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捕集能力”相关结果1171

      来源: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2024-02-20

      依法治理宗教事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优化完善驻村管寺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宗教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宗教领域保持和睦和谐。...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装备制造项目,新疆远洋高纯超细球形铝粉等12个年度计划总投资38亿元的新材料项目,博光米东区100万千瓦光伏等14个年度计划总投资270亿元的新能源项目,瑞特源年产50万吨高纯液体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2-19

      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促进油气增储稳供,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6.安徽: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222万千瓦2024年重点工作:支持发展汽车新零售、充换电服务等新业态。

      来源:眉山市人民政府2024-02-18

      鼓励重点行业开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流程示范工程。持续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适度超前规划建设能源基础设施,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增加市外清洁能源输入,增加对省内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求侧实现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加快推动“再电气化”进程。

      来源:林德气体2024-02-08

      与此同时,林德拥有贯穿氢能全产业链的专业能力和一系列全球领先的氢能技术,在氢储运、清洁氢能、碳捕集及封存等项目领域拥有遍布全球的成熟运营经验。...根据谅解备忘录,双方的合作领域将广泛覆盖围绕氢能减碳的丰富应用场景,涉及氢能产业链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包括利用氢能进行减碳,推动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等。

      来源:新华社2024-02-07

      ,实现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至少达到5000万吨。...欧盟理事会当天发布公报说,该临时协议保留了欧盟委员会去年3月提出的《净零工业法案》提案的主要目标:到2030年,欧盟将在本土制造其所需净零技术产品的40%,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风力涡轮机、电池等;在碳捕集和封存方面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2-06

      集团公司首个碳中和林、首个水面光伏示范工程、首个中深层u形井地热项目、首家上游业务碳资产开发技术支持中心等先后落地,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工程稳步推进,二氧化碳年注入能力达到35万吨。

      来源:国家能源集团传媒中心有限公司2024-02-05

      同时,经过反复对比和测算,最终选用变频可调离心式引风机,变工况运行下可节能20%;选用变频可调离心式压缩机,具备40%-100%负荷可调能力,较传统往复式节能30%。...2023年6月2日,初夏的天气略显闷热,9时35分,第一辆满载液态二氧化碳的槽罐车平稳驶出ccus项目储罐区,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公司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及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顺利投产。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4-02-01

      比如,在火力发电过程的前端,用生物质代替煤炭作为燃料,在后端配置碳捕集装置,将高碳的燃煤发电改造为负碳发电,助力实现“双碳”目标。...2022年11月,中国华能建成参与实时调度的虚拟电厂,利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实现可控负荷、储能等需求侧资源的聚合、协调、优化,形成规模化调节能力,参与辅助服务等市场交易,助力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4-01-31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能够实现煤电清洁低碳发展的重要碳减排技术。该项成果系统掌握了煤电大规模碳捕集全环节关键核心技术,低成本实现了适用于煤电的低浓度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29

      结合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采用捕集的二氧化碳与氢反应制取甲烷、甲醇作为工业原料,拓宽绿氢应用场景,释放工业领域对绿氢的需求,强化需求对供给的牵引。...我国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主要受限于源荷反向分布、灵活调峰能力不足、新能源基地外送通道不够、电力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加快储能资源配置是提升新能源电量消纳水平的重要途径。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29

      从当前技术条件及经济性看,大规模商业化部署新型储能设施还不成熟,灵活可靠的燃煤发电仍是最佳选择,这就需要煤电加快清洁低碳化发展与提升灵活调节能力。...2023年6月投运的国家能源集团泰州发电有限公司50万吨/年ccus项目最受瞩目,该项目是亚洲最大的煤电ccus项目,其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煤电ccus技术日趋成熟,为我国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01-29

      促进油气增储稳供,沿海液化天然气年接卸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开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持东营打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产业链示范基地。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电源项目,争取外电入鲁1300亿千瓦时以上、绿电占比提高到20%左右。

      来源:国电电力2024-01-24

      “煤基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发中心”入选国家能源局创新平台名单,依托大同公司研发的“基于化学链矿化的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达国际领先水平。...全年完成16台次机组“三改联动”升级改造,新增调峰能力71.9万千瓦、供热能力47.3万千瓦,多台机组实现20%符合深调能力

      江苏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4-01-24

      该项目在碳捕集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具备了自主进行大规模碳捕集工程的研发、设计、建设和调试运维能力。...典型案例三、大规模烟气碳捕集技术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我国目前面临大规模二氧化碳捕集能耗高、成本控制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且缺乏深度贯通二氧化碳综合利用的途径。

      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国际能源市场深度调整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1-17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欧佩克+”此次为自愿减产,而不是集体减产,因而减产力度明显更弱,同时也折射了内部的分歧,让市场对其提振国际油价的能力产生疑虑。...另外,要加快“逐步减少”煤炭发电的进程,加速研发碳捕集和碳封存等技术,以协助难以减排的产业实现目标,并大幅减少甲烷排放。除了“全球盘点”之外,为期两周的会议过程中还达成了多项协议。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24-01-17

      在国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延长石油等公司具备全流程垂直一体化整合的能力。例如,中国石油在吉林油田、长庆油田、新疆油田等加大ccus部署力度,注气能力明显提升,二氧化碳年注入量突破100万吨。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1-12

      工作总体方针,聚焦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目标,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忠诚践行“六个担当”,积极助力能源强国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实力和能力...通过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解决问题5131项,集团层面运用调研成果形成制度57项,黄骅港五期加快推进,亚洲最大火电ccus项目——泰州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正式投产;海南公司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红岭项目发电许可证办理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2024-01-11

      2023年6月,国家能源集团江苏泰州电厂50万吨/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正式投产。...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我国重大能源基础设施“稳投资”要求,积极融入和对接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以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工程引领发展,以大项目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增强大项目的带动示范能力

      来源:中国华能2024-01-09

      4.华能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2023年7月2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获奖名单,华能清能院的“一种多级分流再生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与工艺”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华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健全,企业活力显著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改革三年行动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03

      2023年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恩平15—1平台正式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要求,在稳油增气、提升油气资源供给能力的基础上,加快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