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江亿”相关结果241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2

      经过大量调研与实践验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向记者阐述了他的建议。...江亿算了一笔账:户均屋顶光伏、直流微网等成本在6万元-8万元。光伏电站产权归房主,户内投资可通过低息贷款解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2

      经过大量调研与实践验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向记者阐述了他的建议。...江亿算了一笔账:户均屋顶光伏、直流微网等成本在6万元-8万元。光伏电站产权归房主,户内投资可通过低息贷款解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2

      “农村还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折合达6亿吨标准煤。”江亿表示,这些宝贵的零碳燃料迟迟没有有效开发,主要原因是过于强调优先自用了。...经过大量调研与实践验证,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向记者阐述了他的建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10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应关注城乡经济建设的三大领域。...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激励各方投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应关注城乡经济建设的三大领域。...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激励各方投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应关注城乡经济建设的三大领域。...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激励各方投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5-09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应关注城乡经济建设的三大领域。...江亿强调,新能源建设领域的投资需要有关部门统一规划,地方部门、企业分头投资建设,避免挑肥拣瘦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和投资浪费。此外,必须有配套的政策机制支持,建立新的价格体系,激励各方投资。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5-06

      江亿指出。由江亿所在的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八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公开论坛刚刚落幕,本次学术周聚焦“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与公共建筑节能降碳进展”这一主题。...近日,中能传媒记者就以上问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5-06

      江亿指出。由江亿所在的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八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公开论坛刚刚落幕,本次学术周聚焦“中国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与公共建筑节能降碳进展”这一主题。...近日,中能传媒记者就以上问题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07

      专家有话说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核能供热逐渐走进公众视野。

      来源:中核集团2022-02-23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江亿、叶奇蓁,以及来自多家高校的专家、领导,集团公司战略咨询委部分委员和多家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到场,共商综合智慧能源发展大计。论坛线上、线下同步举行,观看人数累计超过8万人次。

      来源:电联新媒2022-01-12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联新媒”作者:江亿)零碳能源的特点和挑战零碳能源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能源转化链的改变,化石能源的转换方式是化石燃料燃烧后释放热量,被直接使用,或者转化成机械功使用。...每年有近10亿吨的化石燃料用于提供低温热量,占非电化石能源消耗的近一半。在工业领域,以电力作为驱动方式,替代工业生产中的燃煤锅炉,可有效实现低碳生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17

      江亿表示。值得关注的,建筑领域碳排放仍在增长。一位来自住建系统的专家向记者举例,每年有大量新建建筑竣工,每年新增的城镇集中供热面积在3亿-5亿平方米。...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强调。不改变当前标准将直接影响建筑碳减排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我国建筑总量约为644亿平方米。

      来源:央视网2021-11-16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亿:国家提倡碳中和、碳达峰,替代化石能源,有核电的地方利用核电余热来解决城市供热问题,它不增加任何排放就能把那块余热拿出来解决城市供热。...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冬季供暖面积以年均约10%的增速增长,截至2019年底,全国集中供热面积已达110亿平方米,北方城镇供暖能耗为1.91亿吨标煤,约占建筑总能耗四分之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10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看来,通过发展建筑光储直柔,可助力零碳电力系统建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0-27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 综合利用核能,助力山东实现零碳能源供应综合利用核能,实现热电水三联供,对满足山东半岛电力、热力和淡水供应将发挥重要作用。山东用电、用热需求旺盛。...若有30台这样的机组,可满足山东半岛35亿平方米建筑供热、45亿吨淡水供应,并提供50%的电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9

      9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vgi)最佳实践”主题峰会上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9

      9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第三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新能源汽车与可再生能源融合(vgi)最佳实践”主题峰会上表示。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08-18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江亿江亿院士认为,利用建筑资源发展分布式光伏空间巨大,经济性突出。...江亿院士还建议通过电动汽车发展分布式储能系统。

      实现碳中和 储能设施建设大有可为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1-07-16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江亿指出,“实现零碳能源,需要我们全面电气化,尽可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江亿院士认为,这一选择将推动我国的电力系统从集中变为分布式,形成新的电力网,同时,在用电终端上,将发展灵活用电的柔性负载,实现风电、光电的有效消纳。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