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12-22
同时,低温下丝状菌的大量出现导致了污泥絮体疏松、密度减小,进一步导致污泥比阻和沉降指数增大。与常温运行活性污泥相比,低温...主要原因如下,常温条件下的中温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较多,使污泥的絮体结构密实、大小适中,容易形成大块絮状体沉淀下来,因此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而低温条件下能够代谢外源物质的中温菌的数量少,活性低。
来源:工业水处理2020-11-24
由于出水氨氮较高,在加大曝气量后,松散的污泥絮体被进一步打散,污泥上浮并没有得到缓解,生化池表面浮泥反而增厚。...另外,增大曝气量,反而加剧了污泥的解絮,原因是生化池部分污泥的活性降低,絮体变得松散,过量曝气造成大量菌胶团被打散,污泥解絮,污泥大量上浮形成大片浮泥。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11-23
漂浮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正常的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溶解氧被逐渐消耗而发生酸化,产生心h2s等气体附着在污泥絮体上,使其密度减小,造成污泥的上浮。
来源:淼知水圈2020-10-20
,主要体现为:活性污泥色泽深暗,生物絮凝能力变差;好氧池池面出现生物泡沫累积;污泥絮体压缩性好,但上清液中会残留难以沉降的细小活性污泥絮体,从而使出水浑浊;有时二沉池会有一层稀薄的浮泥影响出水水质。
来源:淼知水圈2020-10-09
(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10-09
运行过程中,通常将主反应区的曝气强度以及曝气池中溶解氧强度加以控制,以使反应区内主体溶液中处于好氧状态,保证污泥絮体的外部有一个好氧环境进行硝化;活性污泥结构内部则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溶解氧向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9-21
③絮体形成以后,絮体间水体情况,清晰度和颗粒物。原因:曝气过度增加不絮凝细小颗粒;活性污泥活老化解体;污泥负荷过高混合液浑浊;丝状菌膨胀高清晰度。④絮态为絮凝后的颗粒大小、絮体活动方向、絮体色泽。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9-11
在2016年7月初开始,二沉池表面出现了有污泥上浮的现象,从局部开始慢慢扩散到整个二沉池池面,最后池面上布满了上浮的活性污泥絮体,有时并伴有黑色块状污泥出现。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9-09
由于污泥尚未大量形成,产生的污泥也处于离散状态,因而曝气量一定不能太大,控制在设计正常曝气量的1/2,否则污泥絮体不易形成。...监测污泥及水质各项指标,包括污泥浓度,污泥指数,沉降性能,bod,cod,通过显微镜观察污泥活性。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9-04
ph值降至4.5以下,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将全部消失,大多数微生物的活动会受到抑制,优势菌种为真菌,活性污泥絮体受到破坏,极易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8-19
污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体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陈池进行有效的泥水分离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8-10
初期吸附速度主要取决于微生物的活性和反应器内水力扩散程度与水力动力学规律,前者决定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吸附、凝聚效能,后者则决定活性污泥絮体与有机底物的接触程度。...这是由于活性污泥的表面积大,并且在表面上富集着大量的微生物,外部覆盖着多糖类的黏质层,当污水中悬浮态、胶体态的有机底物与活性污泥絮体接触时,便被迅速凝聚和吸附去除。这种现象就是“ 初期吸附去除”作用。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8-10
可采用量筒进行观察,污泥絮体在量筒中与上清液没有清晰可见的界面,就可以判断污泥已经解体。污泥解体的直接危害表现在出水无法达标排放。...活性污泥法是广泛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因此,活性污泥的良好性状与活性污泥法的高效运行息息相关。活性污泥解体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污泥解体主要征兆有岀水水质非常浑浊、透明度下降、污泥破碎、絮体细微化等。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8-03
当污泥处于膨胀状态时,污泥沉降比sv可达90%以上,污泥絮体不再紧密或不能良好地进行沉降,絮体颗粒随沉淀池出水排出。...虽然投氯控制污泥膨胀是有效的,但对于由于结合水造成的轻絮体是无效的,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一是由于硝化污泥经氯化,硝化菌的残体存在也会导致出水浑浊;二是投氯也会引起三氯甲烷和其它有损健康的环境问题。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7-21
它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和无机物(mii)。...2)、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指1l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挥发性悬浮固体含量,它只包括微生物菌体(ma)、微生物自生氧化产物(me)、吸附在污泥絮体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不包括无机物
来源:环保水处理2020-07-17
答:污泥膨胀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丝状菌,那么从国外的报道显示,填料有助于削弱污泥膨胀,因为它能够在污泥系统中把“绵长状”的丝状菌给打碎,如果是正常污泥絮体,而污泥絮体的尺寸远小于填料的尺寸,它不会打碎污泥,
来源:水处理新视野2020-06-30
胶体状态的污染物首先必须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体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因而吸附性能较差的活性污泥去除胶态污染物质的能力也差。...二沉池的固体表面负荷越小,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效果越好。反之,则污泥在二沉池的浓缩效果越差。过大的固体表面负荷会造成二沉池泥面过高,许多污泥絮体来不及沉淀就随污水流出,影响出水悬浮物指标。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6-23
漂浮的原因主要是:正常的污泥在二沉池内停留时间过长,由于溶解氧被逐渐消耗而发生酸化,产生h2s等气体附着在污泥絮体上,使其密度减小,造成污泥的上浮。当系统的srt较长,发生硝化后,进入二沉池的混合液
来源:环保小蜜蜂2020-06-15
来源:环保工程师2020-06-03
在曝气池内,悬浮着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物,叫做活性污泥絮体。每个絮体内包含着成千上万个活性微生物。操作巡查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可定时从活性污泥的“脸色”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