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荷管理”相关结果1398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24

      据介绍,夏季用电高峰前,国网陕西电力将指导各地市公司对规模较大的商业楼宇、写字楼等开展空调负荷资源现场排查、负荷管理终端安装和系统接入、需求响应协议签订等工作,通过省市两级负荷管理中心对接入的空调负荷可调节能力进行评估验证

      来源:电网头条2023-05-24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专班瞄准电网源网荷储全要素、发输配用全生态及电网生产运营全场景等电力保供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关键点和核心问题,针对新能源高效利用、柔性负荷管理以及可调节资源价值深挖等难题,开展集中攻关...双方将围绕源网荷储协同数字化服务、储能数字化服务建设及运营、负荷数字化服务建设及运营等七大领域开展产品销售、联合研发、业务运营、资源共享四大类合作,共同促进前沿数字技术与先进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应用。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5-23

      强化电网运行控制,强化设备运维管理,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三是坚持“三平衡”原则,全力做好电力供应保障。提升电源发电能力,增强电网供电能力,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四是落实“三用电”要求,着力强化负荷管理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5-19

      该活动发布了广东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用电负荷管理应急演练,对日前需求响应、灵活避峰需求响应和用电负荷管理等业务场景进行了模拟操作,展示了系统全景监视、全景分析等功能,检验了省地用电负荷管理各环节协同操作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3-05-18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5月15日,我省组织了2023年用电负荷管理应急演练并举行广东省电力负荷管理中心授牌仪式。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16

      项目团队根据空调种类、应用场景、响应效果分类制订改造方案,梳理形成4大类14小类末端感知技术方案,瞄准公共机构、商业楼宇、家电云平台并逐步扩展至全行业领域,最终形成空调负荷管理三年行动方案。...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各类主体积极参与需求侧管理中国电科院通过与家电企业合作,尝试共同创建电器与电网互动的新生态、新模式,推动形成家电负荷聚合互动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建立涵盖电网、客户、家电企业以及能源服务商的产业生态圈

      来源:电之视角2023-05-15

      中小用户,还要靠售电公司提供负荷管理、节能管理和电力交易能力,来保证自己的用电成本,在大幅度波动的批发市场中不受损失。售电公司,也是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必不可缺的一个主体。...但是,从电力交易规则的复杂性看,要求所有用户都具备熟悉电力交易规则,自行报价,管理自己负荷的能力,是不现实的。未来大型用户,可以自行管理自己的负荷和电力交易。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5-12

      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的运行模式,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等系统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聚合各类可调节负荷、储能资源,实现灵活接入、精准控制,大幅提高电网灵活性和系统稳定性。提升电网生产作业智能化水平。

      来源:永康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05-12

      二、负荷管理原则我市2023年有序用电工作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总原则,结合节能降耗要求,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顺序,实施负荷管理方案。...根据电力缺口,按照“错峰不拉线、力争不拉电”的原则,实施a、b、c、d、e、f六套避峰负荷管理方案。三、负荷管理方案方案a(第一套方案)适用条件:系统供电出力不足,电力缺口在7.11万千瓦以下。

      云南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mark>负荷管理</mark>工作的通知

      来源:云南省能源局2023-05-11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 (发改办运行 471号) 要求,为有效应对电力供应缺口,加强电力运行调节,深化电力负荷管理,建立互动友好型需求侧管理模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08

      与此同时,应加快推进新增电源项目建设,挖掘现有发电机组潜力、加快度夏前网架补强以及新建电厂的并网工程、加强电力负荷管理,挖掘需求侧资源,以提升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报告》指出,一季度,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受来水持续偏枯、电煤供应紧张、取暖负荷增长等因素叠加影响,贵州、云南等少数省份电力供需形势紧张,通过加强省间余缺互济、实施负荷管理等措施

      来源:重庆市发改委2023-05-08

      在全市范围内,以电网为媒介,协调管理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相关储能资源,支持探索交易机制及价格、调峰补偿机制、接入政策、市场收益方式、负荷管理等政策,鼓励储能企业深化前瞻性研究,丰富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区建设内涵

      来源:宁夏发改委2023-05-06

      所有聚合资源应具备可调节能力,并安装负荷管理装置等资源管理终端,满足《宁夏电网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试行)》要求,各地不得通过虚拟电厂名义违规建设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占用电网已有调峰资源。

      来源:重庆市发改委2023-05-05

      二是研究出台交易机制及价格、调峰补偿机制、负荷管理等政策,围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探索打造一批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新型储能应用场景。...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81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其中提到,研究出台交易机制及价格、调峰补偿机制、负荷管理等政策,围绕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探索打造一批实现

      新型电力系统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中国电力2023-05-05

      近年来,输配协同、源网荷储协同、虚拟电厂、多元负荷管理、碳市场交易等新型技术兴起,这些技术都依赖于电力系统数据,数据的准确性、使用便捷性将大大影响这些技术的发展。...依据业务领域,新型电力系统数据可分为系统运行数据、企业运营管理数据、非电能源数据、非能源数据4类,如图1所示。

      来源:云南省能源局2023-05-05

      按照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的要求,坚持“安 全可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原则,遵循“谁提供、谁获利、 谁受益、谁承担”原则,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积极引导各类可中断负荷用户提升负荷管理能力,主动参与需求响应

      2023年云南省电力需求响应方案

      来源:云南省能源局2023-04-28

      电网企业权利和义务(一)参与电力主管部门主导下的电力需求响应市场规则及机制完善工作;(二)科学研判供需形势,就是否发起需求响应及其规模向电力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建议;(三)负责组织各州市供电单位对参与需求响应用户的负荷管理装置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检查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3-04-27

      南方电网公司提出“4321+”数字化转型总体架构,在数字电网建设方面,聚焦实时、准实时领域,涵盖物理电网及其测量感知设备、边缘计算节点、全域物联网,以及规划设计、生产、调度、市场、计量、负荷管理、电力交易等各类应用系统

      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3-04-27

      建立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的运行模式,加快新型负荷管理等系统建设,利用数字化手段聚合各类可调节负荷、储能资源,实现灵活接入、精准控制,大幅提高电网灵活性和系统稳定性。提升电网生产作业智能化水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26

      4月23日,江苏南京供电公司铁塔基站智能运维平台接入南京用电智慧响应服务中心的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实现对南京全市范围5g基站集群负荷“一键调度”。...据测算,单个5g基站的可调节负荷为1至5千瓦。以南京市为例,目前首批已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站共有1956座,相当于一个总容量3800千瓦的柔性负荷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