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671

      来源:水工业市场微信2015-03-11

      另一方面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这就要求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所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3-02

      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电力行业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利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促进能源节约、高效使用,从千方百计保供应转变为合理控制需求总量,以供应侧为主导转向供给侧和需求侧高度融合、协调配合。加强输电通道建设。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5-03-02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依据,着力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社会领域管理制度的生态化水平,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生态环保职能优化整合和事权合理划分为突破口,着力统筹监管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16

      要对各区(县)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抓紧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用以指导落实区(县)功能定位,调整产业发展规划,控制常住人口规模。

      来源:i投资微信2015-02-10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强化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2-04

      《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河北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补偿制度,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来源:中国煤化工2015-01-30

      新环保法还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5-01-29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我国现在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以下几组数字充分说明中国环境污染的恶化形势。

      来源:中国工业报2015-01-28

      业内专家还表示,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

      来源:河北新闻网2015-01-21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制度,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重大项目建设、园区规划应当与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第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尚未确权的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进行确权登记,明确保护主体、保护义务和保护责任。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15-01-20

      第三,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治理好,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5-01-16

      三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要求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

      来源:华创新三板2015-01-14

      在此背景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的水平,大力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必然趋势。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5-01-13

      点评:新法涌现出许多亮点,其中,新《环保法》要求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改变以往主要依靠政府和部门单打独斗的传统方式,体现了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理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1-07

      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时特别指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可以放开手脚大开发、快发展。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难以承载高消耗、粗放型的发展了。

      来源:经济日报2015-01-05

      强化环境准入硬约束,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要把环境质量改善和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环评的根本目标。

      来源:中电新闻网2014-12-26

      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直白阐述。...而当环保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单位gdp的能耗和整体资源环境消耗就越少,经济结构就会越绿。但随着能源市场化进一步深化,对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必须做好防范。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4-12-25

      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这是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直白阐述。...而当环保产业占gdp的比重越高,单位gdp的能耗和整体资源环境消耗就越少,经济结构就会越绿。但随着能源市场化进一步深化,对市场化带来的风险必须做好防范。

      来源:中国环境报2014-12-25

      资源环境约束增大,企业历史欠账多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很多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尤其是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全行业应把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这十分切合有色金属工业的实际。

      来源:长江信息报2014-12-2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认为,改变我们的能源结构,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保证能源安全,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核电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环境保护部通报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217.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2404.3万吨,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一,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困惑全国的雾霾天气和煤电站的烟尘排放不无关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