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煤电双方顶牛”相关结果162

      来源:大众日报2012-08-20

      2009年度福州的煤炭订货会上,煤电双方再度顶牛:电厂指责煤炭企业煤超风,煤企则说电厂电雷闪,五大中央发电企业没和煤企签署一单合同!煤电爱恨情仇的症结,归根结底便是两个字:价格。

      来源:价值中国2012-01-16

      此次煤电双方顶牛、谈判进展缓慢并非出于两者的本意,而是发改委给出的限价政策令双方都试图通过博弈达到极可能的利益最大化。合同煤价涨幅不得超过5%;直达运输市场的电煤价格不能高于2011年4月份的水平。

      来源:投资者报2010-10-19

      自2002年国务院印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并吹响了电改号角以来,电价改革这盘棋一下就是八年,电力行业不但未达到预期市场化效果,而且形势进一步恶化,利益冲突愈演愈烈:煤电双方年年顶牛;发电企业与电网互相指责

      来源:中国建材网2010-07-15

        日前,一场持续半年之久的煤电僵局刚被国家发改委的一纸“煤炭限价令”打破。不过,相信这又是一家欢喜一家愁。近些年来,“煤电顶牛”似乎没完没了,“煤电僵局”一场接着一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龙辉表示,面对今后越来越大的环境资源压力,电力行业和煤炭行业要想形成双赢局面,不仅不应该“顶牛”,还应该加强联合。

      来源:互联网2010-06-08

      宋智晨认为,破解我国煤电矛盾最终还是实现电价市场化,但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目前只能选择煤电联动这一过渡机制来缓和这一矛盾,煤电联动无疑会减轻煤炭与电力企业双方的谈判压力,解决市场煤、计划电的“顶牛”关系

      来源:互联网2010-01-26

      更进一步讲,随着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的完善和厂网分开后电力后续改革的滞后,使电厂无法正常传导由煤价上涨等因素带来的成本增加,煤电双方被推到了市场前台:出现了“煤电顶牛”说,“无序涨价”说,“相互指责”说等

      来源:互联网2010-01-20

      “短缺”背后煤电顶牛”不止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年来,冬季气温下降都会发生电荒煤荒的现象,主要是气候原因。...2009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2010年度煤炭视频会、衔接会以及汇总会全部取消,2010年度以后,煤炭和电力企业将完全自主进行煤炭价格的谈判,煤电双方即日起

      来源:互联网2010-01-04

      在2009年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一单未签的煤电双方全年始终都处于胶着状态,双方在保持生产平稳的大前提下跌跌撞撞走到年末。...纵观全年双方起起伏伏数十个回合的交锋,可以用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模型来形容2009年煤电双方对垒过程中发电企业之间的关系。

      2009-12-22

      行业研究员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政府在电煤市场化改革方面迈出一大步,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彻底退出了煤电谈判。  不过,2009年度煤电双方顶牛,五大发电集团没有签订一单合同。

      来源:互联网2009-12-18

      但近年来,由于煤电双方长期顶牛,订货会一直难以完成衔接之实,今年更是难将三方“汇集一堂”。  

      来源:中国广播网2009-12-18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的煤炭产运需衔接合同汇总会上,煤电双方顶牛”,其原因在于煤企与电企对今后煤炭能源走势预期不同,虽然国家五大电力公司以市场煤价走低为由,挤压煤企降低价格,但煤炭企业却有极大的耐性跟电企周旋

      来源:互联网2009-12-07

      客观来看,在一场看似没有结果的“顶牛”中,政府不是要淡出,而是改变了调控的方式和技巧。   对于深受“计划电”“市场煤”之困的煤电行业,订货方式的改变眼下并未能解决双方主要矛盾。...煤炭订货方式艰难求变   对于这出年年上演的大戏,作为主角的煤电双方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0-28

      一年一度的重点电煤订货终于在经历了煤电双方数年的艰难“顶牛”后,因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电价改革提到日程上来,国内电力企业翘首期盼的“煤电联动”有望在年内实行。   

      来源:互联网2009-10-27

      浙皖双方会议决定:同意浙能集团和淮南矿业集团合资成立煤电一体化合作项目;同步建设一对年产6...“淮沪模式”使煤电顶牛”变为合作   2007年7月26日,一个载入全国煤电企业发展史册的日子:国内第一个均股合资、煤电一体化的创新项目——田集电厂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营。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0-14

      煤电双方企业是上下游关系,一方盈利就意味着另一方的高成本。   一年一度的煤电谈判在经历了长达8个月的“顶牛”之后终于以宣布破裂告终。

      来源:华夏时报2009-08-31

        一年一度的重点电煤订货终于在经历了煤电双方数年的艰难顶牛后,因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在2009年首度以破裂收场。   ...煤电双方酝酿下一轮谈判   距离下一轮重点电煤订货还有一个季度,煤电双方在重点电煤订货失败后,则开始酝酿下一轮的电煤订货。   

      来源:互联网2009-07-23

        2009年煤电双方的电煤价格博弈是愈演愈烈。“顶牛”的后果是时过半年,2009年重点订货合同仍未最终敲定。   ...一边是煤炭阵营拿出各种理由,拒绝下调电煤价格,一边是电力阵营在电煤谈判中坚决表示无法接受比2008年电煤合同价更高的价格,双方互不相让,才有了延续至今的“顶牛”局面。   

      来源:中国证券网2009-06-16

        作者:叶勇   新闻中煤电双方对峙和顶牛未必代表双方是敌人,实际上,双方已经不止一次的告诉记者,它们订货会之前已经谈了一两个月,且多年的酒桌上的觥筹交错让他们个人之间早已是朋友。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5-19

      近年来,煤电双方%26ldquo;顶牛%26rdquo;情况屡屡出现,然而,煤电双方既对立又相互依赖,%26ldquo;顶牛%26rdquo;情况出现后,双方都在找突破口。

      来源:国际煤炭网2009-05-12

      煤电双方随后陷入对峙。...据《中国经营报》昨日报道,大唐发电集团总经理翟若愚日前就曾表示,煤电%26ldquo;顶牛%26rdquo;根本原因在于体制。%26ldquo;如果电企嫌煤炭贵而不订,铁路的运力就会失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