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电力网2010-09-01
同时,一座118米高的太阳能吸热塔将成为长城外的地标性建筑。 电站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95万度,同时对我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实验,为今后太阳能热发电电站的推广提供依据。
来源:中国太阳能网2010-08-30
先后引进150mw官厅水库风电场、德青源2mw沼气发电站、1mw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电站、北京京能31兆瓦八达岭太阳能综合试点项目、国电龙源100兆瓦光伏、风电发电站、国电华北10兆瓦低倍聚光光伏发电站、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2010-08-30
前不久,2010中国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沅陵召开,光热发电成为与会人士探讨的热点话题,那么,光热发电能否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未来的主角呢?
来源:赛迪网2010-08-27
赛迪网记者就此采访了太阳能工程联盟副秘书长孟祥,他认为由于太阳能本身的不稳定性及目前的技术问题,太阳能光热发电不适合大面积建设。 就目前情况来看,光热发电相对光伏发电,有一定的优势。
来源:环球光伏网2010-08-18
早在2001年,国内最大的太阳能光热企业皇明公司就自行开发了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如今光热发电所需的核心部件,如定日镜、菲涅尔式镀膜钢管、槽式镀膜钢管、槽式聚光器均可自行生产。
来源:国际电力网2010-08-18
设备制造企业也准备在这轮光热发电的浪潮中寻觅商机,以制造太阳能热水器闻名的山东皇明集团已经与北京江海泰克投资公司达成意向,准备成立皇明太阳能发电公司,进军光热发电设备制造市场。
来源:比特网2010-08-16
北极星光伏网讯 超越光伏、替代光伏……一时间,作为太阳能光伏发电“亲姊妹”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被摆在了竞争台上。...中科院电工所研究员马胜红也表示:“光热和光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二者没有直接冲突。在太阳能发电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应该既有光热发电系统,又有光伏发电系统。
来源:互联网2010-08-16
光伏发电&光热发电 作为太阳能发电的两种方式,光伏发电与光热发电像一对孪生兄弟。有人对其做了通俗的解释,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技术,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来源:互联网2010-08-12
据统计,截至2010年7月19日,西班牙投用新设施后,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能量生产国。西班牙设置的发电能力已超越了位于榜首位置的美国。...到2013年将可使光热发电量达到2500mw。
来源:世界能源金融网2010-08-11
来源:科学时报2010-08-09
随着光热技术的逐渐成熟,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前景被广为看好,“光热派”更是认为光热发电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
来源:中国建设报2010-08-06
同样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光热发电就没有那么高的热度。...这一事件为太阳能光热发电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在业界的影响是巨大的。
来源:中国企业新闻网山东频道2010-07-22
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总投资30亿元的csp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日前落户东营,设计年产1万台43千瓦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发电机。
来源:互联网2010-07-20
唯一竞标者 皇明太阳能集团一直是以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商的面目出现,但这一次,他们要参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的核心组件材料竞标。 “核心组件材料会占总成本的60%。”
来源:太阳能联盟网2010-07-19
随着光热技术的逐渐成熟,太阳能光热发电的发展前景被广为看好。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5年发展规划,我国太阳能热发电站的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兆瓦。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0-07-14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不久前透露,我国即将启动首轮太阳能光热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这无疑是国家将对太阳能光热发电加大支持力度的信号。
来源:中证网2010-06-22
在光伏产业尤其是晶硅太阳能发展遭遇产能过剩、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诟病时,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受到关注,国家发改委将在今年内启动太阳能光热发电特许权招标的消息,被业内看作是光热发电产业化的开启,这不禁让晶硅路线的太阳能企业捏了一把汗
巨量市场面临激活 欧洲太阳能光热协会2005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中预计,到2040年,光热发电将满足世界上5%的电力需求。到2025年,全球光热发电的装机总容量将达到36000兆瓦。
来源:国际能源网2010-06-11
4月12日下午,美国esolar公司在海南海口举行“太阳能聚光热电技术报告会”,该公司中国总代理王韬博士表示:希望能将美国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引入海南。 ...王韬博士在报告中说,海南太阳能资源丰富。近几年来,海南省委、海南省政府非常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利用,esolar公司的太阳能聚光热电技术由于其成本低,技术成熟,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
来源:互联网2010-05-11
太阳能发电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在中国,太阳能光热发电刚刚起步,但由于其成本高、效率低和规模小等限制,当前太阳能热利用率仅占我国一次能源供应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