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态环境科技工作者”相关结果55

      来源:《土壤学报》2019-02-27

      我们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代对土壤学发展和土壤科技工作者的新要求,主动迎接新挑战担负新使命,充分利用吸收各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土壤学理论和实践及功能拓展的研究,加强土壤学微观、中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解决历史交汇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新时代赋予的重大任务。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魏复盛院士获首届环境化学终身成就奖

      来源:浙江在线2017-10-23

      中国化学会秘书长郑素萍表示,科技工作者不但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也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要做有用的化学、实用的化学。...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江桂斌宣布大会开幕。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致欢迎辞,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厅长方敏致辞。开幕式由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主持。

      来源:大坝新闻2017-05-04

      尤其是直接从事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更应该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把新方法和新技术推广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不断解决坝工事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时,当西南水电出现大量弃水弃电现象、卖电不如卖水时,当深入开展城镇水价改革、水价到位能够承受提水成本时,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思路,发挥好大水电水库的水源功能,解放一批中小水库,还水于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

      来源:科学网2016-09-21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科技工作者为黄淮海地区盐碱地治理付出长期艰苦的代价,并为黄淮海平原大面积增产丰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场农业科技领域的黄淮海战役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人口增长、土地退化、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的出现,开发利用盐碱地被认为不但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8-12

      能源产业的发展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政府决策的管理部门、企业家、科技工作者都必须携手共同应对这些发展中的难题和成长中的烦恼。...电能替代将是提升能源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举措,直燃煤等电能替代将是大势所趋。三是电力结构绿色化转型加快。

      来源:中国矿业报2016-07-27

      而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能够实现2020年战略节点上...吴舜泽,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十一五污染减排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河流主题组专家、流域专家组专家。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2016-05-03

      先后获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开拓我国环境水质学领域,建立"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从事蓟运河汞污染,湘江镉污染,鄱阳湖铜污染等重金属形态、评价及治理研究。

      来源:工业水处理2015-12-15

      印染废水的排放及污染一直是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这是当前印染废水处理的难点,同时也是吸引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攻关的魅力所在。

      来源:《工业水处理》2015-11-23

      印染废水的排放及污染一直是制约我国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这是当前印染废水处理的难点,同时也是吸引科技工作者不断进行印染废水处理新技术攻关的魅力所在。

      来源:新华日报2014-07-01

      其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生态环境篇章为我省沿海开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含金量的成果掷地有声!...吴海锁江苏海安人,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首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是我省环境服务和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

      来源:江苏省环保厅2014-06-26

      其中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生态环境篇章为我省沿海开发战略上升至国家层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含金量的成果掷地有声!...吴海锁江苏海安人,博士,研究员级高工,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获首届江苏服务业专业人才特别贡献奖,是江苏省环境服务和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

      来源:新华网2014-06-06

      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系统谋划推动环保工作,坚决向污染宣战,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4-05-24

      当前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约束不断趋紧,特别是治理雾霾刻不容缓,进一步凸显了清洁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水电可开发资源6亿千瓦;风能、太阳能可开发资源分别为25亿、27亿千瓦。...同时,我们在新能源发展、第四代核电、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大电网运行管理、大规模储能等领域有很多难题亟待攻克,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不仅在国外学不到,也是买不来的,都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发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

      来源: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2-02-14

      根据中国科协的要求,积极参加并组织好中国科协2012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相关宣传活动;6.召开一次学会系统(省级学会、各专委会)通讯联络会议,确定各单位通讯员,推进网站建设,完善联络制度;7.广泛宣传水电优秀科技工作者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1-11-02

      作为学会,既是一个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也应该成为水电发展中技术和工作的支撑。不仅要研究技术问题,还要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管理问题,首先要研究突出制约当前我国水电发展的困难和问题。...西线本身很复杂,怎样解决调水和生态环境,实际上还是调水和水电效益的矛盾,调水及用水以及调水沿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问题都是需要认真地研究论证。绝不能说水少了我们就调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