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2-25
导读:当前,中国的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和以电力为核心的综合能源发展战略已经在国际工业界形成引领之势,很多中国创造、领先世界的新技术、新成果举世瞩目。...、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自等有关单位的250余人聆听了罗院士的演讲, 并进行了互动交流和探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12-23
公司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在众多技术领域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多年来,在创新驱动、一流四大战略的引领下,公司在重大科技攻关、科技示范工程、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电网标准制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12-22
不满足于向世界输出中国制造的低层次国际化,公司积极推动实现中国引领和中国创造。...基于全球视野下的长期稳定运营及收益,公司坚持通过技术输出和管理提升快速创造价值。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15-12-22
中国创造让中国的特高压中国制造取得了优秀成果,中国特高压先后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最高奖项)、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奖、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以及中国工业大奖等一系列奖项
来源:新华网2015-12-21
我国自主创新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智能电网和清洁能源技术及装备的创新突破,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奠定了基础。...12月19日上午,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座无虚席,以中国发展2020改革新征程为主题的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第17届新年论坛隆重举行。
来源:中天科技集团2015-12-21
日,从福建厦门传来喜讯:世界上首个采用真双极接线、额定电压和输送容量双双达到国际之最的320kv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象征着我国全面掌握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和工程成套能力,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来源:云南低碳经济网2015-12-18
《宣言》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产学研合作,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推进中国制造2025,用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15-12-18
200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各方力量,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成为世界首个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这种概念先行,从而占领能源互联网市场先机的系列行动,也为中国在能源互联网领域赢得了世界的瞩目,甚至形成了一种全球能源互联网看中国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12-17
2011年7月,上海南汇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被作为风电场并网典型案例列入国际大电网会议组织的370导则;2014年7月,浙江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投运,实现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即将投运的厦门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创造性地首次采用真双极接线
来源:工控中国2015-12-15
关键词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争当经济增长引擎的创新运动当下,创新和创造被广为提及。诚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动力;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也确为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2015-12-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灵活交流输电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跻身世界一流水平,电网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在电网技术研究、电网建设运维、设备制造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2015-12-09
来源:仪器信息网2015-12-08
六、未知物剖析大市场助力中国创造访苏州禾川总工胡磊博士苏州禾川总工胡磊博士未知物剖析发展至今,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不论科研机构还是生产企业,通过未知物剖析可获取科学数据,解决实际研究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七、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矿冶检测服务品牌访中国矿冶检测机构联盟首届理事长李华昌中国矿冶检测机构联盟首届理事长李华昌日前,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测试研究所牵头发起的中国矿冶检测机构联盟在京正式揭牌成立。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5-12-03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近日,工信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的通知,该指南共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205项,这当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2015-12-01
记者从浦东工商联获悉,上海自贸区建设中的双自联动又出新成果:位于张江的上海民营企业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着中国创造打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白工业园区第一炮。
来源:华夏能源网2015-12-01
以下文章发表于六年前,由路风教授及其团队所著,原标题为《被放逐的中国创造破解中国核电谜局》。...今年是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在中国核电大发展,并面临核电大规模走出去的当口,此文的意义在于可以对如何提高核电自主化能力有所反思,以便未来能更好地提升中国核电的竞争力。
来源:江苏省盐城供电公司2015-11-28
我国成功攀登了这一电力科技界的珠穆朗玛峰,彻底扭转了电力工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诞生了中国标准,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从无到有,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的新名片。
来源:中国日报2015-11-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近日,工信部发布《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5年)》的通知,该指南共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205项,这当中就包括备受瞩目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