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源市人民政府2023-05-25
(市生态环境局牵头,深河指挥部配合;完成时间:2023年6月底前)7.探索与其他碳普惠体系跨区域合作。...加强“深莞惠3+2”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的碳普惠合作,条件成熟时探索开展与广东省及全国范围内其他各地碳普惠在机制设计、平台建设、减排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河源市碳普惠与各地互联互通及拓展工作。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2023-05-22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本省区域发展布局,加强数字经济跨区域合作和政策协调,共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支持举办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活动,充分利用数字经济展示交易、交流合作平台,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交流。
来源:锦浪科技2023-05-10
荒漠化石焕颜光伏草原腾格里沙漠3gw新能源基地位于宁夏中卫市,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对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拓展东中西部跨区域合作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2-06
(五)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以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为契机,紧抓绿色金融发展机遇,立足长江经济带,探索开展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生态资源资本化转型;开展跨省际绿色金融合作,实现信息共享、生态共治;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来源:北极星固废网2022-12-12
鼓励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展跨区域合作,建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统筹建设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和场所,加强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共享与联动执法。...第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与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跨区域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联防联控机制,统筹规划制定、设施建设、固体废物转移等工作。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1-01
加强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协调,推动科技创新与政策管理创新联动、国家和地方科技部署联动、沿黄地区跨区域合作联动、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投入联动。(三)主要目标。...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河段和重点行业,开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为解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技术方案与案例。坚持协同联动。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2-10-24
发展基础第二节 发展环境第二章 总体要求第一节 指导思想第二节 基本原则第三节 发展目标第三章 构筑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第一节 提升“五个一体化”统筹引领水平第二节 增强重大发展平台全方位支撑作用第三节 联动推进跨区域合作第四章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10-24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10-11
2010年3月16日,金坛市生活垃圾正式进入州公司焚烧处理,有效的解决了金坛市当时垃圾处理难题,真正实现了武进、金坛的跨区域合作。...常州绿色动力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简介常州绿色动力环保热电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是2005年9月由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绿色动力集团以b0t模式与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合作投资兴建的“常州市武进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来源:陕西省发改委2022-09-22
突出跨区域合作,健全多层次组织推进体系。依托三省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磋商机制,凝聚发展最大公约数,集中力量在跨市域、跨省域合作事项上进行攻坚,在全局性、撬动性上进行突破。...支持西安市发挥国家中心城市龙头引领作用,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合作办公室实体化运行,围绕政府服务跨省通办、重大交通能源产业项目合作进行突破。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2-08-26
方案明确,要培育发展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立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建设数字化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加强绿色金融跨区域合作、建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保障体制。...探索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区域生态资源资本化转型。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2-08-05
第十条探索与国内其他省市和粤港澳地区建立碳普惠跨区域合作、共建与联通机制。第二章碳普惠方法学管理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碳普惠方法学,是指用于计算特定领域的碳排放基准线和减排量的方法规则。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8-05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8-04
来源:包头市人民政府2022-07-27
科技支撑体系、项目支撑体系;八个探索实践路径: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实施林草湿精准增汇、开展碳汇计量监测、实行碳汇数字化管理、推进基于林草碳汇的市域碳中和、开发林草碳汇资产、发展碳汇金融保险、探索林草碳汇跨区域合作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2-06-29
深化黄河流域跨区域合作,完善省际会商机制,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 问:《规划》明确了哪些具体目标?答:《规划》分别提出2030年、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严格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准入要求,系统推进重点区域、重点河湖水体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来源:江苏省发改委2022-06-10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省内外数字经济跨区域合作,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共同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省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要求,加强跨省域合作,推动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数据标准统一、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智能制造协同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协同治理应用