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带动、企业参与、百姓受益”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模式。——规范建设,确保安全。...启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6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启东市整市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意见为充分利用我市屋顶资源,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集约化开发,根据《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6-14
积极探索煤电与可再生能源、储能的一体化开发、运行模式。...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逐年提升,风电装备、先进储能材料等新产能领先国内;智能电网装备集聚相关企业300余家,是国内最大的输变电产业集群。
加快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发挥负荷侧调节能力,推动能源就地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提高源网荷储协调互济能力,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城市商业区、综合体、居民区,依托光伏发电、微电网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开展园区
来源:发改委环资司2022-06-14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2-06-14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做好配套服务方面:积极开展计划与市场衔接、输配电价应用等关键市场配套机制研究,研究建立容量补偿、可再生能源市场交易机制,完善电力市场监管体系,健全电力市场长效运行机制,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14
鼓励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和绿色电力认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支持企业建设多能互补的绿色低碳智能微网,实现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余能余热利用、储能装置、能源智慧化管控等系统集成。
来源:江苏发改委2022-06-13
加强高品质绿色低碳建筑建设,稳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方案》提出,发挥大型国有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丰富拓展绿色电力应用场景,鼓励用电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与储能、微电网等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