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监测体制”相关结果529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3-05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与应急科科长张亚星说。据了解,咸阳市目前已经拥有104个像秦都区人民街道办这样的镇办空气自动监测站。...同时,创新建立市、县两级财政分担机制,各站点建设运维服务费用由市、县财政按照3:7的比例分担,质控比对费用由市级财政全额负担,从体制上保障了监测站的正常运行。

      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展五月深圳与您如期相约

      来源:北极星环保会展网2021-03-01

      “深圳率先探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全国首家“无废城市”行业协会在深圳成立”“全国唯一!...抢抓“双区驱动”、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高位进阶、先行示范,力争到2025年,在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率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生态文明体制方面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示范区经验

      来源:学习时报2021-02-26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制度修订工作,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持依法治理,深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领域改革,...健全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评价和统一确权登记,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开发利用。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2-23

      受以往监测体制机制的影响,很多设区的地级市区级监测能力严重滞后,有的区级环保局没有监测机构,日常监测工作全靠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开展。...随着全国环境监测垂改工作深入推进,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的干预明显减少,但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在“十四五”期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垂改之下,市级以下环境监测工作如何承接问题亟待破解。

      来源:中国冶金报2021-02-04

      、提高治污能力和水平、完善环境治理信息公开机制4项措施;在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中,提出强化社会监督、发挥各类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公民环保素养3项措施;在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中,提出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司法保障、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范5项措施;在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中,提出构建规范开放的市场、强化环保产业支撑、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健全价格收费机制4项措施;

      来源:大江网2021-01-21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健全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制度。...全面完成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县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和县级“局队合一”体制。坚决反对、严肃查处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刀切”。

      来源:江西省政府2021-01-20

      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健全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有效衔接排污许可制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执法等制度。7.推进生产服务绿色化。...江西省委办公厅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若干措施》,加快补齐环境治理体制机制短板,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来源:北极星水处理网2021-01-08

      《条例》的出台,有利于推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防治措施不精准、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执法主体不明确等问题,助力提升荆门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第十三条 市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会同农业农村、自然规划、水利湖泊等部门,科学设置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站点,对农业生态环境实行动态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及时纳入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定期公布农业生态环境信息。

      来源:广东省生态环境厅2020-12-25

      周德全在揭牌仪式致辞指出,实行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要铭记这一历史时刻,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续开拓进取,以更过硬的作风和更扎实的成绩回报组织的关心;要以全省监测垂改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

      来源:华声在线2020-08-27

      生态环境监测、监察、执法体制日益完善。监测方面,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省级监测、考核,部分市州创新监测机构设置,统筹本市州环境监测工作。...永州市整合设置生态环境监测北部中心站和南部中心站两个跨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察方面,构建民生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体系,探索建立了“1+x”(1个规定、x个配套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长效机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0-08-24

      通过对河南省、市垂直管理改革方案有关监测体制调整精神的不断学习,结合各县级环境监测部门工作实际,对于垂改落地后,各地如何在做好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同时,高质量支持配合环境执法,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来源:哈尔滨生态环境2020-06-27

      黑龙江省哈尔滨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成立于1977年,是省生态环境厅设在哈尔滨的从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由省生态环境厅直接管理,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三级监测站设置体制中属二级站,是黑龙江省唯一的一家生态环境部标准样品研究所聘用的环境标准样品协作定值实验室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6-22

      2.调整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制。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整为省驻市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名称为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规范和加强生态环境机构队伍建设,围绕美丽中国样本建设总要求,为奋力打造全面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窗口”提供坚强体制保障。

      来源:环境科普2020-06-19

      深化生态环境监测改革,按照“谁考核、谁监测”的原则,全面上收国家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事权,通过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将地方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至省级,从体制机制上有效预防不当干预,保证了环境监测与评价的独立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0-06-13

      (二)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将地方性的生态环境监测、执法检查、督察确认为地方财政事权,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三)生态环境管理事务与能力建设。

      来源:中研普华2020-05-20

      最后,要把握好国家和地方的关系,考虑中央、地方的制度体系及其管理的优化,做好环保物联网建设、应用和运维的财政、行政等体制、机制统筹,并通过把顶层设计上升到决策高度,保证顶层设计的落实。...在加强感知环境信息化与物联网数据管理建设的同时,环境监测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2018年智慧环保行业从业人员规模数量已经超过万人。

      来源:基层建设2020-05-19

      2.3 规划布局,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站我国地下水监测是水利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共同组成的。这三大部门工作内容不同,而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2.4 完善国家土地与地下水污染防疫法律体制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疫规章制度是土地环境保护的关键依据,国家现阶段的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疫有关标准一般是一些散乱的标准,不拥有体系性与目的性,急切需要创建一项针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体系性法律制度体系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0-05-11

      建成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预报和监管执法并重的生态环境综合信息系统。青海省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扎实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建立各类保护地139个,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西宁市南北山绿化成效显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1%。

      来源:科技日报2020-04-30

      加快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整体建设,构建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自然资源管理应用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为完成体制试点任务和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做好科技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监测信息中心主任曹军认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监测工作,需要与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的有关法规相衔接;还需要与省级各专业机构建立分工合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来源:陕西生态环境2020-04-22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全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加强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建设。...四是落实我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实施意见》,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