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交直流电源”相关结果1624

      来源:新华社2024-02-27

      神州大地上一张以东北、西北、西南区域为送端,华北、华东、华中区域为受端,以特高压电网为主网架、区域间交直流混联的大电网已成型,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可靠性增强,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3年11月25日,西北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新疆阜康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电力丝路”接上了“稳定器”;12月7日,西南首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发电,实现西南电网调节性电源新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2-23

      从形态来看,数智化坚强电网包括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要求电网能应对各种极端气候灾害的考验,从主配网网架、线路、设备,到与之衔接的电源、负荷、储能等环节,都具备系统性应对气候变化波动影响的能力。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21

      我国电力系统呈现出“源荷逆向分布”的特点,稳定运行面临交直流混联系统性风险、电源结构性矛盾,以及网源建设不协调的阶段性困难。...要坚持量率统筹协同,就地就近平衡,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分布式电源,鼓励具备自平衡、自安全、智能化、经济性特征的分布式电源发展,并差异化配置储能或购置共享储能,提升网源协调能力。

      数智化坚强电网的“三大内涵”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4-02-19

      一是加速电网形态由“输配用”单向逐级输电网络向多元双向混合层次结构网络转变,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以大电网为主导、多种电网形态相融并存的网络形态。...一、准确把握数智化坚强电网的形态内涵: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在碳中和目标的宏观战略与数字化赋能的转型机遇下,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形态正在发生系统性变化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2-01

      专家成果:聚力分布式电源与微网领域技术研究,攻关氢电耦合技术方向,参与建设多个微电网示范工程;牵头建成了全国首个兆瓦级独立海岛智能微电网、首个客户侧商用的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稳了!这一技术保障台区供电质量 提升配网承载力!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1-25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户用屋顶光伏“井喷式”增长,提升配电网承载能力,更多地消纳分布式电源是智能配电网的重点任务。...同时,通过应用交直流转换技术,将变压器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进行存储;应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和智能融合终端,实现两个台区柔直互联、灵活互济。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24

      当前,我国已形成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为骨干,以六大区域电网为主体,区域间有效互联,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电网格局。...组织11家科研单位分7个专项课题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电源特性与布局、电网平衡模式、负荷结构与特性等开展系统研究。

      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发布“光储直柔”智能直流微电网技术

      来源: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2024-01-22

      中央研究院基于园区建设“光储直柔”智能直流微电网,实现交直流用电及多元源网荷储协调运行,实现园区“绿色供电、自发自用”,以及实现园区零碳认证。...通过直流微电网技术的实施,实现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的应用,内部实现能量平衡自给自足,外部汇聚分布式资源进行并网实现电网友好。

      湖南省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规划纲要 构建坚强柔性电网

      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2024-01-18

      聚焦有源配电网的运行特征,重点攻克中低压交直流混联技术,智能软开关技术,配电网重构及柔性自愈技术。...全面推进中压分布式电源、储能监控终端部署,按需推进负控终端部署,实现配变、分布式能源等关键节点智能识别和感知。

      炬华科技不再从事电能计量箱业务 拟将相关资产划转至子公司正华电子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4-01-17

      06日经营范围:电子产品及设备、智能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产品、电能表元器件及零部件、低压配电计量箱、低压电力成套设备、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及配件、电力监测及控制设备、配网自动化设备、电力通信设备、逆变电源、交直流电源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16

      该中心量传与质检部专责殷鑫介绍,充电桩全性能实验室拥有三相可编程交流电源、三相电源分析单元、大功率可调阻性负载等设备,充电桩(机)输出电压和电流信号经充电接口电路模拟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入多路电参量分析仪和示波器进行分析处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16

      目前,青海电网与西北主网联络通道增至7回,已形成东接甘肃、南联西藏、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多端枢纽型电网,成为西北地区首个送、受电能力均超过千万千瓦的省级电网。...截至2023年12月31日,青海电网电源总装机达5497.08万千瓦,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5107.94万千瓦,双双突破5000万千瓦大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1-15

      “三大内涵”即形态上体现为交直流混联,大电网、配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有机衔接,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相互补充;技术上体现为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安全防护等数字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柔性直流、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等能源电力技术深度融合;要素上体现为电力流、业务流、数据流、价值流等多流合一,多形态、多主体协同互动,大范围柔性互联、新能源广域时空互补、多品种电源能量互济

      金升阳:480W超宽输入电压导轨电源 ——LIF480-26Bxx系列

      来源:金升阳2024-01-10

      一、产品优势如下1)超宽输入电压输入电压范围:180 - 600vac/250 - 850vdc,可交直流两用,适用于输入电压环境恶劣的场景,如风电、光伏、物流、直流充电桩、工控等行业。...en62368-1, en62477, iec60664;二、 产品应用该系列导轨电源适用于单双相应用场合,广泛应用于工控、直流桩等对电压输入环境比较恶劣的场景,为其提供高稳定度、高抗干扰、高电气性能的电源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09

      加强源网荷储统一规划,实现新能源和配套电网、调节电源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广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实现源网友好。...“十四五”规划建设大同—怀来—天津北特高压、张北—胜利等特高压工程,以及坝上、承德北等500千伏新能源送出工程,适时研究规划张家口新能源外送第二通道,形成多层级、多通道、多落点交直流电网深度融合的清洁能源外送格局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09

      深化应用仿真平台加快构建仿真技术体系“双碳”目标下,新能源电源和直流输电工程的数量迅速增长,我国能源电力形态正发生深刻变化,统筹构建精准高效的仿真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2022年3月至今,我们针对该工程开展了上万次交直流故障的混合仿真计算,来全面测试系统安全稳定特性。”团队成员卓谷颖说。

      来源:电网头条2024-01-08

      该公司积极探索大规模新能源规范化参与电力市场路径,累计交易新能源电量达378.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瞄准新能源主动支撑领域开展构网型机组、大规模交直流系统电磁暂态仿真等技术攻关和现场实证,为构建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坚强支撑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1-03

      这标志着长期困扰广东电网运行的短路电流超标、交直流相互影响、大面积停电风险三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0年提出的500千伏“虚拟分区多核心分布互联”构网模式,缺点在于不满足分层分区规划原则,对电源、负荷发展适应能力差。几轮研判后,2015年5月,南方电网公司明确广东采用东西组团异步联网技术路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02

      如今,山东电网规模居全国首位,已建成“五交三直一环网”国内最大的省域交直流混联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数量全国最多;接受外电能力3250万千瓦以上,220千伏电源点县域全覆盖,供电可靠率99.981%、综合电压合格率...在电源发展方式上,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坚持集中开发与分布式并举科学有序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优化实施“外电入鲁”;优化煤电功能定位,由支撑性电源向调节性电源转变;大力发展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

      盘点|2023年特高压工程 核准、开工、投运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12-27

      近年来,在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并网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基于国家能源局及国网的规划,为了服务好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支撑和促进大型电源基地集约化开发、远距离外送,特高压建设正持续加速推进中...华中“日”字形特高压交流环网建成后,可实现华中电网省间“风光水火”多能互补,与华中已有特高压工程配合,充分发挥特高压电网大容量、远距离、网络功能优势,有力支撑华中特高压交直流主网架构建,助力迎峰度冬电力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