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压缩二氧化碳”相关结果657

      来源:沈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3-09-26

      19个重大技术产品及关键技术研发,2023年完成年产150万吨乙烯三机等7个项目(技术)研制应用;2024年完成大型压缩空气储能装置压缩机等7个项目(技术)研制应用;2025年完成ccus装置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压缩机组等

      来源:环球零碳2023-09-14

      所谓蓝碳,又称“海洋碳汇”,是依靠海洋生物、微生物的生物化学活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碳存储在海洋中的过程,海岸线及海洋中的海草、藻类、贝类、滩涂湿地、红树林等,都可以开发成蓝碳碳汇作为减排量交易...但是,红树林却曾经因围海造田、围塘养殖及城市化等原因,其生长空间一度被压缩,仅占陆地总面积的0.1%,十分稀有。一方面是固碳能力极强,另一方面是稀有珍贵,是深圳红树林碳汇的价格之高的重要原因。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9-11

      加强先进储能技术、材料和装备研发,发展新型液流电池储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等关键环节核心技术以及系统集成技术,实现全产业链商业化应用。...加快高性能吸收剂、吸附剂及膜材料等碳捕集关键材料开发,推动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等负碳技术研发,突破二氧化碳制备燃料和烯烃、光电催化转化、生物固定转化等二氧化碳转化利用技术,推动在京津冀区域火电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9-08

      ccus二氧化碳超临界注入压缩机组投用7月30日,从吉林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现场传来消息:由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简称“济柴动力”)自主研制的ccus二氧化碳超临界注入压缩机组,完成72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之声2023-09-08

      采用的是气液相变储能运作原理,将常温常压气态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并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搜集,完成电能到二氧化碳内能与热能的解耦转化存储;释能时,将液态二氧化碳蒸发,并以搜集到的热量对气态二氧化碳进行加热膨胀

      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2023-08-31

      加快油田内部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定额管控,实施哈得、东河等节能瘦身工程,推进196口单井分布式光伏,建成轮南低碳和迪那、英买节能降耗示范工程,完成轮南、东河、阿克ccus先导试验,同时抓好压缩空气储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8-28

      “空气储能,包括压缩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的发展也比较快,其规模化发展需关注实际充放电效率、储能介质存储方式等。”目前,陕鼓动力、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中国能建等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参与压缩空气储能产业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8-21

      今年上半年,浙江港口岸电用电量近56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约60%,减排二氧化碳5500多吨。...据介绍,近年来,国网浙江电力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开通办电绿色通道,压缩港口岸电接电时长,持续加大岸电推广力度,推动港口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崔宜筠、朱梦曳:如何突破电力系统转型的短期困境?

      来源:绿色和平发布2023-08-14

      风光装机实现并保持各省“十四五”计划目标增速,2030年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达到22.8亿千瓦;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大幅下降,2030年平均利用率约在28%(2450小时/年)至36%(3000小时/年)区间;煤电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来源:济柴动力2023-08-07

      ”技术难题,于今年4月完成了第二代ccus二氧化碳超临界注入压缩机组的设计制造,并发往吉林油田项目现场。...7月30日,从吉林油田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现场传来消息:由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简称“济柴动力”)自主研制的ccus二氧化碳超临界注入压缩机组,完成72小时现场负荷运行试验,成功投入应用。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3-08-02

      该船全长约30米,宽约8米,总吨位约120吨,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航行时不排放二氧化碳,可容纳150人左右。...合作伙伴计划在2023财年内在关西电力的南港电站内兴建加氢站,将大量燃料氢压缩后输送至船舶。氢燃料电池船的航行速度约为每小时20公里,连结梦洲、环球影城及天保山间的数公里航程。

      来源:浙电e家2023-07-24

      项目建成投运后,按照25年运营期考虑,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2.1亿度,可满足14万户居民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按相同发电量额火电相比,平均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95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3.97万吨,二氧化硫...因配套送出工程和光伏电站本体投运存在时间差,为抢抓项目进度,该公司同属地政府保持密切沟通,细致梳理涉海、跨港等施工难点,并成立送出工程项目工作专班,前期工作较常规电网工程压缩约1年,为光伏项目并网投运争取到有利条件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3-07-18

      十一、石化化工12.低碳环保技术:二氧化碳高效利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包括二 氧化碳-甲烷重整、二氧化碳加氢制化学品、二氧化碳制聚碳酸酯类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副产氢替代煤制氢等清洁利用技术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5

      ;开展万吨级以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示范,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转化利用。...六、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碳汇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攻克二氧化碳捕集、压缩与运输、转化利用、地质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空气直接捕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新能源耦合等颠覆性技术研发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6-25

      ;开展万吨级以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技术示范,促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转化利用。...六、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碳汇技术攻关示范行动,大力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攻克二氧化碳捕集、压缩与运输、转化利用、地质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前瞻布局空气直接捕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新能源耦合等颠覆性技术研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6-21

      据悉,今年,国网黑龙江电力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利用寒地储能中心共同承担了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吸附压缩二氧化碳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开发新型吸附压缩二氧化碳跨临界大规模中长时储能技术,建立一套国际领先的闭式吸附压缩二氧化碳低压高密度存储设备与运行方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6-20

      对投标人要求,应提供近年(合同签订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至今)至少两份单体规模300mw及以上储能项目的可研或勘察设计合同业绩(单份业绩包括但不限于锂电池储能或液流电池储能或抽水蓄能或压缩空气储能或光热储能或飞轮储能技术路线或二氧化碳储能等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公司2023-06-05

      ,实现了二氧化碳捕集、压缩、液化、贮存的全流程贯通。...5月27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公司50万吨/年碳捕集与资源化能源化利用研究及示范项目顺利产出液态二氧化碳,将99.5%以上纯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液化成零下20摄氏度以下、2.2兆帕左右的液态二氧化碳,通过管道输送至二氧化碳储罐

      来源:央视新闻2023-06-02

      项目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长寿命吸收剂,同时创新应用了国内最大二氧化碳压缩机,创新集成了新型填料、高效胺回收等技术,较传统项目降低了10%压缩电耗。...电厂协同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就实现二氧化碳“深层次、高效率、大循环”使用进行攻关,贯通从捕集到消纳的二氧化碳全周期链条。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6-02

      项目自主研发了新一代高容量、低能耗、长寿命吸收剂,同时创新应用了国内最大二氧化碳压缩机,创新集成了新型填料、高效胺回收等技术,较传统项目降低了10%压缩电耗。...项目成功开发油田驱油、焊接制造、食品级干冰、高新机械清洗等用户,将实现捕集二氧化碳的100%消纳利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