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大气污染成因”相关结果1126

      来源:北大环院2021-11-18

      朱彤长期开展大气化学及环境健康研究,取得了大气污染来源甄别、成因解析及健康危害评估等系列创新成果,主要包括:● 突破污染物地气交换和区域输送通量测量技术,发现大气污染新来源、新机制;● 揭示大气复合污染的非均相化学反应成因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09

      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申请入库类型包括燃煤污染控制、锅炉综合治理、工业污染治理、大气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其他有关重要事项相关的项目等。其中,燃煤污染控制以农村散煤治理为重点。...土壤污染防治资金范围包括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等,其中申请入库的项目包括在产企业土壤污染预防项目、历史遗留污染源整治项目、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项目、建设用地地块调查及风险评估项目等

      合肥市“十四五”环境科学研发专项规划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11-08

      对照《合肥市“十三五”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虽未设置专门章节规划环境科学研发相关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其他规划内容糅合了很多环境科技工作,如激光雷达扫描、大气污染走航监测等环境科技的研发等。...当前环境科学研发能力和水平距离解决复杂和潜在生态环境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性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巢湖蓝藻爆发等环境问题的成因、机理还有待研究,环境污染过程、演变规律等研究还存在不足有待完善。

      来源:中国环境2021-10-31

      中国环境报记者密切关注此次污染天气,并就污染成因等相关问题采访了专家。...为持续做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生态环境部研究起草了《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

      浙江省环科院|钟重:修复后场地土壤典型再利用环境风险评估及技术适用性分析

      来源:环保之乡2021-10-14

      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固体废物研究所副所长、高工钟重博士土壤污染的危害虽不及大气污染、水污染显性,但污染一旦形成几乎不可逆。...从近20年来看,在国家“863”计划项目等支持下,我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于“十五”起步,“十一五”进步,“十二五”发展,“十三五”跨越;从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增专项“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

      全文实录丨中共中央宣传部就“践行两山理论 建设美丽中国”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9-30

      我们手握环境监测数据“指挥棒”,怀揣污染成因“定位器”,头戴预知未来空气质量的“望远镜”,这些年持续为北京市大气环境的评价考核、环保监管、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我从2005年开始从事生态环境工作,到现在已经有16年了,目前主要负责的工作是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

      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2021-09-03

      工作组将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持续推进东营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在pm 2.5 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和有效性上持续做好对东营市的科技支撑。...为全面分析东营市臭氧污染成因,制定精准防控对策,2021年臭氧污染季8月期间需要开展臭氧污染来源解析综合观测——然而,无情的疫情如同拦路虎一样,挡在了工作组面前。

      首创大气参与攻关项目 “一市一策”致力守护蓝天

      来源:首创大气2021-08-23

      淮南驻点项目系生态环境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之一,首创大气派驻淮南市的专业团队,测现场、找源头、挖数据、找关联,用科技手段为精准治污提供支撑、为依法治污提供前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一站式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服务。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8-20

      8月19日,在北京中科智汇工场举行的院士大讲堂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泓以《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大气污染控制展望》为题,就大气复合污染成因、推动工业源移动源污染排放控制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21-08-12

      京津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但同时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许多学者对京津冀地区开展了pm2.5污染特征分析、重污染过程解析、污染来源与成因分析和区域传输等方面的研究,如张忠地等对2017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1-08-09

      第九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开展大气污染成因、治理技术和防治对策的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三)组织、协调和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四)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其他重大问题。

      上半年新增环境监测企业5万家 同比增长72.4%

      来源:企查查2021-08-03

      地级以上城市和工业园区根据污染特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颗粒物组分监测,说清pm2.5、o3及其前体物浓度水平、生成转化条件和区域传输关系,准确研判污染成因与来源,助力大气污染精准治理。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2021-07-30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系统组织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相关技术供给,自主研发的煤炭清洁高效燃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7-28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10个重点专项,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系统组织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相关技术供给,自主研发的煤炭清洁高效燃烧

      我国“十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展望

      来源:《环保产业》2021-07-14

      农产品超标成因尚未完全探明。比如耕地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土壤污染和农产品污染之间的联系有很复杂的关系,土壤污染并非农产品超标唯一的直接原因,也可能与大气污染相关,需要不断地通过科学研究认识。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10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大气攻关中心、长江中心)主任李海生研究员就“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的意义、工作机制、实施成效和具体安排等回答记者提问。...“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是生态环境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实施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时探索和创立的一种科研组织实施机制,促进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融为一体,科研人员参与到政府决策中,管理人员深入到科研一线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1-07-10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江经济带、汾渭平原等区域流域创建了“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工作机制,建成了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成果转化平台,网址.cn);科技部加大了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启动实施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一批重点专项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1

      同时,依托专家团队开展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联合攻关,强化臭氧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等,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此外,各区市均在现有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基础上,加密重点区域臭氧监测点位建设,升级原有大气污染监测系统,绘制更加全面的臭氧污染防治地图,力争有效控制臭氧污染。

      技术 | 水泥窑炉NOx原位还原超低排放技术及示范

      来源:水泥2021-06-21

      目前,我国水泥工业nox年排放量超过百万吨,占到全国年排放总量的10%~12% ,已成为继热力发电和交通运输之后的第三大nox排放源,是引起雾霾天气的主要成因之一,严重危害大气环境和人类健康。...我国现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一般地区nox排放不高于400mg/m3,重点地区nox排放不高于320mg/m3。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10

      52个进驻工作组的任务十分明确:“推广应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成果,强化臭氧污染成因与治理研究,补齐各地臭氧污染防治技术、人才和能力短板。”这意味着,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治理有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