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太空太阳能电站”相关结果71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2015-03-26

      弄清光伏扶贫收益妥妥哒202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收益缩水近30亿外媒:澳洲考虑向中国光伏面板征收反倾销税清洁能源受益新一轮电改迎利好政策 光伏产业须谨慎乐观电改新政谨慎释放政策红利 分布式光伏迎良机中国或建太空太阳能电站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5-03-25

      如果空间太阳能电站的设想变成现实,就可以解决全球能源危机问题。刘国强说。而且,该技术还延伸到许多其他应用领域,如为卫星和轨道上的运载工具输电,或为星际探测飞行器提供动力等。...同时,要实现太空太阳能发电,电力传输的距离势必更远,考虑到微波传输的衰减和效率问题,发电站的输出功率必须非常大。可能达到兆瓦级。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俞凯告诉记者。

      来源:新华网2015-03-24

      太空电站又称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的超大型航天器,其上安装着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或激光器,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微波或激光以无线能量传输方式传输到地面。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4-12-26

      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的重要战略意义空间太阳能电站是指将地球静止同步轨道上的太阳能,通过新的工程技术手段进行有效采集,并传输到地面转换成电能供使用的系统。...太阳能在地面上就可以利用,为什么要建设空间太阳能电站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2014-08-27

      目前,采用聚光太阳电池技术的砷化镓太阳能电站已经在国内应用。前段时间,我们的电池片用于黄河水电发电项目聚光式光伏发电站,虽然只有5兆瓦,但也算小试牛刀。...外太空没有大气层,中子射线、离子射线等等各样的辐射都有,这对太阳能电池片的损伤特别大,如果电池片的设计和制造不到位,在太空用一年就报销了,但我们的电池片可以用10年。

      来源:腾讯科学2014-05-04

      目前,日本计划建造一个太空太阳能电站,预计2040年从太空卫星每年向东京传送10亿瓦电。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提议,未来25年,日本计划建造太空太阳能电站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3-09-18

      太空建设太阳能电站,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成巨大的电能,然后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并传回地球。数十年来,众多科学家为实现这个宏伟的工程而不断努力。...记者:早在1968年,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赛(peterglaser)就首次提出了建造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构想。如今这一概念已不再新鲜,多国都在对这一项目进行研究,然而成本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09-06

      2011年,在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技术全国研讨会上,专家也提出了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思路。...在地面上建设太阳能电站需要很大的面积,与火力发电站相比,产生同样电量的太阳能电站所需占地面积可能是火力发电站占地面积的几十倍。此外,为了避免天气对太阳能利用的干扰,就需要庞大的蓄能系统。

      来源:《光伏产业观察》杂志2013-04-26

      事实上,美国人有关在太空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设想由来已久。1968年,美国利特尔咨询公司太空业务副总经理彼得格拉泽提出了在宇宙空间建造太阳能电站的设想。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3-02-27

      葛昌纯感慨,2012年3月份召开的国际空间太阳能电站工作组第一次会议上,13名科学家没有一名是来自中国的,足见我们跟国外的差距有多大,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拉大。...空间太阳能发电是一个宏伟的空间和地面工程,涉及到许多重要的技术领域,如空间运输、航天器设计、微波技术、激光技术、材料技术等。葛昌纯表示,对于我国而言,空间太阳能电站发展的战略机遇已经来临。

      来源:科技部2013-01-16

      据《日本经济新闻》2012年12月14日报道,日本宇航研发机构(jaxa)计划2017年发射一颗太空太阳能发电卫星,为在宇宙空间设置太阳能电站做示范试验。...太阳能替代火力发电和核电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受制于夜晚和恶劣气候,而太空太阳能发电不受天气左右,可提供稳定的电力,且比地面太阳能发电能力高出十倍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12-19

      姚建铨:发展空间太阳能电站具有重要意义,激光传输空间能量是空间太阳能电站关键技木之一。...整个过程是一个太阳能、电能、微波或激光、电能(化学能)的能量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承载能量转换的相关材料至关重要。在太阳能电池技术基础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太阳能电池的技术基础与空间应用能力。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2-08-10

      事实上,硅基薄膜电池转换效率较不受气温影响,受光照度影响也较小,可以大面积应用于昼夜温差较大且土地成本低廉的大型荒漠太阳能电站建设;而且,薄膜电池未来可在柔性材料上沉积,可以弯曲甚至折叠,其薄膜厚度也可以进一步缩减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2012-06-07

      1965年peterglaser和a.d.little提出卫星太阳能电站构思。1966年带有1000w光伏阵列大轨道天文观察站发射。...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11-11-18

      曼肯斯表示,太空电站由许多颗安装了数千米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人造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在赤道上方的太空轨道运行。卫星将搜集到的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后,再利用激光或巨大的微波传送天线直接输送到地球各个角落的电网。

      来源:solarF2011-10-26

      因为当今地面太阳能电站备受诟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电成本昂贵。四十多年前,美国科学家彼得格拉瑟首次提出了这种"太空太阳能电站"的设想,乍听起来,很有些小说中的科幻景象。

      来源:北京日报2011-10-19

      有消息称,由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牵头、多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参加完成的咨询评议报告--《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发展预测和对策研究》已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建议我国尽快开展太空电站的论证和设计,争取在2040年前建成商业性的太阳能空间电站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2011-09-26

      李明表示,以1g瓦(100万千瓦)的空间太阳能电站为例,需要10平方公里的空间太阳能光伏板,其重量约相当于3000吨~4000吨,而这个重量相对于当前的火箭发射技术尚有难度。...空间太阳能电站的传输模式也遭到了公众的质疑。有网友在博客称,开发空间太阳能技术的人称红外激光的直径大概只有10米量级,不会对生物造成影响,而且一旦偏离目标,系统会自动关闭等。

      来源:中国航天报2011-09-16

      所以,就目前航天器研制技术和发射成本来看,空间太阳能电站的性价比并不高。而产能和发射能力也对空间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巨大挑战。李明认为,为了实现商业化和低成本,空间太阳能电站应当形成规模化、产业化。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09-07

      空间太阳能电站计划,是指太空中建立太阳能电站,将空间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然后通过微波或者激光等形式,传输到地球接收终端,最后再转换成电能以供人类使用。中科院院士王希季表示,我国可以有自己的独特路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