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获与封存”相关结果139
      “碳中和”专题系列研究报告 | 碳中和背景(中国篇)

      来源:中研顾问2021-07-16

      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进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工业革命以来建立的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为主导的能源体系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体系,实现能源体系的净零排放甚至负排放(生物质能源+碳捕获封存利用

      东京奥运圣火改烧氢气 氢能会一直火下去吗?

      来源:中外对话订阅号2021-07-16

      为了让氢能成为气候友好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制造商必须捕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予以封存,以免造成危害。然而,碳捕获封存(ccs)技术仍有待完善。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7-14

      生物能源加碳捕获封存、直接空气碳捕获封存等温室气体负排技术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在成本、性能、安全等方面存在挑战,短期内难以大规模部署和商业化推广。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7-06

      报告指出,为了实现气候目标,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建造数以千计的碳捕获封存(ccs)工厂,最终能够每年封存超过30至70亿吨二氧化碳。...目前全球有26个公用事业规模的碳捕获封存项目正在运行,其综合能力每年可捕获和储存约4000万吨碳。二氧化碳要么通过管道输送到深层地质层,要么注入枯竭的油气井内。

      氢能大战背后 有望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体系

      来源:能见2021-06-18

      如美国最大油气生产商埃克森美孚发布的战略内容过去两年最大的变化,是大幅下调了未来公司油气产量指引,重点表达了对碳捕获封存和氢能技术前景的关注。总的来看,目前涌入氢能产业赛道的,多是大型能源企业。

      碳中和背景下的国际绿色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来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1-06-09

      关键词:绿色技术;pct专利;清洁能源技术;氢能;储能;碳捕获封存;碳中和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随着工业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相关的末端治理技术应运而生。

      “宏观视角下的碳中和”系列专题二:财政视角下的碳中和

      来源:钟正生经济分析2021-06-04

      根据高盛测算,跨越75%脱碳水平之后中国的脱碳成本曲线将极为陡峭,最终实现碳中和有10%的碳排放必须依赖自然碳汇和直接空气碳捕获封存技术(daccs),这些技术路径外部性强、成本高,企业投入的积极性有限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1-05-25

      appea首席执行官安德鲁·麦康维尔表示,将arena投资重点扩大到包括碳捕获封存和氢气在内的更广泛的减排技术,是澳大利亚政府采取的正确举措。...为加大低排放新兴技术投资力度,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局(arena)5月20日获得政府批准,可投资氢和碳捕获等技术。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5-21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零碳能源转型路线图,到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将需要大约5.2亿的可再生和低碳氢气将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其中约3.06亿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氢气, 1.976亿蓝氢(来自碳捕获封存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5-21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零碳能源转型路线图,到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排放将需要大约5.2亿的可再生和低碳氢气将被广泛用于各个行业,其中约3.06亿吨来自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氢气, 1.976亿蓝氢(来自碳捕获封存

      <mark>碳捕获</mark>、利用<mark>与</mark><mark>封存</mark>技术?一文了解CCUS技术如何助力碳中和

      来源:腾讯研究院2021-03-31

      2 / 固碳潜力(1)年度:至2050年生物质能碳捕获封存技术、直接空气碳捕获封存技术都可以每年碳捕获封存5-20gtco2。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1-03-29

      最近几周,美国总统拜登政府一直在讨论碳捕获封存(ccs)、碳捕获、利用封存(ccus)和直接空气捕获(dac)等碳去除方法的优点。

      来源:清华能源互联网研究院2021-03-19

      碳捕获封存或使用技术。碳中性燃料技术。利用清洁能源生产碳中性气体和液体燃料,包括氢、氨和烃类载体等。可以长期储存电力和运输燃料,也可用于发电,尤其是调峰电厂。更长远的还有微型反应堆和核聚变技术。

      深度解读!2020年我国碳中和推进情况<mark>与</mark>趋势前景分析 七大领域70亿投资机会被撬动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21-03-16

      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认为移除即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获封存等。

      来源:油气经纬2021-03-11

      年度最低碳捕获封存数量要求。...为获得税收抵免,纳税人每年必须满足碳捕获封存的最低数量要求:①从大气中捕获封存的碳氧化物每年至少达到2.5万公吨;②发电厂外的纳税人每年至少捕获封存10万公吨碳氧化物;③发电厂每年至少捕获封存50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铝行业的挑战<mark>与</mark>机遇

      来源:中创碳投2021-03-09

      探索碳移除途径,推广碳捕集林业碳汇。碳捕获封存(ccs)技术和碳捕获封存利用(ccus)技术是近几年不断被人们提起的碳移除技术。但由于其较高的运行成本,现阶段还未大规模开展商业化推广应用。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由化石能源制取的氢气称为灰氢,灰氢不可取,通过碳捕获封存技术后,可使灰氢变为蓝氢,但蓝氢也只可作为过渡。长远来看,最终还是要聚焦到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制取无碳绿氢。”李毅中说。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1-02-08

      “由化石能源制取的氢气称为灰氢,灰氢不可取,通过碳捕获封存技术后,可使灰氢变为蓝氢,但蓝氢也只可作为过渡。长远来看,最终还是要聚焦到可再生能源通过电解水制取无碳绿氢。”李毅中说。

      来源:中油工程建设2021-02-07

      答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碳捕获、利用封存)技术是ccs(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碳捕获封存)技术新的发展趋势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2-07

      电力行业碳中和的实施方式高比例风光新能源是现阶段电力生产侧实现碳中和的必然选择目前全社会用电量需求还在逐年上升,而在碳捕获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简称ccs)技术尚不成熟的条件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