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园区碳排放”相关结果5758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3-14

      十二五期间,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2.9%、26.0%,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济源国家低碳试点城市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初见成效,郑州、新乡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公共交通出行明显增加,鹤壁、济源中美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城镇规划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郑州、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低碳发展政策综合集成效果初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3-13

      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1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在现有条件下,发展核能发电是实现这一目标最为现实的途径。...区域内的工业园区数量较多,园区的蒸汽、供暖需求量巨大,导致燃煤消耗量巨大,进一步加剧了区域内的雾霾污染。随着电动车销售量和保有量的增长,城市耗电量大增,导致发电耗煤量增加,将成为新的雾霾污染来源。

      来源:能建视界2017-03-09

      富平模式与传统模式一次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对比此外,该项目致力于通过四个替代满足不同用能需求,引领终端消费方式变革,最终达到终端用能零碳排放。...工业园区达到最终规模后,富平模式的主要污染物so2、no2和烟尘将比传统模式供能的排放量分别减少58.2%、66.1%和82.4%,co2排放量减少25.7%。

      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 推进燃煤机组超低<mark>排放</mark>改造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3-02

      在热负荷集中的工业园区,根据热负荷需求,适当发展热电联产项目。积极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进一步提升煤电高效清洁发展水平。...十二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累计下降25.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43.8%,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全面开工,成品油质量升

      来源:中国节能服务2017-02-28

      在完善落实保障措施方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物范围,推广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探索发展绿色保险,研究开发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保险产品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7-02-27

      今后,我国越来越多的能耗企业和碳排放企业将对光伏等新能源产生巨大的需求,从而刺激光电建筑得到快速的发展。...应把发展工业建筑光伏应用基地排在第一位,根据我国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集中发展模式,利用工业厂房和仓库屋顶,推广各种形式的屋顶光伏,重点打造和推广各省市工业园区集中连片的光伏应用基地;把发展公共建筑光伏应用示范群排在第二位

      来源:绿色和平行动派2017-02-23

      信息来源:http://www.tj.gov.cn/szf/gzbg/201701/t20170123_3583797.html上海市 深化碳排放交易试点。完成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地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市县,都要制定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城区工业企业调整退出、工业园区调整、散煤治理、矿山关闭复绿等规划,明确年度目标,定期公开结果,严格考核奖惩。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来源:亮报2017-02-22

      全年完成替代电量25.5亿度,预计替代电量潜力达到27.9亿度;建成155座充电站、2039台充电桩,提供充换电服务16.3万次,完成充换电量1762.7万度,相当于减少燃油消耗3986.4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去年12月10日,在美丽的天津东丽湖畔国家电网客服中心北方园区,全国首个可实现100%电能替代、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园区型绿色能源网平稳运行一周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2-22

      工业园区达到设计规模后,该项目比传统模式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烟尘排放量分别减少58.2%、66.1%和82.4%,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5.7%。...该项目在区域内构建横向多能源体互补、能量梯级应用、协同优化供给系统,纵向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化供给系统,在用能终端全面实现电替代油电替代天然气汽替代所有散烧锅炉低品质蒸汽制冷替代电制冷的四个替代,最终达到消费终端用能零碳排放

      来源:宁波日报2017-02-17

      自发自用余电并入电网,每年可以生产绿色电力2200万千瓦时,发电后每年可节约标煤约6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000吨。...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海大众汽车园区,看到园内的成品车停车场上搭建了大面积的光伏车棚。光伏车棚下可停放车辆1万多辆,实现棚顶发电,棚内为成品车遮阳挡雨,并兼具防冰雹等功能。

      甘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mark>排放</mark>工作: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天燃气发电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7-02-16

      因地制宜采取有效适应措施,主动控制和减缓优化开发区、重点园区和部分重化工业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高适应气候能力。坚持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相结合。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17-02-09

      10.湖北探路碳交易:已成全国最大碳市场 试点经验辐射多省面向全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按计划将在2017年推出。延伸阅读:售电每日要闻-2017.02.08...规定售电公司可代理电力用户(包括试点园区内用户)向发电企业购电。3.【售电形势】售电侧改革受热捧 行业洗牌节点即将到来售电侧改革已经在资本市场备受热捧,这是当下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大势使然。

      福建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mark>排放</mark>工作方案: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冷热电联供(全文)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7-02-08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下降19.5%,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应对气候变化的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得到健全,低碳城市、低碳城镇、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等试点示范不断深化,范围不断扩大,减污减碳协同作用进一步加强,公众低碳意识明显提升。

      来源:《价值工程》杂志2017-02-08

      :煤化工行业是煤炭产业链中的一环,是承接着煤炭和化工生产的中间环节,也是我国现今市场中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对国家经济进步具有一定促进作用,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然而煤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高耗能、高耗水、高碳排放...2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估要点2.1选址与布局煤化工项目要依法合规设立,环保设施要齐全,要在规划环评的产业园区布设、并符合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还要注意避让敏感区,包括饮用水源保护区及主要补给区

      跨界融合 探索循环产业<mark>园区</mark>发展新路径

      来源:资源再生杂志社2017-02-0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所提供的测算数据,至少可以这国家节约标准煤144万吨,节水5170万立方米;减少固废排放5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万吨。

      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典型案例系列:天津开发区产业共生网络建设典型经验

      来源:中国循环经济2017-02-07

      通过构建区域产业共生网络,建立了政府与企业互动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了区内工业企业间副产品交换、资源对接、商业合作及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减少了区域废物填埋量及二氧化碳排放,促进资源高效利用。...针对企业间关于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组织培训、废物速赢研讨会、信息网络建设的方式,在4年的项目实施期间,吸引了900多家企业参与产业共生项目,实现99组废物资源对接;减少了98.1万吨垃圾填埋量、16.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2-06

      到2020年,培育和发展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节能审计、生态环境修复、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兴节能环保服务业。重点培育发展5家具有区域性核心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机构。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提高。...根据《意见》,今后我市将大力推进产品向高端发展转变、企业由以产品经营为主向总承包一体化经营转变、园区由企业集中向创新集群转变、产业由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向先进制造业与节能和环保服务业互动并进转变,不断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竞争力

      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全文)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7-01-25

      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推动低碳循环发展,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

      来源:经济日报2017-01-24

      当前,我国工业绿色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单位gdp能耗以及单位gdp碳排放等都有可能超额完成目标。...第三,要实现产业链的绿色发展,由部分产业链环节的绿色化向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方向转变,建设绿色工业园区,构建绿色生产体系。

      来源:鹿城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2017-01-18

      同时依据年碳排放量及综合社会、生态效益,提升该企业有序用电等级,优先审批其因转型升级所需的电力增容需求。4.简化光伏发电项目审批程序。企业或单位的屋顶光伏直接报区发改局审批。...新建或拓展的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必须同时做好区内低碳化规划,充分利用各类新能源,同步建设光伏发电应用项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