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470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6-29

      要以有效解决流域突出环境问题和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做好“三个统筹”,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统筹谋划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转型...《规划》坚持“四水四定”,因地制宜分类制定水资源环境承载力要求,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城镇空间、产业结构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全面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坚持解决流域各省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6-29

      坚定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城镇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与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守住黄河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二是坚持系统治理、分区施策。...坚持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和污染排放总量,优化用水结构,保障生态用水,推进还水于河,维护黄河生态健康。四是责任落实、协同推进。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6-28

      流域水生态环境实现根本好转,生态水位得到保障,河湖生态缓冲带加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明显提升,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率先实现流域水环境治理现代化。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6-08

      建立生态信用制度体系,将破坏生态环境、超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等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失信范围。...第六条 建立完善生态流量监测预报预警体系,逐步建立流域水生态监测和评价体系,加强流域水生态、水环境监测系统与公安有关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

      污水100%截流、中水100%回用 宁夏苏银产业园再生水厂正式通水投运

      来源:福州城建院2022-06-01

      因此,为了改善现状水环境、水生态质量、缓解水资源紧张、解决苏银产业园工业企业取水指标难的问题,走环境和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响应黄河大保护的号召,建设银川苏银产业园再生水厂,实现污水零排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枣庄市城市排水“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工作方案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5-25

      立足各区(市)、枣庄高新区水环境承载能力、发展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实施目标,选择经济适用、节能低碳技术路线,分区分类实施。——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结合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排水补短板强弱项。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5-25

      立足水环境承载能力、发展需求等因素,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方案,选择经济适用、便捷高效的方式,分区分类施策。(四)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利用。

      四川沱江:推进退役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

      来源:四川发改委2022-05-23

      强化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刚性约束,创新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进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建设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立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省大江大河流域保护性开发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示范

      来源:董战峰2022-05-16

      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管控边界,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重大风险防控相结合的空间格局。...加强河道、湖泊、滨海地带等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修复,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合理保持水网密度和水体自然连通。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来源: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22-05-10

      长江东、中、西三大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各有不同,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实质是各区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协调,其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06

      强化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严格落实《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强化河(湖)长制,协同实施沱江流域水质巩固提升项目,加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建设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立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省大江大河流域保护性开发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示范

      福建闽江入海段流域<mark>水环境</mark>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印发!附项目表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5-05

      (五)强化分区分类系统治理模式依据流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功能区保护要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定位,科学划分适度发展区、优化提升区以及重点发展区三类保护开发类型,因...为扎实做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地区﹝2021﹞981号)明确的各项试点工作任务,积极探索闽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做好“水”文章 东湖高新集团广水污水处理PPP项目加速建设中

      来源:光谷环保2022-04-26

      马都司生态新城位于广水城市发展的拓展区和产城融合的交汇处,对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意义重大。按广水市政府要求,污水处理厂需在今年12月正式通水,进入试运营。...为改善乡镇生态环境,治理乡镇生活污水,2016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乡镇水环境改善奠定基础,并明确对政府参与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以整体推进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来源:江苏省人民政府2022-04-22

      “3060”双碳目标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空气质量“30”和水环境质量“90”目标提供强有力支撑。...在全省层面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系统谋划部署,实现规划统领、力量统筹、任务统分、标准统一,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治本攻坚,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现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2-04-20

      加大城市建成区水系统治理力度,重点开展“两个清零、一个提标”和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增强城市韧性,加快改善水环境。新增污水处理设施200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厂出水达到准ⅳ类标准。...整体上看,经过多年来的持续建设,我省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有力保障了城市运行和群众生活,截至“十三五”末,全省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5.45%,供水普及率99.68%,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

      天津市海河流域中下游区域<mark>水环境</mark>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2022—2024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7

      “津城”依漕运兴盛,“滨城”因海发展,加快实施双城间生态屏障带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辖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生态景观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加快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市名片。...试点区域上连海河五大支流,汇经海河干流排入渤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净化上游来水,提升区域内水体水质,助力渤海综合治理意义重大,并为海河流域其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

      提升碳汇能力 鼓励低碳产业 天津可持续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发布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17

      “津城”依漕运兴盛,“滨城”因海发展,加快实施双城间生态屏障带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辖区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和生态景观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加快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都市名片。...试点区域上连海河五大支流,汇经海河干流排入渤海,水环境综合治理对于净化上游来水,提升区域内水体水质,助力渤海综合治理意义重大,并为海河流域其他区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提供经验。

      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 “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3-15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协同推进长江水环境治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彰显三省优势和特色,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引领,优化多中心网络化城市群结构,增强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2022-03-11

      ,提出了水环境质量改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排污总量控制、生态保护修复、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6大类试点目标,从构建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沱江流域控源减污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2-03-01

      三、重点任务(一)构建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方案》明确了5项重点任务:构建空间开发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的格局,合理规划水污染防控、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和涉水产业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调优种植业结构,推广“稻虾共生”“稻蟹共生”生态种养模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