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企业碳排放”相关结果819
      恒华科技打造自主可控BIM技术 赋能行业数字化发展

      来源:恒华科技2021-04-16

      、规模及以上企业碳排放、用户碳足迹、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目前正在前期市场拓展阶段。...大数据应用业务方面,公司研发了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并发布v1.0版本,平台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点,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重点行业

      北京市关于做好2021年重点<mark>碳排放</mark>单位管理和<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4-14

      二、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安排(一)碳排放报告和监测计划报送重点碳排放单位和一般报告单位按照《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附件1),核算本单位2020年度碳排放数据,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报告机制

      全文|北京市关于做好2021年重点<mark>碳排放</mark>单位管理和<mark>碳排放</mark>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1-04-14

      二、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工作安排(一)碳排放报告和监测计划报送重点碳排放单位和一般报告单位按照《北京市企业(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报告要求》(附件1),核算本单位2020年度碳排放数据,建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和报告机制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4-13

      建设省级数据平台,研发数据产品实时查询企业碳排放能源数据的分析核算是开展“碳计量”业务的关键一环。...除对碳排放数据开展实时计算以外,通过实地能效测试帮助企业节能增效,是国网江苏电力开展“碳计量”业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延伸拓展“供电+能效服务”的重要途径。

      浙江嘉兴“碳画像三色图” 探索“双碳”之路

      来源:浙电e家2021-04-07

      ▲碳值是一定周期内,具体区域、行业、企业消耗的电、煤、热、油等碳源数据进行碳排放总量折算(剔除新能源消纳部分),除以生产总值gdp,形成单位产值碳排放量。...在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用能情况后,供电公司制定了一套以提高电气化水平的节能减排改造方案,预计每年将为企业减少碳排放9.8吨,节省用能成本8万余元。

      恒华龙信发布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V1.0

      来源:恒华科技2021-04-01

      地市级“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采用大数据、物联网、碳排放计算模型等技术手段,结合国家政策与地方特点,构建覆盖地区人口组成、能源生产结构、终端消费量、重点行业、规模及以上企业碳排放、用户碳足迹、碳交易和碳吸收等综合维度的智能监测指挥平台

      <mark>企业</mark>如何应对碳中和?

      来源:泛能网电力交易2021-04-01

      设定碳中和目标,规划企业短期、中期、远期碳减排规划。设立碳排放管理组织机构,明晰企业碳排放边界,制定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设计管理工作流程,开展内部培训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加强碳排放相关数据管理。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1-03-30

      从构建普惠碳市场、将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数据转换为碳积分,到建立减排量碳市场、定量化衡量绿色低碳项目的生态价值来抵消碳排放量,再到打造配额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价格机制管控约束工业企业碳排放,多层次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21-03-30

      ,并通过应用企业碳排放总量数据,结合碳中和目标下的年度碳预算,构建企业碳中和发展指数。...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首个能源消费侧碳排放监测平台,构建企业碳中和发展指数,动态评估不同地区各行各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碳排放水平,为企业用户提供智能减排服务,助力能源消费侧的低碳转型和落实碳达峰

      来源:南方电网2021-03-30

      通过应用企业碳排放总量数据,结合碳中和目标下的年度碳预算,构建企业碳中和发展指数。...该平台根据国家颁布的碳核算标准,以行业级、企业级电力消费数据为基础,融合应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能源消耗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实现对南方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各区域、各行业乃至各企业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测算及动态监测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1-03-26

      通过应用企业碳排放总量数据,结合碳中和目标下的年度碳预算,构建企业碳中和发展指数。...该平台根据国家颁布的碳核算标准,以行业级、企业级电力消费数据为基础,融合应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能源消耗数据及相关经济数据,实现对南方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各区域、各行业乃至各企业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强度的测算及动态监测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2021-03-22

      2013年,国网江苏电力从火电企业碳排放实时监测、碳排放量核算、碳交易机制探索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双保险’,为政府部门动态跟踪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提供技术手段,也为发电企业实时掌握自身碳排放浓度及强度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江南时报2021-03-22

      2013年,国网江苏电力从火电企业碳排放实时监测、碳排放量核算、碳交易机制探索等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双保险’,为政府部门动态跟踪电力行业碳排放情况提供技术手段,也为发电企业实时掌握自身碳排放浓度及强度提供数据支撑。”

      来源:北京商报2021-03-22

      影响我国碳市场活跃的一个主要难点,则是解决企业碳排放测算和监控困难的问题。...“十四五”期间,碳排放稳中有降,碳中和迈出坚实步伐,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北京示范。上海提出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钢铁篇:钢铁行业碳减排路径

      来源:麦肯锡2021-03-18

      展望未来,如果钢铁行业被纳入我国的碳价格体系(具体包括对钢铁企业碳排放进行收费、收税、排放交易等),将可能推动钢铁需求进一步下降。...目前,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1-03-17

      从构建普惠碳市场、将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数据转换为碳积分,到建立减排量碳市场、定量化衡量绿色低碳项目的生态价值来抵消碳排放量,再到打造配额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价格机制管控约束工业企业碳排放,多层次

      一线话题:透视我国碳市场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杂志2021-03-17

      三是试点企业碳排放得到控制。四是关联产业得到培育和发展。五是地方的高履约率增强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的信心。七个试点地区的履约率在96%以上,其中上海更是连续七年百分之百履约。

      国家正在布下大局 湖北为何主动请缨?

      来源:中国环境APP2021-03-17

      根据对一年耗能6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碳排放盘查结果,湖北把138家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注册登记系统堪比整个碳交易的“大脑中枢”,是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囊括了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承担着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重要业务和管理职能,将汇集全国重点控排企业信息。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3-15

      2016年以后,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管理力度,纳入交易主体范围的企业范围再次扩大,目前已将航空、港口、水运等高排放非工业企业及部分建筑企业纳入,涉及27个行业近300家企业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3-15

      2016年以后,为进一步加强碳排放管理力度,纳入交易主体范围的企业范围再次扩大,目前已将航空、港口、水运等高排放非工业企业及部分建筑企业纳入,涉及27个行业近300家企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