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生物质掺烧”相关结果114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4-09-18

      鼓励有条件的电厂探索开展生物质、绿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化改造和建设示范应用,实现煤电低碳化发展。支持煤电机组通过设备改造解决低负荷条件下环保排放超标问题。

      来源:福建省发改委2024-09-12

      鼓励有条件的电厂探索开展生物质、绿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化改造和建设示范应用,实现煤电低碳化发展。支持煤电机组通过设备改造解决低负荷条件下环保排放超标问题。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10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电力近日发布投资者交流会会议纪要表示,上海电力大力推动火电绿色低碳转型,认真落实国家《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积极探索生物质、碳捕集利用等技术路径。

      来源:国电电力2024-08-20

      此次试验的成功开展,为国电电力“生物质”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以一台660兆瓦机组10%的比例估算,每年牛粪约20万吨,节省标煤8.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2.75万吨、碳减排增收

      来源:跟着风行走2024-08-19

      生物质并不是新概念,早些年间在行业内曾经进行过广泛地讨论,中国能源报本月在《如何有序推进煤电机组生物质?》指出:煤电企业实施生物质,可能面临诸多挑战。

      来源:电联新媒2024-08-14

      从现实经验看,要推动煤电机组生物质,现阶段关键是要重启国内生物质发电的财政补贴。其中的技术问题是,煤电生物质时,如何准确计量生物质部分发电量。

      涉及燃煤发电项目!国家发改委印发REITs项目申报材料格式文本(2024年版)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8-06

      其中规定,对于燃煤发电项目,应说明项目具备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的具体情况:纯凝工况最小发电出力在30%额定负荷及以下;生物质、氢、氨等低碳燃料,烧热量比例不低于10%;配备大规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8-05

      燃煤机组生物质发电,在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是推动实现煤电源头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当前,我国燃煤机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如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8-05

      燃煤机组生物质发电,在提高生物质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可显著降低煤电碳排放,是推动实现煤电源头减排、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当前,我国燃煤机组生物质发电技术成熟度如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7-22

      三种改造建设方式分别为:生物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绿氨,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富余电力,通过电解水制绿氢并合成绿氨,实施燃煤机组绿氨发电

      来源:天合元氢2024-07-22

      改造建设方式方面:一是生物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7-16

      《行动方案》提出在具备长期稳定可获得生物质资源的地区,实施煤电耦合生物质发电,要求改造建设后煤电机组具备10%以上生物质燃料能力,实现降低燃煤消耗和碳排放水平。(二)实施煤电机组绿氨发电。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7-16

      生物质方面,综合考虑生物质资源供应、收集半径、锅炉适应性等因素,提出以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为重点,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并将比例定在10%以上。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7-16

      改造建设方式方面:一是生物质,充分利用农林废弃物、沙生植物、能源植物等生物质资源,实施煤电机组耦合生物质发电。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7-16

      《行动方案》提出生物质、绿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3种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方式,通过持续改造升级,推动煤电碳排放达到气电水平,有助于减少煤炭使用和碳排放,是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家电投过去5年清洁能源发电13678.77亿千瓦时

      来源:国家电投2024-06-06

      河北公司良村热电生物质项目,将制药菌渣转化为无害无毒的高品质燃料,替代部分锅炉燃煤,全容量投运每年可处置生物质药渣2万余吨,有效解决制药企业废渣处理难题。

      来源:哈锅之声2024-05-20

      据了解,该项目是国内首个百万二次再热机组生物质的科技创新项目,设计生物质燃料量达到10万吨/年。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实现生物质绿色发电1.6亿千瓦时,节省标煤超过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2万吨。

      来源: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2023-12-07

      深入马鞍山、芜湖、南京等地,开展应用场景资源调研,打造兼具经济性与商业性的生物质气化-化学链制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工艺系统,为发电企业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探索新的方向。二是积极推进生物质耦合技改项目。

      来源:国家电投2023-11-17

      基于北方城乡自然禀赋、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国家电投创新空气能热泵供暖、地热供暖、风电+供暖、光伏+供暖、生物质供暖、大温差改造6种新型供暖模式,成功落地多个极具示范性的绿能供热样板。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2023-11-17

      《案例集》从政策背景、建设必要性、工艺路线、商业场景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介绍了污泥耦合、污泥干化焚烧、垃圾焚烧、油泥焚烧、药渣焚烧、生物质气化焚烧、生物质等7个技术方向,提供了技术路线优化和设备选型依据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